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章 乡村与城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城市社会,2,第一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精耕农业 乡村人类学,3,一、精耕农业,(一)精耕农业的特点 所谓精耕农业(intensive agriculture)是相对于游耕而言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地被利用程度 。与游耕时耕种两三年就抛荒或更长时间的休耕不同,精耕农业在土地上的种植与收获更加频繁。 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同一块土地耕作,休耕期非常短暂,4,(二)农业文明 古代旧大陆四个主要文明(civilization), 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Tigris) 幼拉底河(Euphrates)形成的冲积平原 埃及尼罗河(Nile)流域 巴基斯坦的
2、印度河(Indus)平原及中国商朝城邦,5,二、乡村人类学,(一)小农的乡村社会素描 乡村人类学(rural anthropology)认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的农民生计(小农意义上的)是以家庭为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他们的家庭成员是主要农耕劳力,尽管有时也雇工。大量投入家庭劳力的生产并不依赖那些复杂的机器,而是传统的简单工具,其中有些工具的效率并未超出早期农耕时代的技术水准多少。,6,在乡村的聚落,“儿童被养育与社会化,以符合成人社会的要求。 老年人可以安享天年,丧葬费以该单位的财产支付。 婚姻提供性的满足,而该单位内的人际关系则产生感情可以联系其成员。,7,各单位更为其成
3、员付出他们在全社区中应负担的仪式费用。 单位之内只要有需要就有劳力的供应,而不直接受价格与利润的经济体系所控制”,8,(二)农作与灌溉的人类学 指将水引到田里、管理浇地和随后排灌的人工技术或行为系统,是提高土地产量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9,人类学对农民研究的兴趣: 建立严密的组织来解决与管理水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力合作模式和对于土地与水双重的使用权 关于小农生计与文化的本性问题,涉及农人作为农业生计系统中社会的人的思维与行为的探讨 ,10,(三)农民本性 恰亚诺夫 农民(peasants)经济有自己独特的体系,遵循自身的逻辑和原则,11,1小农经济理论 小农经济不能以资本主义学说来理解 农户
4、的产品是为了满足家庭自身的消费,在生产上只靠农家自己已有的劳动,而不用依赖雇佣劳动力,12,2中国小农的边际报酬(boundary reward 中国近6个世纪以来亦具有同样的状况,即农业产出的扩展足以赶上人口的急剧增长,但这主要是通过劳动的超密度投入的所谓“过密化”所致,13,(四)经济人类学的设问 1农民社会:是个体自利的经济吗? 2农民社会:是社会和政治的经济吗? 3农民社会:是文化和道德的经济吗?,14,(五)重新认识农民的行动原因 斯科特 小农的集体行动,基本上是防卫性和复原性的,是为了对抗威胁生计的外来压力,对抗资本主义市场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入侵,15,在中国历史上, 作为农民
5、起义导火线的灾荒、饥馑、繁重的赋税和徭役等首先是危及了农民的安定生存。 其次,许多农民起义的口号或纲领都有追求社会公正的本意在内,16,人类学的农民研究不只是关于宗族和家族形态成因的学理问题,也包括农民社会系统和全球化进程衔接的未来问题。 消除农民的不满除了考虑农民道义经济的基线、调整农业发展政策以外,保持和契合小传统基础上的农业社会发展线索将排除文化替换的不得已的、生硬的努力,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最为痛苦的文化转换历程。,17,第二节 城市社会,世界城市社会 中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18,一、世界城市社会,(一)世界城市的起源 城市(city): 是一种主要由非农业人口组成、规模较大且
6、结构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19,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500年,由于农业发展和出现了社会分工在两河流域的低地平原(今伊拉克和伊朗)、印度西北部和中国北方、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以及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城邦和城市,20,(二)都市化(urbanization)进程及其类别 (1)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变化了,开始由小农经济转变为工型经济,并伴随着商业和服务业的扩展。,21,(2)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农民向都市地区转移,城市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使国家和区域的城市人口比重增大。 (3)都市生活方式增加了组织性、时间观念和快节奏;人际间的血缘关系削弱,地缘和业
7、缘关系增强。这三个方面综合的空间形态是都市地域扩大、市镇数目增多和都市地区的出现。,22,城市扩展方式分为 连续型和跳跃型。 城市向外扩展时与市区保持接壤状态,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此为连续型; 城市向外扩展时,空间上与市区保持分离状态,在功能上又与之保持紧密联系,有如卫星城镇状,此为跳跃型。,23,扩展动力上划分: 有自立型和外力型 都市的扩展主要是依靠本地区内部的力量扩展,为自立型; 都市的扩展主要依靠来自本地区之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推动,为外力型,24,从生活方式上划分: 有扩散型和强化型 都市生活方式通过各种媒介对邻近或较远农村地区产生影响,从而使之发生相应变化,为扩散型; 对都
8、市区域尤其是新城强化管理以增强都市生活状态,为强化型。,25,(三)城市的本质 1城市的功能 养育功能 教育功能 生产功能 娱乐功能 记忆功能 管理功能等,26,2城市的社会关系 在家庭方面,家庭的经济功能渐趋萎缩,而主要在养育子女、维系家庭成员情感方面得以扩展;核心家庭成为最普遍的家庭形式,家庭中亲子和夫妻的关系变得平等、亲密。 在人际和族群关系中,以血缘、地缘和姻缘为取向的传统性正趋于衰微,而以职业、兴趣和社区为取向的社会关系正在形成。,27,在都市,亲属关系纽带减弱,家庭的社会意义及功能降低,邻里关系消失,社会整合的传统基础被破坏。 人们的交往与活动空间已大为扩展,社会关系的网络在时空上
9、更广大,邻里、亲族关系却趋于淡化,28,3文化变迁的中心 雷德菲尔德和辛格认为,城市是变迁的中心。 从政治上看,自秦朝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历史格局,历代王朝的政令法度、观念教化等意识形态内的变化无不沿着自上而下的路径向下、向周边传递,而这一中心点都是都市;,29,从经济上看,封建社会的封闭性加上中国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方式及其稳定性,农村中的上层没有能力在国家的腹地发动任何宏观意义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变迁唯有发生在国家制度嵌合于其中的经济中心的城市;,30,从文化上看国家政治和经济必然投射到文化系统内(在此没有否认文化相对自主地位的意思),国家意义的文化变迁也都是发生在作为文化中心的城市。
10、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变迁是一个过程,文化的传播也是一个过程,因而我们可以考察文化变迁在城乡之间的不同表现,31,4城市的本质 芒福德: 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他将城市的本质看作是其文化功能的体现 城市符号互动论:城市环境不是纯自然的,而是渗透着价值和意义的,城市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符号环境,32,(四)早期都市研究 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与人类学利用“社区研究”(community research)的方法,开展了对城市“社区”的研究 林德夫妇在30年代对美国中部城市的探索,他们合著的中镇,33,34, (五)欧美的农民进城方式 1英国方式 2德国方式 3法国方式 4美国方式,35,(六
11、)转入发展中国家都市研究 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主要兴趣点集中在城乡移民、城市适应、族群性和贫穷的主题上。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都市人类学方法上从全球范围的个案研究转向了特殊城市群体和居住地的个案研究。 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家的研究扩展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从个人生活史的研究扩大到城市邻里和机构(医院、学校、监狱等),以及在整个城市体系内,各种规模的居住地和群体之间的联系。,36,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类学研究的新旧题目并存,包括穷人、移民、中产阶级、精英和决策者的互动,也包括都市化和全球化的议题。最近20余年,国际都市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取向偏重乡村移居者的适应问题等,37,
12、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都市化问题。 1乡村移居者的适应问题 2志愿社团 3农村来的少数民族,38,(七)都市人类学(urban anthropology)的研究方法 1网络分析法 2情景分析法 3时间历史分析法,39,二、中国都市过程及其研究,(一)中国城市的历程 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进入农耕社会,人们开始聚族而居,出现了固定的村落和居民点。 当时的居民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址的位置,一般都在背山面水的高阔地带。 (2)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也较密集。 (3)这一时期,已普遍建筑房屋,并且较密集;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40,1早期城市 2城郭 3市镇 4近代城市
13、化,41,(二)中国城乡的连续性 雷德菲尔德对墨西哥乡村社会的研究中,开创了把部落、乡村、城镇和现代化城市相互贯穿起来进行比较研究的路子。 1937年,拉德克利夫布朗在燕京大学介绍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时,将这种“部落农村乡镇城市”的连环比较研究称赞为文化变迁研究的范例。 ,42,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城市里的各种大家庭、宗族等类型,认为城市化级别越高,宗族越难合在一起; 同样是乡土化的地方,利益便有更多的同质性,并容易使宗族联合起来,43,施坚雅的区域体系理论的中心观点 不仅大区域具有核心边缘结构,它的每一层次上的区域系统均呈现和大区域的核心边缘结构类似的内部差别 每一个区域体系均是一个有联结点的、
14、有地区范围而又有内部差异的人类相互作用的体制。 一个体系处在不断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包括商品、服务、货币、信贷、讯息、象征的流动,以及担当多种角色和身份的人的活动。镇和市处于一个体系的中心,起着连接和整合在时空中进行的人类活动的作用,44,(三)城乡推拉理论应用 弗雷特李 巴格内 缪尔达尔 研究人口迁移和城乡移民的基本理论,45,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之所以迁移、移民之所以搬迁,是因为人们通过迁移可以改善生活条件。 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 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46,中国特有的“推拉失效
15、”现象 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障碍 这就是与国际社会相比差异最大的户籍制度,47,(四) 乡村都市化 1城市的“尾巴” 2农民进城的中国方式 ,48,(五)都市阶层与族群 1都市阶层 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和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49,2都市族群 大多数都市人类学家研究族群在都市中的关联因素。 群体构成的主因可能是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也可能是人口、地理位置和历史过程综合的作用,50,(六)特定的社会生活形态研究 中国的城市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特色,如有“机关单位”、“居民委员会”、胡同、机关大院等,还有由此派生的社会网络中的亲属、家庭和邻里关系等,它们属于
16、城市的基础部分,亦可反映城市的本质,51,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精耕农业?精耕农业对文化的影响何在? 2什么是小农?谈谈恰亚诺夫的小农经济理论。 3小农的乡村社会有哪些特点? 4如何认识农民本性及其行动? 5什么是城市的本质?,52,6介绍世界上几种农民进城方式。 7谈谈中外学者对中国城乡连续体的研究成果。 8试解释都市化过程中城乡互动的推拉因素。 9如何认识中国城市的阶层和族群问题? 10和国外对比讨论中国特定的城市现象。,53,推荐阅读书目,1沃尔夫(Eric RWolf). 乡民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 2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4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 5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6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 北京:三联书店,2000。 7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8美WF怀特(Whyte). 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4,9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10阮西湖主编都市人类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11李培林巨变:村庄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2002
18、(1) 12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0 1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王瑞成中国城市史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17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5,18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9Alan Barnard,and Jonathan Spencer1996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
19、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 and New York:Routhledge 20Richard Basham1978Urban Anthropology: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omplex SocietiesMayfied Publishing Company 21Dolnald JBagne1969Principles of DemographyNew York:John Willey and Sons,Inc 22Carol REmber and Melvin Ember1996AnthropologyNew Jersey
20、:Prentice Hall 23MFreedman1958Lineage Organization of Southeast ChinaAthlone,London 24MFreedman1966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Calif:Humanities Press,56,25HGans1962The Urban VillagersNY:Free Press 26Gmelch George and Walter PZenner(eds). 2001.Urban Life:Readings in the Anthropolo
21、gy of the City(4th Edition),Prospect Heights,Illinois:Waveland Press 27GEGuldin1993Urban Anthropology in ChinaEJBrill,Leiden,New York,Koln 28Everett SLee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1966(3),pp4754 29David Levinson and Melvin Ember1996Encyclopa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New York:American
22、 Reference Publishing Company 30Gunnar Myrdal1968Asian Drama: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Volume New York:Pantheon 31JNagata1974“A Tale of Two Cities:Life in Two Malaysian Town”,In Urban Anthropology 32Charles LRedmanThe Rise of Civilization:From Early Farmers to Urban Society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San Francisco:WHFreeman 33TShanin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Basil Blackwell,pp32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