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驾驭人民币汇率变动作者:夏凯旋从根本上讲,决定一国货币价值的基础,是这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一国货币背后,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资源等竞争力的一种反映。尽管经过 30 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全球第四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经济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仍较差。我国国际竞争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经济结构不合理。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率过低的矛盾依然突出。这主要体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工业大而不强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且,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处于中低端,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最大比例。第二,资源环境代价大。经济增长
2、方式粗放,主要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产品的价格低估基础上的。如果要素价格合理化,人民币的购买力必将下降。有学者认为,一旦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很可能在国际市场上贬值。第三,科技创新不足。总的来看,科技创新不足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技术含量低下,使我们在国际贸易和竞争中处于劣势, “赔本换汇”型的出口格局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反 倾销” 政策的抵制。2两大外部因素影响汇率变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两大外因,分别是国际货币体系和变幻莫测、无孔不入的国际游资。外因之一: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础
3、的全球经济霸权。美元在取得了这个霸主地位之后发行越发越多,且不断贬值。美元在贬值过程中有个特点,即谁经济增长快,谁的竞争力提升得快,它就对谁定向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从表象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 ,实质上却是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以来美元发行过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又监管不力。美元多发行就体现为对全世界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众多国家的财富大幅缩水。外因之二:以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投资为主的“国际热钱” ,无孔不入,肆无忌惮,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金融动荡。例如,国际间资金流动可以借助远期协议、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发挥影响, 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此,在推进金融开放
4、的同时,我们还要把握好汇率这个工具,既不能屈服于压力,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人民币快速升值严重后果从理论上看,人民币升值可以增强进口购买力,有利于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 略,有利于企业自主 创新,推动产业结3构升级,减少资源消耗,转变外贸和经济增长方式。但是,以我国目前的经济竞争力,在完成工业化之前,如果仓促让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将会使我国陷入既无法化解升值带来的外部风险,也无法充分利用升值带来的积极影响,相反却会严重削弱现阶段的我国劳动力廉价等比较优势,严重影响我国出口,造成大量失业和社会动荡,过早结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期。资料显示,当前人民币升
5、值过快,已经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2007 年,我国出口贸易 1.22 万亿美元,占到 GDP 的 35.51%。广东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居全国首位,人民币升值过快已使广东的外向型经济受到巨大冲击。这一影响也在其他沿海地区得到传播。迎接挑战有四大对策为防止通货膨胀失控和防止经济大幅下滑,我们必须采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对策一:暂缓人民币升值。目前,大量的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来我国,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地累计。要扭转这种局面,除了采取严厉管制措施外,必须利用汇率工具,果断地暂缓人民币升值,切断国际投机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要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国内承受能力,在一
6、定的幅度内,使之有升有贬,并不断创造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对策二: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长期以来,我国企4业以低价格要素制造价廉物美的商品来贴补国外的消费者,致使国内初级产品对外依存度急速上升。同时,大量资源消耗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环境成本越来越高。为此,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针对不同产业和不同类别的资源能源产品推进价格改革,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制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社会成本。对策三:加快经济转型的改革。转型的内容可以用三个“转变” 概括:一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 协调拉动转变;二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三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则人民币升值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而且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所以,加快经济转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变成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对策四:推进金融改革,建立风险防范系统。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我们既要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又要加强对某项领域的管制,建立金融预防性、应对性管理框架,防范金融风险。为此,首先,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次,稳妥地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第三、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及石油储备;第四、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可,要建立完备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体系。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