1、判断题贸易对环境既有正面效应又有负面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关系,可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示。一般说来,原始社会属于典型的掠夺型环境经济系统。无论是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都是一种低效率的社会资源配置状态。存在负外部性时,社会成本低于个人成本。X当一种消费和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直接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X人们常说的“便宜货” ,就是指那些消费者支付意愿大大低于实际价格,消费者自以为买了“合算”的商品。X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是随着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通常情况下,交易费用大小与市场交易所得好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一个物品的效用大小并非取决于消
2、费者对该物品的主观感受。X市场处理外部效应的成功有两个原因:高的交易费用和公共物品。X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和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支付意愿是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消费者剩余。X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环境资源稀缺的最主要原因。我国第一个排污权交易中心于2007年11月在浙江嘉兴市成立。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在其他条件既定时,环境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经济价值越大。在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相同的条件下,防护费用应该是费用最高的那种方式所需的费用。X房地产的价格只反映了房产本身的特性和房产所
3、在地区的生活条件,并未反映房产周围的环境质量。X使用替代市场评价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哪些可交易的市场物品是环境物品的可以接受的替代物。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主要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原则(PPP 原则) ”。需求变化是指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是市场经济供求两方中的一方,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成立于 1952 年、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未来资源研究所(RFF) ,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专业研究机构。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标准和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庇古税”的理想水平是使边际污染治理
4、成本小于边际污染损害成本。X影子价格是企业盈亏的临界点,是衡量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标志。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市场没有考虑外部效应是低估资源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手段的根本依据或原理是排污收费制度。X我国的政府和企业目标责任制属于环境政策手段中的协商谈判手段。债务与自然环境互换机制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尝试。X私人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同排污收费相比,排污权交易更充分地发挥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社会机会成本就是失去的最佳用途的社会净效益。蕴藏量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物质概念。X环境污染的经济性原因在于环境资源的免费使用。消费者每增加购买单
5、位数量商品时,其得到的效用或满足也相应增加,此规律称边际效用递增规律。X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费用效益分析是从个别厂商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某一项目方案的得失,而财务分析则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某一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净贡献的大小。X存在价值是非使用价值的一种最主要形式。在科斯背景下,庇古税不仅是多余的,其本身也变成了资源配置失误的原因。经济增长或收入提高与环境恶化或改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X与环境资源利用最相关的市场失灵是它的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X解决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方法是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机会成本法特别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或具有唯一性特征的自然资源的开发项目的评估。可持续
6、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中的“公平性”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权衡博弈法要求人们对假想的、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各组物品作出估价。X财务分析中用来作为基准的资金收益率是社会贴现率。X可更新商品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使用率和收获率来实现最小可持续收获量。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称为技术外部性。X一般认为,非竞争市场比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X储藏可耗竭资源是为了保证不同时期的供求平衡。X根据科斯定理,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不管何方) ,将会产生最优结果。选择题“杀鸡取卵” 、 “涸泽而渔”表达的是( C)的思想。A.代际外部经济
7、性 B.代内外部经济性 C.代际外部不经济性 D.代内外部不经济性“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表达的是( A)的思想。A.代际外部经济性 B.代内外部经济性 C.代际外部不经济性 D.代内外部不经济性以下不属于公共物品的是( C) 。A.国防 B.清洁的空气 C.火车票 D.环境污染消费者愿意为某商品或劳务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A ) 。A.消费者剩余 B.总效用 C.边际效用 D.支付意愿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称为(C )A.供给量 B.需求 C.供给 D.需求量“一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商”反映的是(D )市场的特点。A.完全竞争 B.垄
8、断竞争 C寡头竞争 D.完全垄断以下不属于区域性环境公共品的是(C ) 。A.河流 B.热带雨林 C.大气和气候系统 D.大面积的湖泊在公共场合随意吸烟这种现象属于(D ) 。A.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C.消费的外部经济性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以下不属于替代市场(揭示偏好)评价法的方法是(C ) 。A.防护支出法 B.旅行费用法 C.重置成本法 D.内涵房地产价值法被称为全球环境政策改革的第三次浪潮的环境管理手段是(A ) 。A.信息手段 B.经济手段 C.强制手段 D.协商或谈判手段( C)法是唯一的能够揭示环境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A.旅行费用法 B.防护支出法 C.意愿
9、调查评估法 D.内涵资产定价法环境责任保险是属于以下那种手段的具体形式( B) 。A.强制手段 B.经济手段 C.信息手段 D.协商或谈判手段经济手段的根本依据或原理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排污权交易 C.污染者付费原则 D.庇古税外部性的原义是指某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所产生的( )的影响。A.市场性 B.非市场性 C.现实 D.潜在 下列国际环境问题中,属世界共同拥有的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的为( A ) 。A.生物多样性问题 B.酸雨问题 C.国际性河流污染 D.温室效应( )相当于消费者为一个未利用的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仅仅是为了避免在将来失去它的风险。A.直
10、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存在价值直接市场评价法中, (A )可为其他直接市场评价方法提供信息和数据基础。A.剂量反应方法 B.生产率变动法 C.人力资本法 D.机会成本法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物品,实质上是为所有消费者生产该商品,这反映了公共物品的( )A.消费的排他性 B.供给的普遍性 C.消费的非排他性 D.供给的可分性( )法的理论依据为: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A.旅行费用法 B.防护支出法 C.重置成本法 D.内涵资产定价法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称为(B ) 。A.消费量
11、B.需求 C.供给 D.需求量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C )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做一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所牺牲的最大成本,称为(A ) 。A.机会成本 B.外部成本 C环境成本 D.支付意愿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C )加总。A.平行 B.水平 C.垂直 D.综合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称为( D ) 。A.消费者剩余 B.总效用 C.边际效用 D.支付意愿 ( C)是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损害,来估计环境污染或污染控制带来的经济损益的一种方法。A.剂量反应方法 B.旅行费用法 C.人
12、力资本法 D.机会成本法资源 M 有 A、B、C 三种使用方案,它们所获得的净效益分别为550、660和770元,则选择 A 方案的机会成本为(C )元。A.550 B.660 C.770 D.12101993年8月15日,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 ,这是在排污收费中首次体现了(C )的思想。A.浓度控制 B.范围控制 C.总量控制 D.排污即收费“污染者付费原则”(PPP 原则)是( B)在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A.世界银行 B.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组织 C世界环境与发展 D.欧盟意愿调查评估法是唯一的能够揭示环境资源( D )价值的方法。A.直接使用 B.间接使用 C.选择 D.存在由权威机构(政府)给外部不经济性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的设想,是英国经济学家( A )首先提出的。A.庇古 B.戴尔斯 C.科斯 D.帕累托资源的机会成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随着资源稀缺性的增加而( C) 。A.减少 B.不变 C.上升所谓现值,即考虑了一定(B )的未来的费用和效益。A.经济净现值率 B.贴现率 C.利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