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第1节 传染病防制,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一、概述,(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二)传染病的防制措施,第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改善卫生条件 卫生检疫 预防接种,第二级预防 疫情管理 传染源的管理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对易感者的措施,第三级预防,尽早终止传染过程 防止传染病患者成为病原携带者 防止疾病恶化,防止复发转移 减少疾病所造成的损害和残疾 降低并发症;康复治疗,二、艾滋病防制,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 immuno
2、deficiency syndrom, AIDS)的简称,(一)主要危险因素,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 医源性传播 人口流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空气; 饮水、食物; 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 游泳池; 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 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 蹲式厕所及小便池。,三级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防护 预防母婴传播,二级预防,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三级预防,三、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 甲型(HAV) 乙型(
3、HBV) 丙型(HCV) 丁型(HDV) 戊型(HEV),(一)主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 不良的行为习惯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 日常生活传播,(二)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二)三级预防措施,第2节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一、心、脑血管疾病,(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时间趋势,(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 性别分布 种族差异 职业 分布,(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 高血脂 行为生活方式 情绪 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 遗传 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其他,(三
4、)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吸烟和饮酒 高血脂症和肥胖 糖尿病 暂性脑缺血发作,(四)三级预防措施,第一级预防 第二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二、糖尿病的防制,(一)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 营养,(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遗传倾向 超重与肥胖 饮食因素 社会经济状况 体力活动减少 妊娠 血压和其他因素,(三)糖尿病的防制措施,第一级预防 健康教育 保持心态平衡、消除不良生活方式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合理膳 控制高血压及注意药物的使用,(三)糖尿
5、病的防制措施,第二级预防 筛查的重点人群 筛查的方法,(三)糖尿病的防制措施,第三级预防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病情监测,三、恶性肿瘤,(一)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二)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 生活行为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遗传因素,(三)恶性肿瘤防制措施,第一级预防 保护和改善环境 职业防护 预防室内受致癌物污染 健康教育 合理饮食营养 保持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疫苗接种和化学预防 其他,(三)恶性肿瘤防制措施,第二级预防 癌症筛查 癌症自我监护,(三)恶性肿瘤防制措施,第三级预防 综合治疗 保证足够的睡眠 重视社区康复,四、医源性疾病,【
6、案例16-2-2】 某市新建一产科医院院,从开诊后5个月间共发生新生儿脓疱疮13例,其中2例感染严重而发生坏疽。治疗1月余方愈。经对病房物品采样,在床单、被套及产妇被褥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追查表明该被单是另一医院因新生儿脓疱疮而废弃,未经消毒又用于新建产院婴儿室。从这个案例可以引起我们思考的是什么?,(一)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病原体的特性 管理制度不严 消毒灭菌不彻底 污染物处理不当 药物诱发的感染,2.预防措施,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防止诊疗措施不当引起感染 消毒隔离 防止药物诱发的感染,(二)药源性疾病,1.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毒性作用 副作用 过敏作用 治疗后的继发反应
7、 药物的相互作用 首剂反应 撤药反应,2预防措施,执行药品管理法规 加强药品的监测 合理用药,第3节 社会病防治,一、社会病的概念,与“社会病”相关的术语 社会问题越轨行为,二、自杀,【案例16-3-1】 8月29日凌晨5时许,某大学生的母亲从睡梦中惊醒,被女儿房间传来的电风扇响声扰得不能入眠。由于凌晨气温较凉,母亲有些埋怨地说:“这么凉爽,怎么还开这么大档的电风扇?”屋里没有人应答。母亲见女儿的房门虚掩着,就推门而入欲关掉电风扇。门一开,一股刺鼻的农药味直冲鼻子而来,不祥之念也随之而生。她冲过去企图唤醒女儿,但女儿早已气绝身亡了。在死者床前,只留着一堆呕吐物并散发出刺鼻的甲胺膦的臭味,整个屋
8、里没留有半句遗言。据了解,自杀者祖辈都是农民,靠种庄稼为生。1998年,大哥考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就开始拮据。2000年其父因病去世,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债台高筑。这个案例给人们留下什么思考?,(一)自杀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二)影响自杀的因素,生物学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三)自杀的预防,一般预防措施 特殊人群预防措施 大中学生自杀的预防措施,三、车祸,(一)影响车祸发生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因素 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社会经济,(二)车祸的控制和预防,交通立法 教育培训 改善交通条件 车祸的急救,四、青少年妊娠,(一)青少年妊娠的主要危害,青少年妊娠严重影响躯体健康 青少年妊娠造成各种心理创伤 青少年妊娠带来各种社会问题,(二)青少年妊娠的社会根源,现代社会中性观念开放 性禁锢观念,(三)青少年妊娠的社会防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 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性观念和性道德 打破性禁锢,推进针对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五、吸毒,(一)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二)吸毒的危害,对机体的危害 传播艾滋病 吸毒破坏社会稳定,(三)吸毒的社会根源,毒品的可获得性 同伴影响和团伙压力 成长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毒品的容忍程度,(四)吸毒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