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8514977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201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的确,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原来的教材,估算教学出现的篇幅明显增多,更有了专题的估算教学内容。作为使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师,三年来,我在估算教学实践中走过弯路,也有过一些思考,渐渐从迷茫变得清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第一学段中,学生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实施建议中提到“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人教版二上第 31 页首次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

2、容“加减法的估算” ,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我想教过这一内容的老师对估算的教学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困惑。我们是否应对教材的理解上达成一定共识:1. 因为这里涉及到的数是两位数,对学生来讲精确计算并不难,在估算时学生精确计算,在学生口算、笔算很方便的情况下,应该是允许的,因为题目中没有显示出估算的优越性。因此估算必须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2. 估算的策略是多样化的,可以用连加,也可以用连减,还可以用加减混合,中间包含了加法的估算和减法的估算。如学生想到:把热水瓶的 28 元看作 30 元,烧

3、水壶的 43 元看作 50 元,茶杯的 24元看作 30 元,合起来是 30+50+30=110 元,学生认为带 100 元钱不够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应对自己的估算结果做出解释:带的钱应该是少于 110 元。3. 新课标强调的是估算意识,不强求方法的固定性,学生的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各不相同,即使估算的结果相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可能是不同的。估算过程的解释,课本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表达,书面作业时我认为最好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用文字简要写出来,不写出来有可能老师不领会学生的用意。4. 估算的方法上,如两个数相加,既可以两个数都取近似数,也可以其中一个数取近似数,总之方法要结合题意灵活选

4、择,不一定是四舍五入法,但有一条老师要清楚:估算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这里学生的口算基础是: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如估算 5834,可以是:58 看作 60,34 看作 40,和小于 100。58 看作 50,34 看作 30,和大于 80。58 看作 60,34 看作 30,和大约是 90。58 看作 60,34 不变,和小于 94。58 不变,34 看作 30,和大于 88。58 看作 60,34 看作 35,和大约是 95。58 看作 55,34 看作 35,这种方法就不要了,因为 55 加 35 超出了已学口算范围。这样估算倒不如按原题口算了。由此看来,估

5、算方法多样,忌讳老师追求统一答案。二下第 98 页加减法的估算。口算基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本中体现出这样的精神:估算方法多样,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估算、精确计算可以根据问题适当采用;我个人认为“”提前介入,利于表达估算的策略。如:5834171000 5834171000600 400 580 420二下第 100 页判断妈妈的钱买这两种商品够不够,此题还是有多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如学生提出:245 元估成 200 元,187 元估成200 元, ,所以 245 加 187 大约是 400 元,刚好够买,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在具体估算的过程中,估算的结果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学生的估算过

6、程。要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策略,这是对二上年级估算教学的发展。三上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主要是万以内加减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第 18 页例 2、第 23 页例 1、第76 页例 2、第 78 页例 3) ,估算专题教学是第 70 页例 2。这样的安排,体现“估算为笔算服务,估算和笔算不分家,笔算和估算是和谐统一的”精神,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 、 “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到了三年级,学生

7、对估算的策略和表达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培养估算意识比培养估算技能更难些。例如课本 70 页的例 2:每张门票 8 元,29 个同学参观,带 250 元钱够吗?学生可能会想:298240(元)240250,够了。298290(元)290250,不够。责任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策略的不同后果,关键在于学生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的解释,如估成 308 比准确数大,估成 2910 比准确数大了 2 个 29 元。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的意义和策略的选择。所以单纯告诉学生如何去估算: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出是整十、整百的数,再口算,这是不够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见到“大约”就是估算,没有正确的估算意

8、识,估算的教学应该是不成功的,如第 87 页第 2 题“一条蚕大约吐丝 1500 米,小红养了 6 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我个人认为问题中的“大约”是针对前面“一条蚕大约吐丝的米数”而言的,150069000(米)这个计算结果其实就是近似数。再如第 89 页“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我个人认为书上三个小朋友的意见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学生在很多题目中乃至生活中能联系数学课上的所学,能自觉的选择、调整自己的估算策略估某些事物,这样的估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三下加强估算教学,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体会估算的作用。这一册教材更突出地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

9、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 ,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第 16 页例 2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是对估算技能的一次拓展:比如估“4698” ,把 469 估成450、470、500 后除以 8 都不能用口算解决,这时估算的策略应是看除数估被除数或者二次估算。第 22 页例 3 是一位数除三位数,将估算和笔算结合应用,使多种算法互补。第 59 页例 2 用“有 350 个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的问题情境引出估算,让学生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第 65 页例 2 再次体现估算为笔算服

10、务。同时估算的价值还体现于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对如下的竖式:学生能想到 4312,把 12看作 10,4310=430,4312 的积肯定大于 430,结果是 129 肯定不对了。在一些题中没有估算要求,学生能自觉应用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真正体现估算为笔算服务。再如学生估 3973 的结果大约是 1200,如果笔算中结果误差过大就需要重新计算或验算。如果是笔算无误,而估算误差过大,那么该如何调节类似的估算的策略,这才是课标提出的有价值的估算。学生在计算之后,利用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总之,估算以熟练准确口算为基础,估算为笔算而服务,也能直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估算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可以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估算意识远比训练估算技能重要。 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教材教法讲座稿东辛庄中小聂海涛20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