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交通运输部法制司执法监督处熊雅静1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三、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纵深 发展2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三)改革经验表明,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出路。3(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法律法规授权或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委托由其所属的专业局(处、所)各执其法的分散执法模式。4(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
2、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机构林立,人员编制矛盾突出。 二是执法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管理合力。5三是机构性质定位不合理。(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四是执法经费缺乏保障。五是公路“三乱”时有发生。公路“三乱”问题与存在多支执法队伍、执法体制不顺、缺乏执法保障有深层次的关联性。6(一)现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暴露的问题要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对分散型执法体制进行改革调整,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成为大势所趋。7(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1.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1996)。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
3、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2002)。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2002)。8(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4. 2010年后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 ) 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2013 )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 (2014)9(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交通运输列为推进综合执法改革的重点领域(20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综合执法,大幅
4、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进综合执法”。10(二)国家层面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政策部署和要求。6. 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6) 。积极推进包括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做到“行政职能由行政机关承担,执法职能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公益服务职能由事业单位承担,市场经营业务由企业承担”。11(三)改革经验表明,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出路12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一)总体情况。(
5、二)主要模式。(三)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3(一)总体情况。 重庆、广东;福建、河南、桂林改革试点省份 江苏、西藏、四川、浙江、北京等地也对综合执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和试点。14(二)主要模式。三种模式: 一是部门内部小综合型; 二是部门内部大综合型; 三是跨部门综合型。15(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小综合型 在交通运输部门内部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等部分领域中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职能予以整合,交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的模式。 北京市、江苏省、河南省。16(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小综合型1.北京市 成立了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负责全
6、市公共交通、公路及水路交通行业的综合执法工作,相对集中了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权,但路政没有纳入综合行政执法。2.江苏省 一是推进高速公路综合行政执法试点。 二是推进乡镇交管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17(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小综合型3.河南省 将分散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公路管理、农村公路管理、道路运输管理以及省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职能予以整合,交由各级新组建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承担。 18(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大综合型 在交通运输部门内部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等领域的大部分乃至全部领域中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
7、等职能予以整合,交由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的模式。 广东、福建、西藏。19(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大综合型1.广东省 机构设置:“交通厅、局(委)综合行政执法局 执法主体:以同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名义,实施交通综合行政执法 执法职能:统一行使辖区内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职能 人员编制:行政执法专项编制。 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0(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大综合型2.福建省 2010年9月,印发福建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 2010年12月30日,全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全面启动。 省级设总队。设区市设支队。县(市、区)设大队。 三大港口设立港航综合执法支队。 设立超限运输检测
8、站和公路检查站。21(二)主要模式部门内部大综合型3.西藏自治区 2011年2月25日,根据关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批复,西藏整合了原来公路、水路交通执法部门的执法权,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交通综合执法总队。 西藏自治区交通综合执法总队是隶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正县级行政事业单位。22(二)主要模式跨部门综合型 跨部门综合型指除了将交通运输部门内部的公路、水路等领域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职能予以整合外,还将公安交警的交通安全管理职能等,也一并整合交由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行使的模式。 重庆市是跨部门综合型的代表。23(二)主要模式跨部门综合型重庆:第一阶段:高速公路综合执法第
9、二阶段:区县交通综合执法第三阶段:全市交通综合执法 24(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组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二是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编制和经费。三是整合行业内专业管理机构执法职能。四是明确各层级综合执法机构职责分工。25(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改革的主要做法。一是组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重庆市:设交通执法总队,副厅级。 广东省:设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 福建省:省级设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河南省:省厅路政管理处更名为行政执法局,副厅级。26(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改革的主要做法。二是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编制和经费
10、。 重庆市:统一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 广东省:全部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 福建省:参公事业单位。 河南省: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统一管理。27(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改革的主要做法。三是整合行业内专业管理机构执法职能。 按照决策职能和监督处罚职能适当分离的原则,各试点省市把分散在各级公路管理、道路运输管理、航道管理、港口管理、地方海事管理等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职能整合,交由新组建的综合执法机构承担。28(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1.改革的主要做法。四是明确各层级综合执法机构职责分工。 重庆市: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垂直管理为主。 广东省、河南省:全部属地化,执法重心下移。 福建省: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29(三)部确定的两批改革试点情况分析。2.综合执法运行效果:一是避免了多头执法。 把“几个大盖帽合为一个大盖帽”,“一次行为行使多项执法职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