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8382858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12 页)九年级阶段检测(一)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分)蓦( )然回首,初中岁月,如花似梦。这四年,老师们深 su( )的教学思想和精湛的育人技巧,深深地感动着我;这四年,同学们留给我一串串甜美的回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铭( )记着感动与记忆,永远不要自暴自弃、自怨自 y( ),而应珍重自我,勇往直前。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种种事件说明:盲目输液,不仅浪费金钱,而且风险大于 。 1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的生死关头,仍挣扎着靠边停车、开门、熄火、拔下车 2钥

2、匙,他用自己的行动 了什么是责任。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 。 3A.治疗 诠释 事半功倍 B.疗效 解释 事倍功半C.治疗 解释 事半功倍 D.疗效 诠释 事倍功半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下图是“保护母亲河行动”标志,底色为绿色,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 ,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 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12 页)4.名著阅读。 (2 分)“他的一生,从童年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他这二十四年来生活的怎么样?好呢,还是不好?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在

3、检查着自己的一生。结果他很满意,他这辈子过得不错。当然,由于愚蠢,由于年轻,更多的是由于无知,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血。 ”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小说 ,作者是 。选文中的“我”在 (填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对 这一问题做出了响亮地回答。5.填空。 (5 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

4、情的诗句是: , 。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化静为动,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 。 ”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含的杜甫诗句是: , 。6.综合性学习。 (6 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目前,频繁发生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物种减少等生态危机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通 过 植树造林扩大地球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生态环境,这不仅是维护 地球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强人类生存条件的必然选择。材料二:中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开展三十年,

5、累 计 植树已经达到 58896 亿株。但中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状况 较差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 23,全民植树造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12 页)林应真正落到实处,不仅做到人人植 树造林, 还要做到人人植 树护林。材料三:2010 年 5 月 28 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 资源开 发部主任徐长明参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他在发表演 讲时表示,我国是汽 车大国,销量增长速度惊人,最晚 2011 年就能实现 7500 万辆的汽车保有量,超 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案。(1 分)(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

6、分)(3)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 分)二、阅读(共 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24 题。(一) (4 分)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7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2 分)8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2 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12 页)(二) (11 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 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7、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又请焉。故余 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 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注释 时, 杨时,人名。游酢,人名。9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 分)无从致书以观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以书赴告同学

8、者 颐既觉10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3 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11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内容:感情:12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由乙文锤炼出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个成语是?(4 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12 页)(三) (7 分)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 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

9、,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 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 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 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 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 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 “郭公郭公 ”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 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 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 应和。直到 穷目力看不 见后,忽然

10、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 ,有的 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13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分)14语段除了描写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外,还描写了戴胜鸟、云雀等动物,有什么作用?(2 分)15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 ,就能唱出如此动人的歌。这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云南民歌怎样的风格特点?(3 分)(四) (12 分)风筝中的科学古老的风筝,已经不仅仅是娱乐 玩具,在科学技 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风筝同样在为

11、人类作贡献!风筝又名纸鸢(yun 一种凶猛的鸟)、 纸鹞(yo 雀鹰),最早发源于中国,至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 为鹊,成而 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6 页(共 12 页)曾在宫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 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 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说明牌上也醒目地写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发明,对科学技术的发 展产生了深刻的启示:1749 年,美国一位名叫威 尔逊的天文学家,

12、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空中试验仪。他用 6 只风筝将天文 仪器吊到 700 多米的高空中进行科学试验,第一次测到了大气的温度,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数据,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1752 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用 风筝挂上一只铁钥匙,在雷电交加时,把风筝送上天,引来雷电,从而证明了雷电也是一种放 电现象,避雷 针也由此发明。1804 年,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用两只风筝作机翼,研制出了一架 5 英尺的滑翔机。 1894 年,英国科学家设计了一只供战场观察的军用风筝,其作用犹如当今的 卫星电视转播最近,科学家提出了利用风筝 发电的新方法。据估 计,风筝风力发电机获得每千度电的成本仅有 1.5 欧元。而欧洲

13、国家每千度 电的发电成本平均为 43 欧元, 风筝风力发电机的成本仅是后者的三十分之一。据报道,俄罗斯物理学家在这 方面作过探索。他 们将 50 个巨大的 风筝,放到空中从上至下排成一串,看上去就像一架通天的梯子。每个风筝伸展开来足有足球场那么大。而牵扯这些风筝的绳索约有 6000 米长,路灯杆那么粗。假如风筝所在高度的风力不足的话,人们还可以放松绳索使风筝升高。意大利科研人 员计划建造发电能力在几兆千瓦范 围的大型设备,并在 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计算。设想的 风筝发电装置,在 风力作用下能 够带动固定在地面的旋转木马式的转盘,转盘在磁场中旋转 而产生电能。 这种风筝重量轻 ,抵抗力超强,

14、可升至 2000 米的高空。一个直径 1000 米的巨轮便可以提供 250 兆瓦的发电能力。这将是第一台发电能力和常规电站不相上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此外,科学家还设计建造家用式的高空 风力发电设备。房主可以把这样的设备安装在自家房顶上,或许还可以替代太阳能 电池。 这些小型风筝梯子只需 100 米或者 200 米高,就可以足够为一户人家提供几千瓦的电力。当今,风筝在科学试验和工农业 生产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风筝作海洋救生工具;利用风筝牵引船只;利用风筝传递信件;在风筝上安装无线控制照相机,进行空中摄影;在风筝上安装喷水器,喷洒悬崖上的植物 这些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 类的生活。(选自百科知识

15、,有删改)16.通读全文,说说风筝发电与常规电站发电相比有哪两大优势。 (3 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7 页(共 12 页)17.本文第四到六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分)18.第五段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就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 分)19.风筝最早发源于中国,风筝的发明成为中国人的一大骄傲。请发挥你的想象,进行一次创新之举,设想一种将风筝运用于生产、生活、科研等实践活动中的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除外,文字要简洁) 。 (3 分)(五) (16 分)一朵早醒的桃花(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2)小院里那株矮小

16、的桃树落尽了叶子, 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3)我想念一朵小花。(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 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 畅难禁。(5)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 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 冻 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 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 败叶,看那白寂的 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栅栏,

17、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8)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 红得那么深,那么 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8 页(共 12 页)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 灿烂。(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 营造着春天,充 实它 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 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

18、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11)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 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 摸,把它 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 ,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12)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 从灰袍中伸出头来, 赞美说: 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13)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 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哪个位置。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14)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

19、过一阵,最先孤独地 红过 、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15)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20. “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什么意义?请从三方面来回答。 (3 分)21“早醒的桃花”的“孤独”表现在哪里?(4 分)22. 第(5)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 分)23第(6)段中“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 ,如何理解该句中 “新鲜”的含义及作用?(4 分)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9 页(共 12 页)24根据第(10)至第(14)段内容,选定一个方面阐述自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3 分)三、写作(共 50 分)25.题目:我想让 更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10 页(共 12 页)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11 页(共 12 页)九年级语文试题第 12 页(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