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节 高血压病,一、概述 定义:安静状态下血压140/90mmHg 病因:多与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有关,多因精神因素、饮食失节等诱发。 分级:1级: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二、临床表现,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果血压波动幅度大可有较多症状,常见头痛、头晕、头胀、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健忘等。 辨证: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痰湿壅盛气虚血瘀阴阳两虚,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平肝潜阳,益气养血,滋阴补阳。以手阳明、厥阴经为主。虚补实泻。处方
2、:百会、曲池、合谷、太冲、三阴交 方义:加减:肝火亢盛:风池、行间;阴虚阳亢:太溪、肝俞;痰湿壅盛:丰隆、足三里;气虚血瘀:血海、膈俞;阴阳两虚:关元、肾俞;头晕头重:百会、太阳;心悸怔忡:内关、神门。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治疗1、皮肤针:2、三棱针:3、耳针:降压沟、耳尖、肝阳、交感、神门、心,第十一节 低血压,一、概述 定义:90/60mmHg 原因:体质性、体位性、继发性 中医:气虚为本,涉及心、肺、脾、肾,二、临床表现,病情轻:仅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面色苍白,消化不良,易晕车船以及情绪自控能力差,反应迟钝或精神不振奋等。 病情重:表现为心悸、站立性眩晕,呼吸困难,发
3、音含糊,共济失调,四肢厥冷甚至昏厥。 辨证:均为虚证心阳不振中气不足心肾阳虚阳气虚脱,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治则:补益心脾、调和气血、补肾充髓、温阳化气。以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针灸并用,补法。处方:百会、气海、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方义:加减:心阳不振:膻中、厥阴俞;中气不足:中脘、胃俞;心肾阳虚:内关、太溪;阳气虚脱:神阙、关元;头晕头痛:印堂、太阳;失眠健忘:四神聪;四肢不温:大椎、命门;危急情况下可加内关、素髎穴回阳升压。操作:百会重灸。,三、治疗方法,(二)其他疗法1、皮肤针:2、耳针:心、肾上腺、升压点(耳垂前方,屏间切迹下方),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体位性低血压:慢慢起立
4、,不能太猛。 食疗:,第十四节 心悸,一、概述 定义:指心跳异常、自觉心慌不安的病症。 西医:心神经官能症、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怀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病因:心脏本身、其他脏腑影响 病机:心失所养心脉痹阻,二、临床表现,心跳或快或慢,心慌不安等。 辨证分型:心阳不振心胆气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 治则:养心安神,宁心定悸。以心经、心包经腧穴及相应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处方:神门、内关、通里、心俞、厥阴俞、巨阙、膻中 方义: 加减:心阳不振:关元、足三里;心虚胆怯:百会、胆俞;心脾两虚:脾俞、足三里;阴虚火旺:劳宫、太溪;心
5、血瘀阻:曲泽、膈俞;水气凌心:水分、阴陵泉。 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治疗1、皮肤针:2、耳针:心、交感、神门、皮质下、小肠 3、穴位注射:,第十五节 失眠,一、概述: 定义: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正常睡眠的病证。 西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类型(1)入睡困难型:这类失眠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较明显,情绪兴奋、紧张、焦虑、忧郁等都易造成入睡困难。(2)保持睡眠困难型:这类失眠表现为夜间易觉醒,或觉醒后不能再睡。(3)早醒型:表现为清晨觉醒过早,而且醒后不能再入睡。 病机:与心、脾、肝、肾有关。,二、临床表现,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辨证分型
6、:心脾两虚心胆气虚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三、治疗方法,(一)基本治疗 治则:宁心安神、清心除烦。以心经、心包经腧穴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方义: 加减:心脾两虚: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太溪、太冲、涌泉;肝郁化火:行间、太冲、风池;痰热内扰:中脘、丰隆、内庭。 操作:,三、治疗方法,(二)其他治疗1、皮肤针:2、耳针:心、脾、神门、皮质下、交感,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辅助治疗:临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用艾条在双侧涌泉穴温和灸15至20分钟,或选百会穴,由家属施灸,有良好的安眠作用。 临睡前作自我按摩:(1)微握拳,伸出两食指,并弯曲,以食指第二切内侧缘按摩前额30次。(2)用拇指腹揉两侧太阳穴各30次。(3)用拇指指腹揉两侧风池穴各50次。(4)以食指指腹揉两足涌泉穴各50次。 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晚间少用脑力,根据自巳的经验和习惯,找出最佳用脑时间和适宜的休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临床注意的几个问题,刺激控制训练:这是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觉醒模式的程序。包括(1)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2)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不能在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3)若上床15-20分钟不能入睡,则应起床去另外的房间,仅在有睡意时方回到床上;(4)无论夜间睡多少;清晨应准时起床;(5)白天不能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