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看课改.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8404596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课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看课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看课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看课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看课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看课改胡总中心学校 李星华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根据对化学课堂教学的了解,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我们在课改形势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自己的困惑简要分析如下。一、 存在的问题课改的重点是教师,课改的核心在课堂,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在教改的氛围下,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课改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内容流于形式现象:为活动而活动,为讨论而讨论,为情景而情景,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

2、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听他们的“课改“课,就像 39 码鞋子套在 42 码的脚上,感觉特别的别扭。分析:一是对新课改的理解有偏差,以为只要这样就是新课改了,忽视了实质。二是接触新课改时间短,仍处于磨合、模仿阶段。三是个人能力有限,害怕驾驭不了“活“课堂,只好退而求其次了。这样的课改课堂没有实在的内容,谈不上实效,更别提学生能力的提高了。2、课堂追求“热闹“花样式教学现象: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教学手段多样,

3、课堂气氛活跃异常,学生表现的愉悦、快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整节课热闹异常,气氛活跃,可是学生一节课上下来,讨论的就是那么几个同学,发言的更只是班级的佼佼者,其它同学成了旁观者,看起来积极配合教师与其它同学,其实一节课上完了,还不知道学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与数学学科的特性不符;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严而不板“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二、我在课改中的困惑1.老

4、是感觉自己对课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材更换的层面上,虽然也极力的学习和实践课堂改革,但是却无奈的出现新教材、老教法的情况,使得课改流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想要上升一个层次,很难。2.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新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会出现学生的那“一碗水倒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的新科技新热点,知之甚少,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更不用说让学生自己发掘。所以,课改需要给教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3.原来的教学要求和习惯是一有概念就下定义,而现在在新教材中很难找到具体的定义。而实际上新课程对化学概念、原理的认知目标虽然降低了,但是知识面却拓宽了。在如此淡化概念、原理以后,学生对基本

5、化学知识是否能掌握好,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4.学科间是否交流与认同。学生在不同学科间角色的转换不很适应,化学课改对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的影响不大,进而也导致自身课改的缓慢和收效甚微。最后,课改还要求教师学会合作,要有团对精神,要有合作意识。因为,现代教育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所以各学科之间要做到协调统一,有机融合,在化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也应体现别的学科的精神和要求,这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教育的功能。 为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创设出一些生动的、有趣的化学问题的情境,创建良好的、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巨大的、想象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学生不再象

6、以前只满足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状态,而是让现有的化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充分体现出课改的要求。课改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学生已不再只是简单的接受,而是尝试着去发现,去探索,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以上仅是个人对课改的浅薄认识,但课改的优势和它的强大生命力勿容质疑。“时间能证明一切“,随着课改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实施者观念的不断更新,课改的优势将不断体现,课改的成果将为学生、教师、社会所获享。22012.3.10谈谈 “生活化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皖太和县胡总中心学校 李星华摘要:“生活化教学”

7、就是要把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念,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更强调: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所以说,化学教学生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学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各种活动中,他就像一个魔术师,将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而作为教师应该把具有生命活力的化学完美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让他们获得有价值的化学知识。关键字生活化教学 生活即教育 现实意义 策略化学新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进社会” 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8、可以使学生的化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化学, 从而有效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陶行知先生在谈生活教育中阐明了生活教育的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 “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把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

9、结合起来。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教学理念,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更强调: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所以说,化学教学生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化教学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一、 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1. 用化学知识辨别生活现象的真伪现实生活中时常有骗子利用化学反应的现象使人受骗上当,我们要用化学知识教学生揭穿

10、这些骗术,辨别真伪或解释假象.案例:不法分子声称新开发的神奇药品具有排毒养颜功效,用方便面,碘酒,维生素 C 做实验来引诱人们上当.实验:把方便面放入杯中,加入热水,滴加酒精,很快变成蓝黑色,再加入神奇药品并震荡,方便面恢复为原色.揭秘:实际上这种神奇药品是维生素 C ,淀粉遇碘变蓝色,维生素 C 把碘还原。2. 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的问题人的衣食住行等与化学有密切联系,可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如小孩吃了加入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变成大头娃或患肾结石,问学生:(1)不法奸商加入三聚氰胺的原因(2)家中如何检测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查阅三聚氰胺【C3H6N6】PH=8 微溶于水)

11、3. 用化学知识拓展生活及科技视野以问题为驱动力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身边化学和科技前沿,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工艺意义,如渗透食品、烹饪、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等知识。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体会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教育中感悟生活的意义,在生活中实现教育的价值,作为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各种活动中,他就像一个魔术师,将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世界。而我们该如何把具有生命活力的化学完美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让他们获得有价值的化学知识,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

12、些策略和体会。(1)教学目标要实现生活化新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现实社会要求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趋向务实、多元。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情感目标生活化。这样不仅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活给他们学习带来的乐趣。而且,让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生活实践,在平时教学中,那种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越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现实生活问题,认识化学和生活的联系,了解化学的价值,在生活中使用和应用化学。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的亲切感。例如,在进行“空气污染与防治” “水的污染与防

13、治” “温室效应”及“白色污染”等相关内容时,将目标生活化有着深远的意义。(2)课堂主线构建要实现生活化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件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要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要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体验到化学的无穷魅力。例如,我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教学时,构建了“水之旅水之貌水之恙水之声水之爱”的课堂主线,学生结合课件展示的生活情境,自主展示。真正实现了“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教学活动。(3)教学语言要实现生活化语言

14、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的积累。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语言是提炼出来。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凭借语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可以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质量制药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语言必须生活化,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一听就懂,教师温文尔雅,面带微笑,善于鼓励并与学生交朋友,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语言朴实、平常,具有幽默感,把枯燥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去描述,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

15、触可摸、通俗易懂,学生不是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而是从聊天、做游戏中自主地获得化学知识。例如,在开展“酸碱盐”的教学内容时,构建了与学生谈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它们的应用,再应用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了谈论化学物质的素材;再如,学习“分子和原子”时,我让学生模拟了生活的课堂:假如你是一个原子,把你放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了语言及对抽象问题的准确解答。(3) 开放性作业要实现生活化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不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应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学生意识到学习知

16、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化学的乐趣,增强其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和动力。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例如,布置作业要由统一走向自由,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战术走向求精求活,使作业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如, (1)做调查、考察等;(2)做查阅资料等收集信息;(3)做实验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寻找解决的办法,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学“燃料与热量”时,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你如何解决能源危

17、机呢?”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再如,通过教材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服装商场如何鉴别“真丝”与“人造丝”,不同衣料的优缺点、洗涤和熨烫注意问题;珠宝店鉴别真假金银的方法、常见宝石的主要成分及如何保养;居家装修如何选购绿色材料;家庭饮食如何平衡膳食,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利与弊,等等。总之 ,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化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使学习化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化学,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

18、学生生活中的化学意识,又利于发掘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化学知识,让学生自觉地把化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 化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化学、热爱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化学,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化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参考文献:1.全月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编写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第一版。2.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 。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 年第 9 期。2011 年 9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