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2016 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满分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是 ( )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 C 【解析】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
2、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2.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 A.有价值 B.有新意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C.可行性 D.宽泛 【答案】 D 【解析】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有价值,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必须明确具体,必须新颖,有独创性,必须有可行性 3.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答案】 C 【解析】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说,教师的劳动具有间接性特点。 4.教育史上,
3、“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D.夸美纽斯 【答案】 A 【解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产婆术 )。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的是 ( )教学原则。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启发性 D.量力性 【答案】 B 【解析】略 6.孔子提出了“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C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力行近乎仁”指的是教师应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
4、率,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 7.我国的小学课程应以 ( )为主。 A.实践课程 B.综合课程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 B 【解析】 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8.1632 年夸美纽斯出版的 ( )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 B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 1632 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考生要注意的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这是本章的易混点。 9.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 生曾经这样说:
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共同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答案】 B 【解析】华生的观点及其重视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属于外铄论的观点。 10.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答案】 D 【解析】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学校不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不能放弃学校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技文化等服务。 11.班主任工作的首要
6、任务是 ( )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答案】 C 【解析】略 12.有效教学的核心是 ( ) A.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B.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C.教师的教学水平 D.学生的知识基础 【答案】 B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符合期望的结果,学生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决定着有效教学的成败 与否。 13.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包括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兴趣态度的发展及社会技能的发展。这属于班级的 ( ) A.个体发展功能 B.社会发展功能 C.全面发展功能 D.差异化发展功能 【答案】
7、 A 【解析】略 1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 C 【解析】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5.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 (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校本课程 【答案】 C 【解析】略 16.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
8、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 D 【解析】 1922 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17.关于教育的起源, ( )认为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社会起源说 【答案】 B 【解析】关于 2016 年河北特岗教师考试题答案 920085687 教育的起源,教育史上主要有四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心
9、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1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答案】 A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解析】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个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1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 A.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答案】 C 【解析】略 2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
10、本途径是 ( ) A.德育 B.教学 C.考试 D.学生管理 【答案】 B 【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 ( )之间的关系。 A.政治 B.文化 C.科技 D.经济 【答案】 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2.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 D 【解析】略 23.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 ( ) A.论语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B
11、.大学 C.学记 D.孟子 【答案】 C 【解析】学记 (收入礼记 )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24.“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答案】 B 【解析】略 25.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D.陶冶教育法 【答案】 D 【解析】略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26.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 【答案】对 【解析
1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质的规定性 )。 27.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 ) 【答案】对 【解析】略 28.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的进步也能反作用于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革新与发展。 ( ) 【答案】对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但教育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的同时,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如在生产劳动力以及科学知识等。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29.课程即学习经验的观点是由美 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的。 ( ) 【答案】对 【解析】关于课程
13、的定义,历来莫哀一是, 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课程即学习经验这一论断 3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教育活动中传授知识尤为重要。 ( ) 【答案】错 【解析】“鱼”寓意知识,“渔”寓意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更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31.体谅模式是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较有影响力的道德教育模式,其创立者是英国的班杜拉。 ( ) 【答案】错 【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 式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32.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学科中心
14、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 ) 【答案】对 【解析】略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33.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是职业教育制度。 ( ) 【答案】错 【解析】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是学习教育制度。 34.“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 ) 【答案】对 【解析】略 35.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 ) 【答案】错 【解析】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但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15、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8 分,第 2 小题 7 分,共 15 分) 36.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案】 【解析】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37.简述班集体的特征。 【答案】 【解析】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 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四、论述题 38.试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
16、、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1)论教育的功能: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2)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 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 (3)论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等。 39.试述现代学生观。 【答案】 【解析】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7、。 40.试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案】 【解析】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1.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
18、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2.试述现 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 【解析】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文档来源:准题库 APP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43.试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法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