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动葫芦技术标准1.操作标准1.1 每一台新安装的电动葫芦,首先应进行空载试车,吊钩上悬挂一重物(610 公斤) ,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并检查手控按钮的动作是否灵活,按钮的方向是否与电葫芦的工作方向一致。1.2 提吊额定负载的重物,起升、下降、左行、右行按 25工作制度(即以 10 分钟为一个工作周期,工作 2.5 分钟,休息 7.5 分钟) ,进行不少于 20 分钟的操作,操作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如没有问题,进行动负荷试验,超过额定负荷 10重复升降与左右移动,其重物试验后检查机械传动、电器部分和联接部分是否正常可靠。1.3 在使用中,绝对禁止在不允许的环境下及超额定负荷使用。1.4 电
2、动葫芦只允许垂直吊卸重物,不允许倾斜、旁侧吊装及用作拖拉工具等。1.5 在工作中,操纵人员应随时检查钢丝绳是否有乱扣、脱槽等现象,如果发现,应及时消除。1.6 电动葫芦限位器的作用,仅是避免吊钩超过极限起升高度造成事故而设置的,因此,在工作中不能经常使用限位器。1.7 工作完毕后,拉开电源总开关,切断主电源。1.8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出现,应及时切断主电源。1.9 电动葫芦使用完毕后,应停在指定的地方,吊钩距离地面 3 米以上,手控按钮应放在安全的地方。1.10 电动葫芦在工作时,不允许将重物悬于空中,以防止零件的永久变形。吊钩上可刮一较轻重物(10 公斤) ,避免导绳器损坏。1.11 禁
3、止同时按上下按钮或同时按左右按钮。1.12 电动葫芦应由专人操纵。操纵人员应深刻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及电动葫芦的操作要领。2.维护标准2.1 电动葫芦应由专门人员每周检查一次,发现故障及时消除。2.2 电动机的制动轮上的制动片,不许粘有油垢。起升主电机后端盖的索紧螺母,应经常检查是否有松动现象,以避免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22.3 电动葫芦各润滑部位应及时加适当的润滑油。润滑油要清洁,不含其他杂质。2.4 严禁用手直接把润滑油抹在工作过的钢丝绳上,以免把手弄伤。应该使用四周经过抛光的洁净的木片。冬季加油,必须先把润滑油加热。2.5 润滑方法见下表序号 润滑部位 润滑方法 润滑油名称 润滑周期 负责人
4、1卷扬减速齿轮箱从观察孔注入采用粘度为E50 时,5.57 润滑油每三个月换一次操作工人2运行机构减速齿轮箱从观察孔注入采用粘度为E50 时,5.57 润滑油每三个月换一次操作工人3 钢丝绳及卷筒 涂抹表面 采用钢丝绳油脂 每周一次 操作工人4 吊钩推力轴承 挤入 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 每 36 个月 检修工人5吊钩滑轮轴承(或固定轴承)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每 36 个月检修工人6 运行机构走轮 挤入 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 每 36 个月 检修工人7 卷筒轴承 挤入 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 每 36 个月 检修工人8 花键套 挤入 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 每 36 个月 检修工人9起升或运行电动机
5、轴承挤入 采用 2钙基润滑油脂每 36 个月检修工人3.检修标准3.1 检修周期33.1.1 维修周期两年一次3.1.2 检修周期五年一次3.2 维修内容3.2.1 检查减速机齿轮的啮合情况;3.2.2 更换制动摩擦片;3.2.3 处理漏油;3.2.4 检查滑线或绕线;3.2.5 检查限位器;3.2.6 紧固各部螺栓;3.2.7 更换达到疲劳磨损极限的钢丝绳;3.2.8 检查吊钩、滑轮、钩头螺栓等件并加油。3.2.9 电动葫芦解体,清洗检查,更换磨损的齿轮、齿轮轴、空心轴、快速轴、轴承等件;3.2.10 检查卷筒的磨损情况;3.2.11 钩头解体检查,更换损坏的滑轮;3.2.12 电动机检查轴
6、承并加油。3.3 检修内容3.3.1 包括维修内容;3.3.2 更换卷筒,检查更换齿轮箱;3.3.3 检查或更换行车轴;3.3.4 检查或更换电动机轴芯;3.3.5 更换操作线路;3.3.6 更换吊钩;3.3.7 除锈刷漆。3.4 检修质量标准3.4.1 电动小车及被动车轮安装的相应两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 1.5mm;3.4.2 车轮端面对垂直面的偏斜允差为车轮直径的 1/400,而且只允许车轮上缘微小的外倾;3.4.3 卷筒钢丝绳槽的最大磨损深度不宜超过卷筒名义直径的1/150。3.4.4 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数不得超过下表规定:钢丝绳规格 619 637 661 18194断丝数不大于7 13 19 193.4.5 各轴应有 0.060.13mm 的轴向间隙;3.4.6 减速机与电机轴不同心度径向不超过 0.1mm,倾斜小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