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建议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 “新”就是“有异于旧质” ;“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 ,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要求。一、 新常态下本科学生管理新模式、新方法1. 适应新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 90%,丰富优质的工科生源是中国和世界工程教育的宝贵资源。但是,根据麦肯锡(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 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
2、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比 20 年前要差很多。 ”这是 2010 年,在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工科教授们这样说。并且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中,80% 到 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缺乏和工业界的沟通与共同语言。因此我校应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体制改革,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社会人才。首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明确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我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不要只顾盲目招生,而放松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其次,我校应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老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
3、素质,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使之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第三,我校应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2.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普通高等学校实现经济腾飞、摆脱招生困难
4、、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我校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教育风潮。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二、 本科学生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及倾向性问题我校的本科学生与一本、二本的学生无论在知识储备上,还是自身素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个人 18 岁至 22 岁时恰好是他们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那么,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他们真正地认
5、识自己,是个很困难的问题。1、自卑自卑来自于高考的失利让他们暂时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命运跟他们开了惊人的玩笑,比起能上重点大学的同学,他们异常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品性,从此生活在灰色空间里自我封闭,这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2、自主学习的能力低下相比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来讲,我校的本科生的学生知识储备量很少,因为大学之前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于书本上的理论学习,进入大学以后很难说服自己从头学起。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自控能力很差,不来上课的同学无故旷课,来了的同学要不就是迟到,要不就是上课玩手机。每逢节假日是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最头疼的时候,放假前两天就不断有学生请假甚至逃
6、课回家或出游,放假后返校上课,学生又有很多理由无法按时返校。3、学习目的太功利我校的部分本科学生是因为在高考中没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选择于此,进入大学以后我校本科学生的两极分化很明显,一部分同学认识到自己曾经的失利,为了弥补这样的缺憾,所以他们加倍刻苦的学习,希望能考上理想的硕士研究生,摆脱自己不堪的环境。但是绝大部分同学是麻木甚至是没有选择权的,在上大学以前他们的父母就开始寻找各种途径为他们铺路,让他们选择相应专业,不管学生是否适合或者喜欢这个岗位,反正拿到毕业证就上岗。于是,就给学生造成这样的误区,上大学只为拿文凭,学什么理论或技能根本不重要。老师对其要求稍微严厉,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叛逆心理
7、。这种学生的动机不纯,也在无形中让他们缺乏自我定位。虽然我校的本科学生有很多不足,但他们又异常真实,渴望被认可,被鼓励,身处于以专科为主的校园环境下,他们又有相对的优势:1、天性的解放虽然他们的文化知识储备很薄弱,厌恶理论的枯燥学习,但是他们大多从小多才多艺,开放性思维很好,感知能力很强,能够真实地去体会生活,领悟其中的智慧。他们不伪装不做作,对于一个话题他们总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能够言之成理。2、实践能力强我校的本科学生与专科生相比,需要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很快就能上手,例如建筑学专业的同学,他们喜欢老师拟定一个命题,然后拿着画板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图,然后按照自
8、己特有的逻辑做成成品。3、团队合作能力强民办院校虽然在学风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这个环境很接近社会,相对浮躁。但是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很让人折服的,他们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所以,我校的本科生的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都是很丰富,他们很善于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也增强了彼此间的友谊,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那么,基于本科生的性格特点,如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科学生有他们的独特之处,教师不能一竿子把他们捧到天上,也不能把他们全盘否定,唯有把握住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才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缺陷,从而更好地融入到
9、学习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那么,学风校纪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已提升。三、本科学生日常管理的新办法1. 教学资源应满足新型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新常态下本科生教育的师资、课程、教材、教师、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新教学方法等优质教学资源相对不足,而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差别也很大。(1)小班教学北京大学 15 人以下的班级没有,16-30 人班级占 20%,31-80 人班级 30%,81人以上班级 27%。武汉大学 15 人以下的班级没有,16-30 人班级占 19%,31-80人班级占 47%,81 人以上班级占 26%。在美国排名靠前的 11 所高校中 20 人以下的小班占 57%75%,平均
10、 68%,50 人以上的大班所占比例在 3%-16%,平均9.5%。师资、教学用房不足,教师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导致国内大学普遍班级规模偏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我校建筑学本科专业采用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 30 人,且统一配备优质桌椅,安排我院优秀教师授课。(2)转变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体制首先是确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我校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既不是像本一、本二那样的学术性、科研型人才,也不是如同专科生那样的操作型、岗位型人才,而是实事求是的将其定位在具有专业知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上,即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自身技
11、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现在我校的本科生课程是完全照搬升本之前对应的专科专业的内容和形式,没有结合本科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确定专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 改变陈旧教学方法,强调教学互动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心里,一味的让学生去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应该让他们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5) 指导学生思考人生,确定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大学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了什么,而是要使学生确定自己为什么要学以及如何学。因此明确目标是非常重要的。2. 强化班级管理工作(1) 加强与学生沟通我校的本科生均为 90 后,90 后大学生由于其不同的成长环境具
12、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又与 80 后有着某些共性。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很自我,且伴有浓厚的孩子气,大多处于一种后高中时代。老师只有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才能知道学生的需要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2) 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制定学生干部培养计划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积极分子,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好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总结,定期向老师总结汇报制度。(3) 加强自主管理,提高自习效率完善早晚自习和上课期间纪律、考勤、卫生检查制度,采用学生会每日督查和班级自查相结合的措施,及时发现各班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各班级情况进行
13、奖惩。我院于 2015 年 4 月 13 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律学习培养早晚自习星级班级评,增强了学生对班级凝聚力和个人荣辱感的认识。3. 强化宿舍管理工作(1)坚持将德育教育深入宿舍,通过自律委开展的一系列宿舍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将公德意识、环保节约意识、责任意识渗透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宿舍环境。(2)坚持辅导员每日进宿舍原则,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安全隐患,努力创建和谐宿舍。四、本科学生管理的建议1. 实施学分制为了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利用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推行本科生学分制管理办法。慢慢地从学分制,衍生出导师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2.专业可选择性考生填报我校本科生志愿时,直接填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一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一结束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五、结束语“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拿不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什么每年培养那么多学生,企业依然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新常态下,我校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要满足社会大众的更高期盼,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