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
2、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双湖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设偶函数 f(x)满足 f(x)=2 x4(x0),则x|f(x2)0= (
3、 )Ax|x2 或 x4 Bx|x0 或 x4 Cx|x0 或 x6 Dx|0x42 如果 3 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 3 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 1,2,3,4,5中任取 3 个不同的数,则这 3 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 B C D3 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 项的系数为 10,则 ( )(1)N)nx*+3xn=A5 B6 C8 D10【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基本运算能力4 若命题“pq” 为假,且“q”为假,则( )A“ pq”为假 Bp 假Cp 真 D不能判断 q 的真假5 已知某市两次数学测试的成绩 1和 2分别服从正态分布 1:
4、N 1(90,86)和 2:N 2(93,79),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比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要高,也比第二次成绩稳定B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比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要高,但不如第二次成绩稳定C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比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要高,也比第一次成绩稳定D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比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要高,但不如第一次成绩稳定6 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长为 4,点 E,F 分别是线段 AB,C 1D1上的动点,点 P 是上底面 A1B1C1D1内一动点,且满足点 P 到点 F 的距离等于点 P 到平面 ABB1A1的距离,则当点 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
5、A5 B4 C4 D2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7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Ay=|x|(xR) By= (x0) Cy=x(xR ) Dy=x 3(xR)8 已知 , ,其中
7、 是虚数单位,则 的虚部为( )iz31iz2i21zA B C D54i54【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复数及共轭复数的概念,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主要突出对知识的基础性考查,属于容易题.9 已知集合 A,B,C 中, AB,A C,若 B=0,1,2,3,C=0,2,4,则 A 的子集最多有( )A2 个 B4 个 C6 个 D8 个10若偶函数 y=f(x),xR,满足 f(x+2)=f(x),且 x0,2时,f (x)=1 x,则方程 f(x)=log8|x|在 10,10内的根的个数为( )A12 B10 C9 D811已知点 是双曲线 C: 左支上一点, , 是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且P2
8、1(0,)yab1F2, 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 , 两点(如图),点 恰好平分线段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12FMNN2P是( )A. B.2 C. D.53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等基础知识知识,意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2设有直线 m、n 和平面 、,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m,n ,则 mn B若 m,n ,m ,n,则 C若 ,m,则 mD若 ,m ,m ,则 m二、填空题13设 MP 和 OM 分别是角 的正弦线和余弦线,则给出的以下不等式:MP OM0;OM0MP;OM MP 0;MP0OM,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
9、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
10、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4如图所示,圆 中,弦 的长度为 ,则 的值为_CAB4CCA 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垂径定理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对概念理解和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15 设函数 , 有下列四个命题:()xf
11、e()lngxm若对任意 ,关于 的不等式 恒成立,则 ;1,2()fgxme若存在 ,使得不等式 成立,则 ;0 002ln若对任意 及任意 ,不等式 恒成立,则 ;1,x21,x1)(f ln2若对任意 ,存在 ,使得不等式 成立,则 2)xge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分类整合思想.16设函数 f(x)= 则函数 y=f(x)与 y= 的交点个数是 17不等式 的解为 18方程 22x1= 的解 x= 三、解答题19已知函数 f(x)=lnx ax+ (a R)()当 a=1 时,求
12、曲线 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若函数 y=f(x)在定义域内存在两个极值点,求 a 的取值范围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13、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20【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如皋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联
14、考】已知函数 ,3213fxkx其中 .kR(1)当 时,求函数 在 上的值域;3fx0,5(2)若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 3,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fx1,2k21某运动员射击一次所得环数 X 的分布如下:X 06 7 8 9 10P 0 0.2 0.3 0.3 0.2现进行两次射击,以该运动员两次射击中最高环数作为他的成绩,记为 (I)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 7 环的概率;()求 的数学期望 E22(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以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 的极x l坐标方程为 ,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i
15、n2C2sincos(0)p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
16、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设 为参数,若 ,求直线 的参数方程;t 2xtl(2)已知直线 与曲线 交于 ,设 ,且 ,求实数 的值lC,PQ(,4)M2|PQMp23现有
17、 5 名男生和 3 名女生(1)若 3 名女生必须相邻排在一起,则这 8 人站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若从中选 5 人,且要求女生只有 2 名,站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24解不等式|3x 1|x+2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
18、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
19、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双湖县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解:偶函数 f(x) =2x4(x0),故它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且图象经过点(2,0)、(0,3),(2,0),故 f(x2)的图象是把 f(x)的图象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的,故 f(x2)的图象经过点( 0,0)、(2,3),(4,0),则由 f(x2)0,可得 0 x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数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图象的平移规律,属于中档题2 【答案】C【解析】解:从 1,2,3,4,5 中任取 3 个不同的数,有(1,2,3
20、),(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共 10 种,其中只有(3,4,5)为勾股数,故这 3 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故选:C3 【答案】B【解析】因为 的展开式中 项系数是 ,所以 ,解得 ,故选 A(1)N)nx*+3x3Cn310n=54 【答案】B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
21、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
22、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解析】解:命题“pq” 为假,且“q”为假,q 为真,p 为假;则 pq 为真,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性的判断,属于基础题5 【答案】C【解析】解:某市两次数学测试的成绩 1和 2分别服从正态分布 1:N 1(90,86)和 2:N 2(93,79), 1=90, 1=86, 2=93, 2=79,第二次测试的平均分比第一次测试的平均分要高,也比第一次成绩稳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态分
23、布曲线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基础6 【答案】 D【解析】解:以 D 为原点, DA 为 x 轴,DC 为 y 轴,DD 1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E=a,D 1F=b,0 a4,0b 4,P (x,y,4),0 x4,0y4,则 F(0,b,4),E(4,a,0), =(x,b y,0),点 P 到点 F 的距离等于点 P 到平面 ABB1A1的距离,当 E、F 分别是 AB、C 1D1上的中点,P 为正方形 A1B1C1D1时,PE 取最小值,此时,P(2,2,4),E(4,2,0),|PE| min= =2 故选: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
24、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25、(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的运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考查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及创新意识7 【答案】D【解析】解:y=|x|(xR)是偶函数,不满足
26、条件,y= (x0)是奇函数,在定义域上不是单调函数,不满足条件,y=x(xR)是奇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不满足条件,y=x3( xR )奇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满足条件,故选:D8 【答案】B【解析】由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得, ,所以 的虚部为 .iiiiz 5431086)3(1321 21z549 【答案】B【解析】解:因为 B=0,1,2,3 ,C=0,2,4,且 AB ,A C ;A BC=0,2集合 A 可能为0,2,即最多有 2 个元素,故最多有 4 个子集故选:B10【答案】D【解析】解:函数 y=f(x)为偶函数,且满足 f(x+2 )= f(x),f( x+4)=f(
27、x+2+2)= f(x+2)=f(x),偶函数 y=f(x)为周期为 4 的函数,由 x0,2 时,f(x)=1 x,可作出函数 f(x)在10,10的图象,同时作出函数 f(x)=log 8|x|在 10,10的图象,交点个数即为所求数形结合可得交点个为 8,故选:D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
28、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
29、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1【答案】A. 【解析】12【答案】D【解析】解:A 不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 m 与 n 可能相交,也可能是异面直线;B 不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少相交条件;C 不对,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m 必须垂直交线;故选:D二、填空题13【答案】 【解析】解:由 MP,OM 分别为角 的正弦线、余弦线,如图, ,OM0MP故答案为: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
30、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
31、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点评】本题的考点是三角函数线,考查用作图的方法比较三角函数的大小,本题是直接比较三角函数线的大小,在大多数此种类型的题中都是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三个函数值的大小14【答案】 815【答案】【解析】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
32、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
33、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16【答案】 4 【解析】解: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 y=f(x)= 的图象与函数 y=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知两函数 y=f(x)与 y= 的交点个数是 4故答案为:417【答案】 x|x1 或 x0 【解析】解: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
34、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
35、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即即 x(x1)0解得 x1 或 x0故答案为x|x1 或 x0【点评】本题考查将分式不等式通过移项、通分转化为整式不等式、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注意不等式的解以解集形式写出18【答案】 【解析】解:2 2x1= =22,2x1=2,解得 x=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方程的解法,属于
36、基础题三、解答题19【答案】 【解析】解:()当 a=1 时,f(x)=lnxx+ ,f( 1) =1,切点为(1,1)f(x)= 1 = ,f(1)= 2,切线方程为 y1=2(x1),即 2x+y3=0;()f(x)的定义域是(0 ,+ ),f(x)= ,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
37、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
38、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若函数 y=f(x)在定义域内存在两个极值点,则 g(x)=ax 2x+2 在(0,+)2 个解,故 ,解得:0a 20【答案】(1) ;( 2) .1,k【解析】试题分析:(1)求导,再利用导数工具即可求得正解;(2)求导得 ,再fx31xk分 和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k试题解析:(1)解: 时,3k32691fxx则 219fx令 得 列表02,x, 1,33,53f+ 0 - 0+x1单调递增 5单调递减 1单调递增 21由上表知函数 的值域为fx1,2(2)方法一: 233kxxk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
39、调递增1k,0ff1,2所以 min11fxf即 (舍) 53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减2k,20xfxfx1,2所以 min86132ffk符合题意当 时,1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减,xk0fxf,k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
40、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 B,她_(选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蜡烛 A 的像。(4)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中多次改 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5)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6)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7)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明看到蜡烛 E 的像的光路
41、图。(D 点为小明眼睛所在位置)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增,2xk0fxf,2k所以 3min13fk化简得: 324即 10k所以 或 (舍)注:也可令 32gk则 26k对 1,0在 单调递减324g1,2k所以 不符合题意0综上所述:实数 取值范围为 方法二: 2331fxkxxk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减k1,0ff,2所以 min8623ffk符合题意 8 分当 时, ,函数 在区间 单调递增k,2xfxfx1,所以 不符合题意min3ff当 时,1k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减,x0fxf1,k当 时, 区间在 单调递增22所以 不符合题意min23ffkf综上所述:实数 取
42、值范围为 21【答案】 【解析】解:(1)设 A=“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 7 环” ,则 P(A)=0.2 0.2=0.04(2)依题意 在可能取值为:7、8、9、10且 P( =7)=0.04,P(=8)=20.20.3+0.3 2=0.21,P(=9)=20.20.3+2 0.30.30.32=0.39,由于玻璃板的两面间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两个面都会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玻璃板实验效果更理想。(2)为了比较蜡烛 A 与它所成的像大小关系,实验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 A 和 B。蜡烛 B 应该是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_。(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