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评价,小儿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原因多种多样,幼儿级儿童在发生上感,中耳炎,扁桃体炎或仅是高热时往往伴腹痛,以往临床主要考虑胆道蛔虫或胃肠道痉挛,近年来由于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使得肠系膜淋巴结不能够清晰显示,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了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但是肠系膜淋巴结重大的超声诊断标准却不尽相同;为了正确认识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探索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达到正确诊断和鉴别腹部淋巴结疾病的目的,现对我科超声探查到肠系膜淋巴结的498例不明原因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声像图回顾总结,分析和统计学处理.,肠系膜淋巴结主要分为上下两群:肠系膜上淋巴结炎
2、肠系膜上动脉及脐分支排列,收纳空,回肠及十二指肠的淋巴;此外还有会结肠淋巴结,右结肠淋巴结和中结肠淋巴结,他们收纳各自附近器官的淋巴管,肠系膜下淋巴结沿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排列.即有左结肠淋巴结,乙状结肠淋巴结,它们收纳各自附近器官的淋巴结,由于少儿腹壁薄,腹腔脏器和周围间隙的脂肪含量少,利用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年龄在1.512岁 仪器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MHz.患儿取仰卧位,经腹壁以脐为中心依次向四周进行扫查.先常规观察有无腹腔肿瘤,肠间积液,肠管扩张,阑尾增粗,及肠道蛔虫;再重点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并保存图像.观察并记录淋巴结部位,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必要时局部放大,测量最大淋巴结的纵径,横径,结果若最大肠系膜淋巴结同时满足纵径=7.0mm,横径=2.7mm,纵径横径比值=1.5时,则并判定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部位:淋巴结不仅分布在一个部位,而且也有同时分布不同部位,其中分布于右下腹和脐周最多. 个数:所有淋巴结多发性数目=3个,有散在分布,也有成簇状排列. 回声:呈椭圆形,肾形的低回声,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皮髓质分界清晰,中央髓质呈高回声,周围皮质呈低回声,无融合及钙化,有的中央高回声不明显,完全呈低回声. 血流显示:大部分未探及血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