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南省邵东县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用时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第卷 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阅读线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于 平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层次认同和层次攀升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领“攀升性”的自觉。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
2、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我国先哲关于“仁者人也”的精要表述,就包含着人的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互建构的社会理想。我们常能听到说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水平”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是关乎“文化高低”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那么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但实质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以每一个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攀升为前提的,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上。努力成为高水平的“文化人”应成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无论从事什
3、么工作,其间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都会归结为“文化水平”。如同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攀升的文化水平作为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并且,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客体之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共进的过程。把“有涵养”视为一种文化人格评价,是较之“有水平”更高一层次的文化评价。与文化素质的评价相比,文化涵养似乎提升到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在这个层次上来透视文化人格,你会发现“附庸风雅”者颇为多见。风雅者,风度雅量之谓也。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
4、。也有人视“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是具有高度“文化涵养”的特征。文化涵养其实也是文化人的一种陶塑和一种充实,善陶塑、能充实才能攀升到“文化境界”的层次。- 2 -古人论诗曰“有境界自成高格”,文化境界当然也是对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对于大多数文化人而言,其实也是缘自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有无”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高低”的问题,文化涵养关乎“厚薄”的问题,那么文化境界关乎的是“阔狭”的问题。说某人“有境界”是对其文化人格做最高级的评价。要达到理想的文化境界,有两个重要的取向:其一,面对民族智慧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要力求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去攀升。在文化“泛漫化”的热
5、浪中,我们能否搭在巨人肩上甚至搂在巨人腰上都不是没有疑问的,我们对于文化境界的攀升确实有“路漫漫”的感觉。其二,面对人民大众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要力求投身这一大潮中去“弄潮”。不去顺应潮流、驾驭潮头,如何能预见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文化境界呢?(选自 2011 年 2 月 10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化人格的层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人格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B文化人格评价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境界,它是缘自一般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C文化人格的四个层次,分别关乎“有无”、“高低”、“厚薄”和“阔狭”的问题。D文化人格
6、的层次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其特点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2下列对于“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的评价,“文化水平”则是对于一个人“文化高低”的评价。B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C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自我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D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文化水平的不断攀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它需要人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其
7、需要人们陶冶自己的情操,它体现的也是一种道德人格。B文化素质是对人的文化人格评价的基础层次,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先哲“仁者人也”这一表述,就体现了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这一思想。- 3 -C“附庸风雅”者和“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者,都不是具有“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D只有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去“弄潮”,才能攀升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文化境界”的层次。二、古文及诗歌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8、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
9、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接受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闻:懂得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4 -5.下列各句与例句句
10、式相同的一句是()(3 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不拘于时,学于余。D. 大王来何操? 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提出了择师标准,那就是不分年龄,不分贵贱,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B.第二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学习和耻于求师的恶劣风气。C.第三段以孔子向他人学习为例,进一步阐明 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D.第四段作者既肯定了李氏子蟠的好学和博学,也批评了他不受时俗限制的个性。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
11、能无惑? (3 分)_(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 分)_(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 分)_ (二)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旅 宿杜 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8、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6 分)答:_9、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意蕴。 (5 分)答:_(三)名言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5 -_,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
1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蜀道难)_,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过秦论)同是天涯沦落人, _!(琵琶行)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题。生命是美丽的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我和学校
13、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 。虽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
14、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梁。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每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
15、学笑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他抹着眼泪点点头。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6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道,呀黑暗里歧
16、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向前跑,上帝慌着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诵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 ,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 ,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之魅 。我心里充满了喜悦。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11下列对小说有关
17、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第一段寥寥几笔的景物描写,烘托出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落后,引出下文“让我大吃一惊” ,进而展开情节。B “我”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 ,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我”的“报复” 。C这篇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 “我”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他不来上课,后来回到学校,再后又不来了,然后才说明内在的原因。D “我”独自担负起把学生尿湿的被褥拿到自己的寝室烘干的工作,但埋怨过他从未道过谢,这样写使“我”的形象更加真实。 E “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重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尝试
18、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教育学生热爱家乡。12小说两次写到“我”流泪,请简要分析“我”为什么流泪。 (6 分)13面对“这个地方”落后的教育现状, “我”做了哪些事情?简要概括。 (6 分)14 “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义?这句话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8 分)第卷 语言表达四、 语言表达应用(20 分)15. 请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 分)A汲水(j) 脊背(j) 濒临(bin) 反馈(ku) B嚼烂(jio) 懵懂(mng) 衔接(xin) 尾鳍(q)C垓心 (gi) 舀水(yo) 氛围(fn) 惬意(qi)D聒
19、噪(gu) 隐蔽(b) 勾当(gu) 坠地(zhu)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小说家就像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 7 -不管世态如何变幻,他们都安之若素。 B.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 ,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C. 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是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 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暑运出行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各大火车站是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场面混乱不
20、堪。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 分)A.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B.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D.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18.校刊“文学形象我来评”栏目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位进行点评,向该栏目投稿。 (不超过 60 字) (5 分)王熙凤(林黛玉进贾府 ) 祥林嫂(
21、祝福 )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 1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 分)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就能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_五、作文(60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学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举办了“立志成才”的活动,活动中先后邀请了三位知名校友作报告。第一位校友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
22、是“敢于做别人不做的事” ;第二位校友在报告中说,他成功的关键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第三位校友则认为,要获得成功,就“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 -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 一 语 文1B(“缘自一般人”错,应是“大多数文化人”)2C(“在改造自我时”错,原文是“在改造客体之时”)3A(B 项,“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错,原文是“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互建构”。C 项,原文中,作者没有否认“无故加之而不
23、怒,骤然临之而不惊”者不具有“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D 项,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去“弄潮”错,原文是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文言文阅读4.A.受:通授,传授5. D(A.判断句 B.定语后置 C.被动句 D.宾语前置) 6. D7(1)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2)小的方面学习 大的方面丢弃 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3)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胜过弟子,懂得道理有先后,学问技艺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诗歌鉴赏8 (共 5 分)词人采用通感手法(1 分) ,形象写出了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2 分),更传达出词人落寞的心境(2 分) 。9.(共 6 分)
24、上阕采用借景抒情手法,借深夜中坠叶、寒声、银河、月光等景表凄清感(2分) ,下阕主要采用直接抒情手法(2 分) ,抒发了词人离愁别恨,羁旅之愁,孤独凄清之情。(2 分)10 (1)一去紫台连朔漠。(2)猿猱欲度愁攀援(3)沧海月明珠有泪(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5) 相逢何必曾相识(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现代文阅读11AC12第一次:孩子们竟然是第一次见到鱼,竟是如此高兴,“像过节一样”,“我”为这个地方的闭塞落后孩子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而伤感难过。(2 分)第二次:为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发现自己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成果而高兴地哭。为尿床的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我”的感激而感动地哭。(每点 2
25、 分) 13为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开阔他们的眼界,“我不辞辛苦,买鱼,家访,给学生烤尿湿的被子。不但教孩子们知识,还用诗歌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每点 3 分) - 9 -14含义:老师的生命是美丽的。老师的所作所为让孩子们看到了老师美丽的心灵,这是对老师的感激与赞美。自己苦难的生命也是美丽的。优美的诗篇使孩子们领悟到苦难的生命也可以靠奋斗绽放美丽,使孩子重拾对人生的信心。 启示: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要感谢并回报。用心感谢生命的美丽,通过奋斗,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人生难免会处于困境,逆境,但是一定要记着生命是美丽的,给自己以希望,为未来努力。(每答对一点得
26、2 分;答案如不在提示范围内,言之成理也可) 15、B(A 脊 (j),C 氛 (fn),D 勾 (gu) )16、A(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这里使用正确。C.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这里是贬词褒用。B.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这里不合语境。D.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这里是望文生义)17C(B 项, “献丑”不符合语境,献丑是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的技能很差,不是道歉语。A 项“垂询”是敬词,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关照,用于此处不得体。
27、D 项“内人”用于称自己的妻子。此句说郭教授的妻子,不得体。故选 C 项)。18.略19.(1)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2)共享单车的普及未必就能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分析:注意文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可以根除机动车排除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22.作文参考立意三位知名校友所说的话各有侧重点:第一位校友“要做别人不做的事”强调的是勇气、挑战、创新;第二位校友“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强调的是兴趣、自主、独立;第三位校友“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强调的是适应、责任、坚持等,据此可以任选一个 角度立意。-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