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843065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28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6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中考考情速递2014-2018年数据统计年份考查内容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篇目 临江仙 山行 浣溪沙二月二日出郊 春光好题量与分值 (2题 4分 ) (2题 4分 ) (2题 4分 ) (2题 4分 ) (2题 4分 )体裁 词 诗 词 诗 词类别 词 律诗 词 律诗 词朝代与作者 金元 元好问 唐 项斯 宋 张孝祥 宋 王庭珪 唐 欧阳炯考查形式 课外 单一 课外 单一 课外 单一 课外 单一 课外 单一中考考情速递年份考查内容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题型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考点 1:内容理解 考点 2:品味

2、炼字 考点 3:画面描绘 考点 4:思想情感 考点 5:艺术手法 考点 6:作品风格 考点 7:人物形象 考点 8:作品构思 中考考情速递(1)考查范围 :近五年考查篇目均为课外篇目 ,主要集中在唐宋诗词。(2)题量分值 :近五年均为 2题 4分 ,题型均为选择题 ,考查形式为课外单一考查 ,不作对比。本专题将对江西卷的选择题的设误方式进行归纳 ,帮助同学们摸准命题规律 ,找出考点突破口。(3)体裁类别 :近五年共考查诗 2次 ,考查词 3次。其中诗考查了律诗 ,词考查的主要是唐宋诗词。作者注重选择爱国、江西诗人或词人。在专题训练中将对诗词的各种体裁类别进行全面训练 ,并突出唐宋诗词。(4)主

3、题分布 :主要涉及自然风光、山水田园、边塞类等。在专题训练中将对这些高频主题重点设题考查与预测。中考考情速递(5)考点频率 :主要考查内容理解 (5年 5考 )、思想情感 (5年 5考 )、画面描绘 (5年 5考 )、艺术手法 (5年 5考 )、作品风格 (5年 3考 )、品味炼字 (5年 3考 )、作品构思 (5年 3考 )、人物形象 (5年1考 )。本专题将对这些高频考点内容进行梳理 ,帮助同学们高效备考 ,精准把握各考点的设分项。(6)难度评估 :诗歌鉴赏题只有 2道题 ,且出自课外 ,有一定的难度 ,但贴近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只要认真备考 ,总结方法 ,规范语言 ,就能取得满分。(7)篇

4、目预测 :近五年诗与词呈现轮替考查的规律 ,因此 2019年考诗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来源为唐宋诗 ,内容主要涉及山水、边塞、田园以及其他自然风光等类别。在题型上仍以选择题出现 ,还是侧重内容理解和诗歌赏析两大方面。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概念主题 (主旨)古代诗人以诗言志 ,诗歌中所表达的理想志向 ,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所蕴含的美好情操 ,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进行的总结等意象简单地说 ,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 ,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 ,全都是 “ 物 ” 。按一般情况说 ,物是客观存在 ,它原来是什么样子 ,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 ,不能有丝毫差错 ,这

5、便是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 ,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因此 ,所谓意象 ,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物象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概念 意境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 ,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 “ 内情 ” 与“ 外物 ” 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如 :雄浑壮丽、苍凉、恬淡闲适、雄奇瑰丽、清新自然、沉郁悲凉、萧瑟凄凉、苍茫、高远等。中考试题中的“ 画面描述 ” 题便是考查对意境的把握。 (提示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 “ 细胞 ”,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从形式上 诗 古体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 乐府诗 :歌、行、吟、引、曲

6、 律诗 :五律、七律、排律 ; 绝句 :五绝、七绝词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 (5990字 )、长调 (90字以上 )曲 小令 ; 套数按题材 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 (另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咏史诗、怀古诗、宫怨诗等 )按表达方式 叙事诗、抒情诗 (一说 :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文体知识清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抒情 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诗人不借助任何事物 ,而是直接鲜明地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钱塘湖春行中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一句寓情于景间接抒情的一种。将感情融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是一种间接而含

7、蓄的抒情方式。其特点是 :表面写景 ,实质写情 ,所表达的情感不直接写出来。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杨花落尽子规啼 ” 一句借景抒情间接抒情的一种。借景抒情即借助描写的某种景物来抒发感情。其特点是 :景、情都明确地写出来。如黄鹤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体知识清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描写 景物描写 对景物的形态、颜色等方面进行描写。如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 (外貌 )、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 ,这种表达方式一般只出现在长篇叙事诗中 ,如卖炭翁 :“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描 用明

8、快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等 ,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前三句议论 常见于直接揭示某种哲理的诗句中 ,如水调歌头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叙事 这种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常见于长篇叙事诗中 ,如木兰诗卖炭翁等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见 附表 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 ,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 “布衾多年冷似铁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如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的 “ 丝”夸张 对事物的

9、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 “瀚海阑干百丈冰 ”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如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 ,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 “感时花溅泪 ”设问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如 “乡书何处达

10、 ?归雁洛阳边 ”文体知识清单语言风格平实质朴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 ,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含蓄隽永 诗的灵气在于隽永 ,在于 “ 字短情长 ”, 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 “ 空白 ”清新雅致 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 ,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绚丽飘逸 有华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粗犷豪放 铿锵有力、笔力豪健 ,节奏明快、音调高昂风格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雄浑、豪放、沉郁、悲壮、俊爽、闲适、旷达、婉约、清新 )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以

11、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 ,揭示本质 ,给人深刻启示。例如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动静结合指描写景物时既有动态景物的描写 ,也有静态景物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虚实结合 虚写即想象某种情境、景物 ,实写即写眼前真实的景物 ,二者互相结合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李商隐的无题附表 古代诗歌常用表现手法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正衬如卖炭翁 :“

12、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 反衬如行路难 :“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 ,使诗歌达到 “ 物我合一 ”, 分不清哪是 “ 景 ”, 哪是 “ 情 ”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烘托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简言之 ,烘托即描写景物 ,以便达到 “ 烘云托月 ”“ 众星捧月 ” 的效果。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用典 运用典故来抒情表意。例如使至塞

13、上中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 的 “ 燕然 ” 即运用了典故文体知识清单分类 内容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物象 ,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例如行路难 :“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提示 :只呈现物象 ,而所象征的意思非常隐晦 )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心志 ,而是借用某种事物 ,把自己的理想、志向、人格操守寄托于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歌颂中。这种表现手法常见于咏物诗中 ,例如于谦石灰吟借写 “ 石灰 ” 表达了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的志向和决心 (注意 :借物抒情抒发的是情感 ,而托物言志表达的是志向 )比兴“ 比 ” 就是譬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

14、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 兴” 就是起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常见于先秦诗歌中 ,例如蒹葭关雎考点技法突破第 1讲 内容、情感、画面、手法、炼字真题体验一、 2018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问题。 (每小题 2分 ,共 4分 )临江仙 金元 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 ,予客济源 ,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 ?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 ,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 ,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 ,几日到东州 !注释 1235年秋 ,词人从济源至齐州 ,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 1238年 ,当时词人正准备

15、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 齐州 :地名 ,与词中的 “东州 ”均指今山东济南。 济源:地名 ,今属河南。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两片所写 ,既不同时也不同地 ,时隔三年人距千里 ,既有欢快的回忆 ,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 “ 红妆 ” 应 “ 荷花 ”,“ 翠盖 ” 应 “ 荷叶 ”, 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 江山如画里 ,人物更风流 ” 是对上片的总结 ,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 ,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答案 】 D【 解析 】 D项 ,原文 “ 殷勤桥下水 ,几日到东州 ” 意思是

16、 “ 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 ,殷情传情 ,怎奈路途遥远 ,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 ?” 句子并没有写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D项理解不正确。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以 “ 木兰舟 ” 点缀于 “ 红妆 ”“ 翠盖 ” 之间 ,营造出 “ 人在画中游 ” 的美妙意境。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 ,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 “ 殷勤桥下水 ,几日到东州 ” 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这首词借 “ 一尊白酒 ” 寄托 “ 离愁 ”, 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 D【 解析 】 D项 ,借 “ 一尊白酒 ” 寄托

17、 “ 离愁 ”, 借物抒情 ;赤壁采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和以小见大的方法。两者的表现手法没有 “ 异曲同工之妙 ” 。 D项赏析不正确。二、 2017江西 阅读下面古诗 ,完成问题。 (每小题 2分 ,共 4分 )山 行唐 项斯青枥 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释 枥 :同 “栎 ”,落叶乔木。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 ,其中有景 ,有人 ,有村落。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

18、的景象。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 ,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答案 】 D【 解析 】 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缫丝声 ,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 ,读来如闻如见 ,引人入胜。B.颔联以 “ 回峰影 ” 和 “ 过鹿群 ” 加以渲染 ,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C.诗歌构思奇特 ,所写景物极不寻常。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 ,意味深长。【 答案 】 C【 解析 】 诗人描写山行时 ,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选取了 “ 山当日午 ”“ 草带泥痕 ”两种寻常事物 ,以及暮春

19、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 烘茶与缫丝来开拓诗歌的意境。因此 ,C项 “ 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 是不准确的。三、 2014江西 阅读下面的词 ,完成问题。 (每小题 2分 ,共 4分 )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 ,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 ,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 ,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 ,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B.“ 万汇此时皆得意 ,竞芬芳 ” 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C.“ 笋迸苔钱嫩绿 ” 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迸发出来。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

20、景。【 答案 】 A【 解析 】 这道题要求选出内容理解有误的选项 ,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正确作答 ,需要先对原词做出正确理解。上片写天气、时长、万汇 ,是总写春天的特点 ,下片描写笋、苔钱、花、柳条、斜阳 ,是对春天的景象作详细描绘 ,所以 ,A项 ,概括词的上下片意思时 ,正好写颠倒了。应当是 “ 全词皆写春光 ,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景状物 ,色彩鲜明 ,花团锦簇 ,柳丝夕阳 ,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画卷。B.词的上片 “ 得意 ” 和 “ 竞 ” 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C.“ 花偎

21、雪坞浓香 ” 与 “ 笋迸苔钱嫩绿 ” 对仗 ,景致互相映衬 ,香色尽现。D.这首词托物言志 ,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答案 】 D【 解析 】 这道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欧阳炯的这首春光好 ,描写早春的景色 ,作者抓住最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来描写 ,笋、苔钱、花、柳条 ,无不展现春天生机勃勃的风采 ,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属于借景抒情 ,D项 ,“ 这首词托物言志 ,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 是不正确的。【考点定位】2018江西 6.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 ,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错误 )2014江西 7.A.全词皆

22、写春光 ,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错误 )考点 1 内容理解技法精讲1.构成部分 :古诗词曲鉴赏的选项中 ,诗句的理解还是较常出现的 ,既有对诗句的简短概括或翻译 ,也有对整个诗词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选项的设误点是一些细枝末节 ,往往会让人忽略。2.设误类型 :(1)曲解文意。 2018年江西第 6题中 D项的理解 ,与原句的意思相差甚远 ,原文 “ 殷勤桥下水 ,几日到东州 ” 意思是 “ 桥下的流水倒是善解人意 ,殷情传情 ,怎奈路途遥远 ,何时才能将这离愁寄到东州呢 ?” 句子并没有写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2)流于表面。指的是诗词的解释只注意到了表层含义

23、,而忽略了深层含义。比如 “ 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 ” 并非表现诗人的热情好客 ,而是隐约透露了他归隐山林的想法。(3)内容颠倒。指的 是翻译不准确 ,偷换反义词 ,比如将诗句中的 “茂盛 ”反说成 “荒芜 ”。有时候选项前后部分或上下片内容故意混淆 ,迷人眼目。如 2014年江西第 7题 A项概括词的上下片意思时 ,正好写颠倒了。应当是 “全词皆写春光 ,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 ”。(4)指代错误。指诗词中涉及多个人物或多项景物 ,选项设置张冠李戴 ,判断错误。(5)背景不符。指对诗词中的朝代、事件、时间 (时令 )、典故等基本知识弄错。3.辨别方法 :(1

24、)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是整体感知的切入点 ,往往能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信息等。(2)从作者入手。从对作者的生平了解入手 ,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 ,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3)从注释入手。注释往往对诗人有所介绍 ,或对诗词的重点词句进行解释 ,之所以添加注释 ,正是因为它对理解诗词、解答题目有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反复阅读注释。(4)抓关键字词。一个选项 ,仅仅是短短一两句话 ,但是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不遗漏 ,需要抓住关键字词。这些关键字词有些是带有概括性的词语 ,有些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然后将关键字词与诗句一一对应 ,一一辨别。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关乎是否可以辨别出错误。因此辨别时 ,需要认真仔细 ,一一排查设误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