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习后,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
2、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 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 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之间就是 1 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 1 厘米?从 0 到 2 之间是多少?2 厘米里有几个 1 厘米?0到 5 之间是几厘米?0 到 10 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 1 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 1 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
3、个点,而是一条线。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 1 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 1 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 1 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 1 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 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 厘米里有 2 个 1 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
4、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二)抓住联系,认识“米“。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习“米“。1、找关系。学习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 1 厘米、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然后让学生把 10 张 10 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 100 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 100 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 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 米=100 厘米的结论。2、认识 1 米。让学生利
5、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 米“的实际观念。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 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