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8387128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中国建筑史笔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绪论,一、学习建筑史的目的 了解、掌握建筑史的基本知识。学会分析建筑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观今鉴古,古为今用 二、讲课方法与要求 三、世界建筑体系古典建筑西方古典建筑中国传统建筑印度古代建筑 伊斯兰建筑(回教建筑),现代建筑 四、中国传统建筑概况1、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2)创立时期(3)成熟时期(4)融汇时期(5)全盛时期(6)延续时期(7)停滞时期三个发展高潮:汉、唐、明,2、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2)保持构架原则(3)灵活安排空间布局(4)使用斗栱(5)运用色彩装饰手段(6)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7)重视建筑组群布局3、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就

2、,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著,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一、原始人群时期的建筑原始住所 1、天然洞穴2、巢居关于“穴居”与“巢居”的文献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 易系辞“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房屋(六、七千年-)1、干阑式建筑存在地区代表性实例结构特点2、木骨泥墙房屋存在地区代表性实例结构特点,三、父系氏族社会的房屋 四、早期的纪念性建筑,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夏(前21纪前16

3、纪)一、社会背景二、建筑活动1、筑城2、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1)平面布局:回廊式院落建筑居中、面南布置(2)建筑特点夯土台基 柱网整齐,偶数开间,(3)建筑技术夯土版筑技术木构架技术 (4)地位作用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最早的大规模木构架夯土建筑实例最早的庭院建筑实例,商(前16纪前11纪)一、社会背景:甲骨文;青铜器二、文字与建筑三、建筑活动1、早商郑州商城河南偃师尸沟乡2、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城遗址3、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西周(前11纪前771年)一、社会背景:政治上-分土封侯技艺-青铜器时代文化上-周礼、周易二、建筑成就1、建筑制度的建立2、建筑形象及技术以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

4、建筑遗址为例(1)最早的形制完备的四合院,(2)严格对称、居中为尊的设计观念中轴线:影壁门院前堂廊后室(3)严格区分主与次、内与外、前与后(4)木构架柱网初步形成(5)瓦的使用(6)完善的排水设施,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一、社会背景:政治上-多国政治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经济上-铁器的使用文化思想上-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文化基础二、建筑成就1、建筑制度的建立2、建筑形象及技术以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为例(1)最早的形制完备的四合院,战国(前475年前221年),秦(前221年前206年),汉(前206年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隋(581年618

5、年),唐(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辽、金、西夏(947年1234年),元(1271年1368年),明(1368年1644年),清(1636年1911年),第二章 城市建设 第一节 发展概况,一、“城市”概念的变迁1、现代城市的概念2、中国古代城市的概念“城”“市”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城市的基本职能:防御、交换、政治实体、精神寓意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营造制度,第二节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实例,一、汉长安城的建设,二、北魏洛阳的建设,三、南朝建康的建设,四、隋大兴(唐长安)与洛阳的建设,五、宋东京的建设,六、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七、明南京的建设,第三节 地方城市的建设,春秋(

6、前770年前476年),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第一节 概述,一、住宅建筑的特点1、永恒的主题2、民族性、地方性的代表以文化类型划分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官式建筑文人建筑民间建筑宗教建筑3、实用性与经济性4、其他建筑设计的蓝本,二、中国古代住宅制度的演变1、,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一节 宫殿,一、,第二节 坛庙,一、坛庙建筑的产生与作用1、产生:源于祭祀2、作用:助人伦、敦教化、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权威的作用礼制建筑 二、类型 1、祭祀自然神:皇帝亲祭:祭天(天坛)地(地坛)(大祀) 祭日(日坛)月(月坛)祭农(先农坛)桑(先蚕坛) 祭国土政权(社稷坛),地方祭祀: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

7、山、嵩山 (中祀) 五镇:四海:东海、南海、西海、北四渎:江、河、淮、济2、祭祀祖先:太庙 祠堂、家庙3、祭祀圣贤: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等 三、实例1、北京天坛 4、太原晋祠2、北京社稷坛 5、曲阜孔庙3、北京太庙,第三节 陵墓,一、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产生及其陵寝观1、产生灵魂观念2、“事死如生”的陵寝观从选址到整体布局到地下建筑均效仿住宅制度殉葬及陪葬制度 二、墓葬的等级及名称林孔氏宗族陵帝王墓葬墓王侯将相一般百姓坟 三、基本形制及沿革,1、基本形制-地下墓室:存放棺椁之处-地面纪念性建筑:供后人凭吊2、发展历史(1)上古:地下-土坑木椁地上-不封不树(2)商周时期:地下-土坑木椁地

8、上-坟丘、木构建筑,(3)秦汉:地下-砖石墓室地上-“方上”(人工封土)十字中心式布局(4)三国、两晋、南北朝:神道柱、石兽、石碑等。(5)唐:因山为陵墓十字中心式布局,发展了南向入口前的引导空间(6)宋:承上启下北宋:陵区更加集中规模较小北低南高,南宋:上、下宫在一条轴线上攒宫(7)明:四处集中陵区: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南京孝陵、北京十三陵形制:神道: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象生龙凤门(棂星 门)陵区: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牌坊五供座方城明楼地宫、宝顶(8)清:承明制神道分立空间层次更多,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一节 概述,一、起源与地位作用1、起源:宗教信仰2、地位作用 二、类型:1、佛教:佛寺

9、佛塔佛窟2、道教:祠、观3、伊斯兰教:清真寺4、基督教:教堂,第二节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一、佛教寺庙1、历史沿革东汉:佛教传入。例:洛阳白马寺、徐州浮屠寺两晋、南北朝:大兴佛寺,“舍宅为寺”例:北魏洛阳永宁寺隋、唐、五代、宋:对称庭院式布局,大殿代替塔成为中心。元、明、清:喇嘛教盛行。,2、实例(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特点:开间方正、斗栱雄大、出檐深远、举折平缓(2)河北正定隆兴寺(宋)(3)天津蓟县独乐寺(辽)(4)山西大同善化寺(辽、金)(5)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6)西藏后藏萨迦南寺(7)内蒙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8)河北承德外八庙(9)云南傣族佛寺,二、道教宫观(1)湖北均县

10、武当山道教宫观(2)山西芮城永乐宫 三、伊斯兰教礼拜寺(1)福建泉州清净寺(2)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3)新疆喀什阿巴伙加玛扎,第三节 佛塔 经幢,一、佛塔 1、产生与发展:随佛教传入,为佛徒膜拜的对象。起于东汉,兴于南北朝-唐,盛于宋,元以后渐少,而喇嘛塔兴起。 2、类型:按材料分:木塔、砖塔、砖木混合塔、石塔、琉璃塔、金属塔等按外形特征分: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3、实例 (1)楼阁式塔: (2)密檐塔 (3)单层塔 (4)喇嘛塔 (5)金刚宝座塔 (6)其他 二、经幢:,第三节 石窟 摩崖造像,一、石窟 1、起源与发展:源于印度的石窟寺。起于南北朝,兴于南北朝-唐

11、,宋以后渐少。 2、类型:塔院型、佛殿形、僧院形 3、价值: 4、实例: (1)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 (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二、摩崖造像 (1)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第一节 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1、发展概况 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例:灵囿 囿+台:例:姑苏台,灵台 秦汉:皇家苑囿:上林苑、建章宫私园:袁广汉园 魏晋南北朝:消极避世,归隐山林山水田园诗造园风格开始转变,抽象手法寺观园林的出现“林”,隋唐: 皇家苑囿:隋西苑、唐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曲江池私园“山池院”、辋川别业 两宋: 皇家苑囿:艮岳

12、万寿山、西湖私园:“园池”、“园圃”,兴赏石之风 金、元 明: 皇家苑囿:营建较少,西苑、御花园江南私家造园的高潮造园理论的发展:计成园冶 清:皇家苑囿:“三山五园”,2、发展阶段 (1)萌芽期:周汉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 (3)成熟期:隋宋 (4)低潮期:元 (5)极盛期:明清 3、发展趋势:规模由大而小;创作方法由写实而写意;风格由粗旷豪放而精巧细致,建筑由少而多,其作用由小而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隶属关系分:皇家苑囿、私家园林、寺观园林,2、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自然山水园 3、按造园的地域风格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

13、、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蕴涵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及手法 1、造园四要素:山石、水、花木、建筑,2、手法堆山叠石庭园理水花木配置建筑设计,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一、设计特点 二、实例: 1、北海 2、避暑山庄 3、颐和园 4、圆明园,第三节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一、设计特点 二、实例: 1、寄畅园 2、留园 3、拙政园 4、退思园 5、个园,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第二节 明清皇家苑囿,私家园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