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450674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文阅读练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练习,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的扩大例: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好古代专指女子美貌,不指品德,现泛指一切美好事物。 2.词义的缩小例:谷古代是粮食的总称。现北方称谷子为谷,南方称稻为谷。金古代泛指各种金属,现专指黄金。 3.词义的转移例:牺牲古指祭祀用牲畜,与今义不同。卑鄙古代指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现指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爪牙在诗经中“予王之爪牙”是褒义词,意为得力助手。现指帮凶,是贬义词。 4.词义的弱化例:病古代指重病,“疾”才是指一般的病。现大小病统称为病。饿古文中为严重的饿,快要饿死了。今只指一般的肚饿。,古文中的一词多义(一),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要根据上

2、下文来确定词义。例如“一”字,常用的义项就有以下几种:一人一桌(口技,数目)古今一也(察今,相同、一样)用心一也(劝学,专一)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一致此乎(史记滑稽列传竟、及)多掌握一些常用多义词的义项,对阅读浅显文言文是很重要的。,古文中的一词多义(二),练习:下列三组句子,每组中有两个词的词义相同,请找出来。甲:1.逝将去汝,适彼乐土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3.予自齐安舟行适临汝4.适大病,不能行乙:1.公输班不说2.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3.及说备使表抚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丙:1.遂与秦王会渑

3、池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3.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4.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词类活用,词的活用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种新的意义并临时改变了词性,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时候词汇不丰富,句法不像后代那样严格,分工不像现代汉语那样明确。如“王天下”、“哀妇人”、“善其身”“能一之”等等。按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这里的“王”、“哀”、“善”、“一”,分别是名词、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数词,在古代汉语中,它们分别成了及物动词,都带了宾语,这就是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另外

4、,还有两类特殊的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和形容词都有使动和意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词类活用练习,1.下列各句中下划线的文言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的是: ( )A.齐桓公得管仲,有霸诸侯之荣B.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下列句子中,“走”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A.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B.扁鹊望桓侯而还走C.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D.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文言文整体阅读,文言文整体阅读要求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要正确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内容,能对文章内容作出初步评价。文言文阅读练习一

5、、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于郑子阳者曰:“子列子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乃为不好士乎?”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佚乐,今妻子皆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慰之曰:“君非自知我者也,以人之言而知我,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且受人之养,不死其难,不义也;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岂义哉!”其后,民果作难,杀子阳。子列子只见微除不义远矣。且子列子内有饥寒之忧,犹不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况其在富贵乎?故子列子

6、通乎性命之情,可谓能守节矣。,练习题 1.下列两句中红色字的读音是: A.令官遗之粟数十秉 B.闻为有道者 2.”君过而遗先生食”中“过”字的正确意思是 ( )A.经过 B.探访 C.犯过错 D.做事过分 3.下列句子中的“其”与“不厌其烦”的“其”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A.不死其难,不义也B.其罪我也,又将以人之言C.其后,民果作难D.况其在富贵乎 4.下列各句中的“君”字,用于对话中表示对对方敬称的是: ( ) a.居君之国而穷 b.君乃为不好士乎c.君过而遗先生食 d.君非自知我者也A.abce B.abc C.abd D.ab 下列各句中正确的意思是 5.遗先生食,先生又辞,岂非命

7、也哉 ( )A.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B.送给先生粮食,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C.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D.送给先生吃,先生又不肯接受,这难道不是君主的命令吗!,6.以人之言而知我 ( )A.根据别人的话才认识了我B.根据别人的话才认为我是聪明的C.根据别人的话才了解我D.根据别人的话才与我交好 7.文中“死其难,是死无道之人”这一复句,要是给它的译文加上关联词的话,应该是 ( )A.如果那么 B.既然那么C.虽然也 D.只要就 8.子列子不受子阳之粟的原因是 ( )A.子列子通乎性命之情,自甘淡泊,不愿无功受禄,

8、因此不受无功之禄。B.子列子自守节操,不愿苟取,见得思义,见利思害,因此不受子阳之粟。C.子列子认为子阳是无道之人,死其难必将牺牲自己,因此不受子阳之粟。D.子列子预见民将作难而杀子阳,为避免祸及全家,因此不受子阳之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即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其曹,执豕与牢。言将以为殽。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

9、。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练习题 1.下列两句中红色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言将以为殽 吾悯而诏之A.地名 告诉 B.通“肴”,指“佳肴” 皇帝的命令C.混淆 皇帝的命令 D.通“肴”,指佳肴 告诉 2.”子以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两处划线处各指什么? ( )A.服田以豕 牧民必以贤 B.服田以牛 牧民必以贤C.服田以豕 牧民不以贤 D.服田以牛 牧民不以贤 3.”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中“服”的意思是 ( )A.服从 B.适应 C.

10、驾 D.从事 4.”是盖有激者也”中“激”的意思是 ( )A.飞溅 B.激愤 C.激励 D.从事 5.下面句中的“过”同“子过矣”的“过”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c.人恒过,然后能改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e.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f.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A.abe B.def C.abd D.cdf,6.”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也”一句的正确意思是A.你为什么不用我的过失指责统治者的过失呢? B.你为什么不拿责备我的话去责备统治老百姓的官吏呢?C.你为什么不从我的过失看到统治

11、人民的官吏的过失呢?D.你为什么不把我的过错作为治理百姓的人的过错呢? 7.下列各项表达本文寓意恰当的一句是 ( )A.赞扬商於子处事通达,能言善辩B.讽刺宁毋先生墨守成规C.批评封建社会不合理的人才制度D.讽刺执政者不能任人唯贤,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曰:“少却,吾恶紫臭。”左右曰:“诺。”于是日宫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练习题 1.选出字

12、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好服紫(ho) B.衣紫(y) C.少却(sho) D.紫臭(chu) 2. “五素不得一紫”的意思是 ( )A.五个人穿白衣服还比不上一个人穿紫衣服B.五个人的白衣服也比不上一个人的紫衣服C.穿五件白衣服还不如穿一件紫衣服D.五件白衣服(的价值)抵不上一件紫衣服的价值 3.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的意思是 ( )A.于是你的亲随恰好有穿紫衣服而进来的B.于是身旁恰好有穿紫衣服进来的C.在这时,恰好有一个穿紫衣股的亲信走进来D.在这时,身旁偶然有穿紫衣服走进来的 4.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段古文的意思 答: 。,四、阅读古文小段,完成文后问题哀公问孔子曰:“寡人闻之,

13、东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东益宅不与焉。损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弃老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天下之不祥也。故不祥有五,而东益宅不与焉。” 练习题1. “东益宅不祥,信有之乎”的意思是 ( )A.向东扩建房屋不吉利,你相信有此说法吗?B.向东增加田产不吉利,真有此事吗?C.向东扩建房屋不吉利,确实有这件事吗?D.向东增加田产不吉利,我该相信它吗? 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否定鲁哀公的传闻,目的是建议国君要重视人世间的不吉利,从而保全身体,修养身心。 B.孔子借题发挥,提出“五不祥”,从个人、

14、家庭、国家、社会、天下五个方面阐述了国君应重视的问题。C.孔子借题发挥,既反对迷信,又大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D.孔子否定鲁哀公的传闻,借题发挥,表明了自己对国君的委婉讽谏之意。,五、下面是一段考察古诗欣赏能力的现代文阅读,请把相应的诗句填在文中的空白处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画家和诗人,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1. 。”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2. 。”韩翊的秋斋:“3. ”等,都生动的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到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4. 。”道出他画竹的高超技艺。练习题文中1.2.3.4.四处,作为例证的诗句各是哪一项?A.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B.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进楚江开C.隔牅风吹竹,开门雪满山D.山越姣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E.秩秩斯干,悠悠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再见,信息工程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