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72131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 陈艳青 学号: B11033110 指导老师: 贾平 - 1 -前言根据模具制造工艺的介绍,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些模具制造的相关内容。在现代工作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产行业中的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模具工业对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模具制造技术提出更高的

2、要求。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对模具的需求,目前,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工艺和先进加工设备,不仅改善了模具的加工质量,也提高了模具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模具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制造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从过去只能制造简单模具,发展到今天可以利用现代制造技术生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目前,全国已有模具生产厂家数千个,职工数十万人,每年能生产上百万套模具。为了尽快发展我国模具工业,国家已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如给专业模具

3、厂投资一共进行技术改造;将模具列为国家规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引进国外模具先进技术;制定有关的模具标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国模具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并在某些技术方面有所突破。这次“模具制造学”的课程设计是结合模具制造工艺及相关知识,令每组组员深入到零件加工的认识。该课题注重培养组员的实际工艺分析能力,使其能通过正确的分析设计资料来选择工艺方法,确保加工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同时从设计、设备、材料和工艺等全方位考虑问题,寻求工艺设计的整体优化。由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有限,只能根据一些原始设计图纸进行加工设计,并检查图纸上的设计优缺,进而选择适合的加工方法。

4、这会帮助我们从原始的分析与了解,逐步进入设计层次。模具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设计工作者,也需要一线工人与设计者的沟通人员。这个岗位需要设计的初学者和制造领域的人才。当然,我们是针对模具制造及设计进行研究,必须考虑到加工的成本与可实现性。除了会读懂设计语言外,我们还应该结合所学的设计知识,根据模具各零件的作用,优化加工方案。这是组员应在本课程设计掌握的。设计人员所涉及到的加工精度等在图纸上的表达不一定最优,我们必须寻找更有效率、低成本的加工方式。初学模具设计的人必须学会在成本与先进加工等高标准之间寻找平衡点。本课程设计注重对组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及组长的协调能力培养。组员必须掌握各类加工所适合的材料,如

5、棒材、板材、锻材等。组长必须深入了解模具个零件及装配情况,根据组员的读图能力、制造工艺设计及装配认识等能力进行分组练习。其中,各组员的情况,如基础掌握程度不同、时间空闲程度不同等,必须合理的安排零件加工的各组人员。组员在加工设计时,必须结合相关内容,检查并查阅资料,与组里的成员相互沟通共同解决相关疑问。该设计包含了前言、大概步骤、零件制造工艺设计、装配工艺设计、零件工艺卡、任务分配、设计目的等。- 2 -目录前言 1第一部分 准备 3 一、本组成员及任务安排 3二、目的及内容 3三、制定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第二部分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6一、小型芯工艺规程编制 6二、大型芯工

6、艺规程编制 9三、球头拉料杆工艺规程编制 13四、型芯固定板工艺规程编制 16五、型腔板工艺规程编制 21第三部分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27一、小型芯加工工艺过程卡 27二、大型芯加工工艺过程卡 28三、球头拉料杆加工工艺过程卡 - 3 - 29四、型芯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卡 30五、型腔板加工工艺过程卡 31第四部分 模具装配工艺规程编制 32罩壳零件注射模装配工艺规程 32第五部分 小结 36一、结束语 36二、参考文献 37第一部分 准备一、本组成员及任务安排- 4 -1、本课程设计要求完成工作量如下:(1)冲压(或塑料注射)模具零件工艺过程卡 1 套(2)冲压(或塑料注射)模具装配工

7、艺规程 1 份(3)课程设计说明书 1 份(20 页左右)2、本组成员名单与对应任务如下:(1)贺小娇、范丽丽负责小型芯工艺规程编制,同时修正说明书及装配工艺规程(2)李娇、纪佳莉负责大型芯工艺规程编制,同时修正说明书及装配工艺规程(3)陈艳青、张玲玲负责球头拉料杆工艺规程编制,同时修正说明书及装配工艺规程(4)李胜伟、赵林燕负责型芯固定板工艺规程编制,同时修正说明书及装配工艺规程(5)邢旭启等负责 CAD 图等材料整理及准备,型腔板工艺规程编制,罩壳零件注射模装配工艺规程参考文字的编写、各零件工艺编制的整理与完善及说明书草稿的编写二、目的及内容1、课程设计目的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

8、造学理论课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次设计要求达到的基本目的:(1 )巩固融会贯通模具制造学课程所学的内容,深刻理解模具零部件制造的方法与模具的装配技术,掌握制定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方法。(2 )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其他课程和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包括设计能力、绘图能力、技术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等。2、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地完成给定冲压模具或注射模具的主要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规程和整套模具的装配工艺规程的编制。三、制定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析模具零件和工艺性(1 )熟悉零件图和装配

9、图- 5 -着重了解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装配关系和各项技术要求(2 )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与工艺审查a、图纸的正确性与完整性:视图正确完整,尺寸标注齐全、合理。b、零件选材与技术要求的合理性:材料选用合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合理、齐全。c、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结构形式和外观尺寸是否能采用标准;有便于在机床上装夹的定位基准和夹紧表面;零件有足够的刚度,减小加工时的变形并有利于装配;形状简单,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尽量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次数和走刀次数,保证刀具正常工作;必要时采用镶拼结构。2、选择零件的毛坯(1 )毛坯种类的决定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有

10、铸件、锻件、各种型材及焊接件等。铸件毛坯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如上、下模座等。锻造毛坯适合于制造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要求高但形状不复杂的零件,如中、小型凸、凹模等。型材常用于零件形状与某种型材相近之毛坯。焊接件多用于某些结构件类型的零件的毛坯。(2 )毛坯尺寸的确定毛坯尺寸应根据模具零件尺寸加上适当的加工余量来确定。加工余量可查有关手册。然后合理的确定毛坯形状和毛坯尺寸,铸件与锻件毛坯应绘制毛坯图。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仅列出工序名称的简明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步骤。它包括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确定工艺顺序及确定工序分散与集中的程度等。同一

11、零件的加工可有不同的工艺路线,应通过分析对比择优确定。4、确定所有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工艺装备指:刀具、量具、二类工具等)5、工序设计工序设计即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各工序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等。- 6 -6、编制工艺文件一般是将模具制造工艺内容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并按一定的表格形式填写。内容应简洁明确。第二部分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编一、小型芯工艺规程编制- 7 -1、工艺性分析本零件是成型零件的小型芯。其固定方式是以 10 部位与型腔板配合( 配合种类为01.过渡配合 ),然后与型腔板紧固在定模板上。7/6Hm本凸凹模的材料为 CrWM ,经

12、淬火、回火后硬度 HRC60-63。其工作部分 4 和 10有同轴度要求,且两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是本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根据长度尺寸16 、 12 和 8.2 加工出所对应的表面,有垂直度要求。本零件尺寸齐全、要求合01.002.理、结构工艺性好。2、选择毛坯本零件是模具重要的工作零件,与大型芯、型腔板形成制件型腔。要求硬度高、强度好、表面质量高。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本零件为柱形零件。外圆尺寸 10、4 两者有同轴度要求。根据长度尺寸16 、 12 和 8.2 加工出所对应的表面,有垂直度要求。一般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1.0.02.故选择 4 端面为精基准,而选毛坯外圆为粗

13、精准。(2)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应依据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参照各种表面典型加工路线来确定。经查阅“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53-56 页表 2-9、表 2-14,确定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 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4 01.IT7, 0.4aR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4 2. IT8, 8粗车半精车削磨4 端面01.IT7, .a粗车半精车 粗磨精磨其余表面 IT11 63粗车半精车(3)工艺路线零件图小型芯 材料:CrwMn6063HRC- 8 -备料:毛坯需经调制处理车:a.夹毛坯外圆半精车 10x16(留磨量) ;b.夹 10x16,半精车外圆 4( 留磨量);热处理:淬火并

14、回火磨 a.先磨削 4 外圆b.粗、精磨 4 端面和 4 的圆柱面 01.01.4、确定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偏差。(1)毛坯余量(总余量)的确定查“简明模具工实用手册”(以下简称“简明手册”) ,查 P125 表 5-27按一般精度,查得单边余量 0.8-1.5mm,取单边余量为 2.5mm。(2)各工序余量的确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82P83 得各加工表面,各工序单边余量:总余量 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磨削4 01.2.5 1.3 0.8 0.3 0.1 /4 2.2.5 1.4 0.8 / / 0.34 端面01.2.5 1.3 0.8 0.3 0.1 /其余表面 2.

15、5 1.7 0.8 / / /(3)各工序尺寸偏差的确定各工序基本尺寸可由设计尺寸逐一向前工序加余量推算。工序公差可按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偏差。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可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53-56,查得与本例有关方法: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磨削经济精度 IT12 IT11 IT8 IT7 IT8经济表面粗糙度 Ra12.5 Ra6.3 Ra0.8 Ra0.4 Ra0.8尺寸 4 1 01.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单边)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精磨 0.1 4 01.Ra0.4粗磨 0.3 IT8( )018. 4.2 8. Ra0.8

16、半精车 0.8 IT11( )75. 4.8 075.6.3粗车 1.3 IT12( )012.6.4 12. 125a尺寸 4 2 02.- 9 -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单边)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磨削 0.3 4 02.0.8aR半精车 0.8 IT11( )075.4.6 75. 63粗车 1.4 IT12( )12.6.2 012.12.5a尺寸 4 端面对应 X 3 01.0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单边)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精磨 0.1 X 0Ra0.4粗磨 0.3 IT8( )01X(X+0.1) 1Ra0.8半精车 0.8 IT11( )2(X+0.3 ) 026

17、.3粗车 1.3 IT12( )03(X+0.8 ) 3X5a5、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可查“简明手册”( 略)6、填写工艺规程,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二、大型芯工艺规程编制1、工艺性分析 零件图- 10 -本零件是罩壳注射模的成型零件大型芯。其固定方式是以 40.5 、24.5 部位与03.02.型芯固定板配合(配合种类为过渡配合 ),并以 45、30 部位与推件板配合( 配合种类7/6Hm为过渡配合 ),然后与型芯固定板一起用螺钉销钉紧固在动模座板上。7/6Hm本大型芯的材料为 CrWMn,经淬火、回火后硬度 HRC6365。其工作部位长度尺寸47.5 对应的斜面有锥度要求,且表面的表面质

18、量要求很高,是本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03.本零件尺寸齐全、要求合理、结构工艺性好。 03.2、选择毛坯本零件是模具最重要的工作零件,与型腔板、小型芯、推件板构成模具型腔,既而实现成型塑件,要求硬度高、强度好、表面精度高。故应选择锻件为毛坯形式。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本零件为方形零件。40.5 与 46.0 相应的面有平行度要求,24.5 与 30.003.04. 02.相应的面也有平行度要求,长度尺寸 47.5 对应的斜面有锥度要求, 24.5 与04. 3. .40.5 对应表面、30.0 与 46.0 对应表面均有垂直度要求,长度尺寸 96 与 111 所加工的平3.面有平行度

19、要求。一般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故选择 33.7 17.9 所对应的端面为02.01.精基准,而选择 30.046.0 的端面为粗基准。(2)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应依据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参照各种表面典型加工路线来确定。经查阅“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167 页表 4-4、P53 表 2-9,确定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 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33.7 17.9 02.02.IT7, 0.4aR粗铣精铣粗磨精磨40.5 、24.53 IT7, 8粗铣精铣磨削47.5 对应斜面0.IT7, .a粗铣车精铣粗磨精磨大型芯 材料:CrWMn 6365HRC- 11 -R3.0 与端面

20、垂直的圆弧面01. IT7, 0.8aR粗铣精铣磨削R3.0 其余圆弧面. IT7, 4粗铣精铣粗磨精磨其余表面 IT9, 6.3a粗铣精铣(3)工艺路线备料:毛坯需经锻造并经退火处理铣:a.夹毛坯粗、精铣 1114630(留余量) ;b.夹 1114630 粗、精铣 21;热处理:淬火并回火磨 a.磨削 9640.524.5 与 R3.0 圆弧面b.粗、精磨圆锥度 1:8,、长为 47.5 的斜面,17.9 33.7 的端面,R3.0 圆弧面4、确定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及寸及偏差。(1)毛坯余量(总余量)的确定查“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以下简称“实用技术手册 ”)查 P126 表 5-3

21、0按一般精度,查得单边余量 2.04.0mm,本例为自由假造应适当放宽,取单边余量为3mm。(2)各工序余量的确定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173 表 4-7 表 4-8 得各加工表面,各工序单边余量: 总余量 粗铣 精铣 粗磨 精磨 磨削33.7 17.902.02.3 1.9 0.6 0.3 0.2 /40.5 、24.5 对应表面3 3 2.0 0.7 / / 0.347.5 对应斜面0.3 2.0 0.7 0.2 0.1 /R3.0 与端面垂直的圆弧面1. 3 2.1 0.7 / / 0.2R3.0 其余圆弧面0.3 2.0 0.7 0.2 0.1 /(3)各工序尺寸偏差的确定各

22、工序基本尺寸可由设计尺寸逐一向前工序加余量推算。工序公差可按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偏差。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可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53 表 4-4, P167 表 2-9 查得与本例有关方法:粗铣 精铣 粗磨 精磨 磨削经济精度 IT12 IT9 IT8 IT7 IT7经济表面粗糙度 Ra12.5 Ra6.3 Ra0.8 Ra0.4 Ra0.8尺寸 33.7 17.9 1 02.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 12 -33.7 02.精磨 0.217.9 .0.4aRIT8( )039.34.1 039.

23、粗磨 0.3IT8( ).18.3 .8aIT9( )062.34.7 062.精铣 0.6IT9( )5.18.9 5.6.3aRIT12( )02.35.9 02.粗铣 1.9IT12( )1.20.1 1.12.5a尺寸 40.5 、24.5 对应表面 2 03.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40.5 03.磨削 0.324.5 2.0.8aRIT9( )062.41.1 06.精铣 0.7IT9( )5.25.1 52.6.3aIT12( )02.42.5 0.粗铣 2.0IT12( )1.26.5 21.2.5aR长度尺寸 47.5 对应斜面 X

24、 3 03.0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精磨 0.1 X 00.4a粗磨 0.2 IT8( )01X( X+0.2) 18R精铣 0.7 IT9( )2(X+0.6) 026.3a粗铣 2.0 IT12( )03(X+2) 3X5R3.0 与端面垂直的圆弧面 4 01.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磨削 0.2 R3.0 01.0.8aR精铣 0.7 IT9( )03.R3.2 3. 63粗铣 2.1 IT12( )1.R3.9 01.2.5aR3.0 其余圆弧面 5 01.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25、表面粗糙度精磨 0.1 R3.0 01.0.4aR粗磨 0.2 IT8( )01.R3.1 . 8精铣 0.7 IT9( )3.R3.3 03.6.3a粗铣 2.0 IT12( )01.R4 1. 125- 13 -5、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可查“实用技术手册”( 略) 6、填写工艺规程,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三、 球头拉料杆工艺规程编制1、工艺性分析 零件图- 14 -本零件是罩壳注射模的工作零件球头拉料杆。其固定方式是以 15 部02.位与型芯固定板配合(配合种类为过渡配合 ),然后与型芯固定板一起用7/6Hm螺钉紧固在动模座上。本球头拉料杆的材料为 T10A,经淬火、回火后硬度 5360

26、HRC。其工作部位SR2.5 、 4 和 10 有同轴度要求,且三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02.02.09.13是本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根据长度尺寸 54 、69.5 、1.5 及定位尺寸 1.501.02.加工出来的平面有垂直度要求。本零件尺寸齐全、要求合理、结构工艺性好。2、选择毛坯本零件是模具最重要的工作零件,形成拉料穴,进而令主射成型制件脱离模具。它的要求精度高、硬度高、强度好,可以选择棒材为毛坯形式。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本零件为柱形零件。外圆尺寸 15, 10, 4 与球头尺寸 SR2.5,有同轴度要求。长度尺寸 54 、69.5 、1.5 及定位尺寸 1.5 所对应的

27、加工平面有垂01.02.直度要求。此处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故选择球头表面为精基准,而选择毛坯外圆为粗基准。(2)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应依据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参照各种表面典型加工路线来确定。经查阅“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56 页表 2-14,确定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 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SR2.5 02.IT8, 0.4aR粗车半精车修光 4 . IT8,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0 端面0913.IT7,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10 . IT8, 8粗车半精车粗磨其余表面 IT11, 6.3aR粗车半精车(3)工艺路线球头拉料杆材料:T10A 5360HRC- 15

28、 -备料:毛坯棒料经退火处理车:a.夹毛坯外圆粗、半精车 1569.5(留切断长度) ;b.夹 1569.5(含预留切断长度) ,粗、半精车外圆 10、 4与 SR2.5 表面(均留磨量及修光量)。热处理:淬火并回火磨:粗、精磨 10 外圆表面及其端面,粗、精磨 4 外圆表面。09.13 01.车:修光 SR2.5 球面切断4、确定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及寸及偏差。(1)毛坯余量(总余量)的确定查“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以下简称“简明手册”)P125 表 5-27按一般精度,查得单边余量 0.81.5mm,本设计为自由假造应适当放宽,取单边余量为 2.5mm。(2)各工序余量的确定查“模具零

29、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82P83 得各加工表面,各工序单边余量:总余量 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修光SR2.5 2.5 1.6 0.8 / / 0.1 4 2.5 1.2 0.8 0.4 0.1 / 10 端面 2.5 1.2 0.8 0.4 0.1 / 10 2.5 1.3 0.8 0.4 / /其余表面 2.5 1.7 0.8 / / /(3)各工序尺寸偏差的确定各工序基本尺寸可由设计尺寸逐一向前工序加余量推算。工序公差可按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偏差。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可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56 表 2-14,查得与设计有关方法:粗车

30、半精车 粗磨 精磨 修光经济精度 IT13 IT11 IT8 IT7 IT8经济表面粗糙度 Ra12.5 Ra6.3 Ra0.8 Ra0.4 Ra0.4尺寸 4 01.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 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精磨 0.1 4 01.0.4aR- 16 -粗磨 0.4 IT8( )01. 4.2 018.0.8aR半精车 0.8 IT11( )75. 5 7. 63粗车 1.2 IT13( )018. 6.6 018.2.5a尺寸 10 09.13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 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 差 表面粗糙度粗磨 0.4 10 09.130.8aR半精车 0.8 IT

31、11( )09. 10.8 . 63粗车 1.3 IT 13( )2. 13.4 02.2.5a尺寸 SR2.5 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修光 0.1 SR2.5 02.0.4aR半精车 0.8 IT11(06.) SR4.1 06. 63粗车 1.6 IT13(014.) SR7.3 14.012.5a5、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可查“简明手册”( 略)6、填写工艺规程,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四、型芯固定板工艺规程编制- 17 -1、工艺性分析本零件为型芯固定板,是模具的重要零件,作用是保证型芯能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其固定方式是与支撑板,垫块,动模座

32、板以螺钉方式固定;型芯固定板与型芯、拉料杆、导柱均以过渡配合 ,与推杆是间隙配合 H7/g6。7/6Hm本型芯固定板的材料为 45 钢,经淬火、回火后硬度 HRC4348。其工作部位 16 与10 构成的阶梯孔轴线与各孔的轴线平行,且与四个方孔的轴线有对称度要求。孔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高,是本零件加工的关键部位。本零件尺寸齐全、要求合理、结构工艺性好。2、选择毛坯本零件是模具重要的工作零件,直接与型芯,拉料杆,导柱接触确保其位置,受力作用相对较大且除孔以外的表面精度要求适中,所以应选择型材为毛坯形式。因模具为单件生产,故可用板材下料,热处理达到硬度要求后即可。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本

33、零件为板形零件。上、下表面有平行度要求,并与四个侧面有垂直度要求,一般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又因为对型芯孔要求精度较高,故选择方孔表面为精基准,而选择板的四周侧面为粗基准。(2)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应依据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参照各种表面典型加工路线来确定。型芯固定板材料:45 钢4348HRC零件图- 18 -经查阅“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197P199 页表 6-3、表 6-4、表 6-5,确定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 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10 、1602.02.IT7,R a 0.8 (钻)粗镗半精镗磨削20 . IT7,R a 0.8 (钻)粗镗半精镗磨削42 、 3203.

34、03.IT7,R a 0.8 (钻)粗镗半精镗磨削24 2. IT7,R a 0.8 粗铣精铣磨削32 03.IT7,R a 0.8 粗铣精铣磨削40 、48IT7,R a 0.8 粗铣精铣磨削M12 IT7,R a 0.8 (钻)粗镗半精镗磨削攻丝R3.0 方孔内圆弧面01.IT7, 0.8粗铣精铣磨削上、下平面 IT7,R a 0.8 粗铣精铣磨削其余表面 IT12,R a 6.3 粗铣(3)工艺路线备料:毛坯经退火处理铣:a.夹毛坯上下表面 315315,粗铣四个侧面b.夹侧面粗、精铣加工上、下平面(保留粗磨加工余量)c.粗、精铣四个固定型芯孔(保留粗磨余量)钻孔,并镗孔准备。粗、精镗孔

35、(保留粗磨加工余量) 。热处理:回火处理磨削:磨削零件上、下表面,方孔、各尺寸孔的内圆,以及磨削螺孔为攻丝做准备。攻螺纹4、确定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及寸及偏差。(1)毛坯余量(总余量)的确定查“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以下简称“简明手册”),查 P125 表 5-28按一般精度,查得单面余量 mm,本例为自由假造应适当放宽,取单边余量为 5mm。15内孔有厚度不同可参考 5+1mm、7+1mm 则厚度2550取 6mm 即单边取 3mm。(2)各工序余量的确定查“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167 表 4-4、4-5 确定工艺路线,由 P173-174 表 4-7、4-8、 4-9、4-10

36、 得各加工表面,各工序余量:加工表面 总余量( 单边) 粗铣 精铣 粗镗 半精镗 磨削- 19 - 、1602.102.2 / / 1.2 0.6 0.220 . 3 / / 2 0.8 0.242 、 3203.03.2 / / 1 0.8 0.224 2. 2 1.2 0.6 / / 0.232 03.2 1.2 0.6 / / 0.240 、48 2 1 0.8 / / 0.2M12 2 / / 1.2 0.6 0.2R3.0 方孔内圆弧面01. 2 1.2 0.6 / / 0.2上、下平面 5 3.5 1.2 / / 0.3其余表面 5 5 / / / /(3)各工序尺寸偏差的确定各工

37、序基本尺寸可由设计尺寸逐一向前工序加余量推算。工序公差可按该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标注偏差。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表面粗糙度可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197198 ,查得与本例有关方法:粗铣 精铣 粗镗 半精镗 磨削 钻经济精度 IT12 IT8 IT11 IT8 IT7 IT12经济表面粗糙度 Ra6.3 Ra1.6 Ra6.3 Ra3.2 Ra0.8 Ra12.5 尺寸 、16 1 02.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 02.1磨削 0.216 .0.8aR9.6 027.半精镗 0.6 IT8( )027.15.6 .Ra3.28

38、.4 1.0粗镗 1.2 IT11( )1.014.4 .6.3a6 18.0钻 IT12( )18.012 .Ra12.5尺寸 20 2 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磨削 0.2 20 02.0.8aR半精镗 0.8 IT8( )03.19.6 3. Ra3.2- 20 -粗镗 2 IT11( )13.018 13.06.3aR钻 IT12( )2.14 2. Ra12.5尺寸 42 、 32 3 03.03.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32 03.磨削 0.242 .0.8aR31.6 039.半精镗 0.8 IT8

39、( )039.41.6 .Ra3.230 16.0粗镗 1 IT11( )16.040 .6.3a28 25.0钻 IT12( )25.038 .Ra12.5尺寸 M12 4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单边)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磨削 0.2 M12 0.8aR半精镗 0.6 IT8( )027.11.6 027.Ra3.2粗镗 1.2 IT11( )1.10.4 1. 6.3钻 IT12( )8.08 8.0Ra12.5R3.0 方孔内圆弧面 5 01.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磨削 0.2 R3.0 01.0.8a精铣 0.6 IT8( )02.R3.

40、2 2. Ra1.6粗铣 1.2 IT12( )1.R3.8 01.2.524 6 02.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粗磨 0.2 24 02.0.8aR精铣 0.6 IT8( )03.23.6 3. Ra1.6粗铣 1.2IT12( 21.)22.4 21.06.332 7 03.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 21 -粗磨 0.2 32 03.0.8aR精铣 0.6 IT8( )039.31.6 9. Ra1.6粗铣 1.2IT12( 25.)30.4 25.06.340 、48 8 03.03.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41、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40 03.粗磨 0.248 .0.8aR39.6 039.精铣 0.8 IT8( )039.47.6 .Ra1.638 25.0粗铣 1IT12( 25.0) 46 .6.3a上、下平面 315 9 05.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单边)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表面粗糙度粗磨 0.3 315 05.0.8aR精铣 1.2 IT8( )08.315.6 8. Ra1.6粗铣 3.5IT12( 52.)318 52.06.35、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可查“简明手册”( 略)6、填写工艺规程,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 22 -五、型腔板工艺规程编制1、 工艺性分析本

42、零件既是罩壳注射模的成型零件又是温度调节系统、浇道及排气系统分布的载体零件。其开模时的导向作用是以 44 部位与导套配合( 配合种类为过盈配合 H7/r6),然后使导03.柱与导套组成(它们的配合是间隙配合 H7/f6) 模具开模时的导向定位机构。其固定方式有两种:以 20 部位与浇口套配合( 配合种类为过盈配合 H7/r6),然后与浇口套一起02.用螺钉紧固在动模座板上;直接由螺钉固定在定模座板上。其中,小型芯与型腔板是过渡配合 H7/m6。本球头拉料杆的材料为 CrWMn,经淬火、回火后硬度 6365HRC。其工作部位 50及 44 组成的台阶孔所对应的两条轴线与孔 20 所对应的轴线有对

43、称度及平03.03. 02.行度要求,且表面的表面质量要求高,是本零件工作的主要部位;下平面与孔 20 所02.对应的轴线有垂直度要求;型腔所对应的中心 84+0.02 与孔 20 所对应的轴线有对称02.度要求,且四个型腔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是加工关键部位;管道所对应的平面有一定精度要求,且与孔 20 所对应的轴线有对称度要求,在加工时应注意。根据中心距及定02.位尺寸加工出来的表面与下平面有垂直度要求。上、下平面有平行度要求。本零件尺寸齐零件图型腔板材料:CrWMn 6365HRC- 23 -全、要求合理、结构工艺性好。2、选择毛坯本零件是模具最重要的成型与工作零件,将与推件板、大型芯及小

44、型芯形成型腔,与浇口套及推件板构成浇道,进而完成制件的注射成型。它的表面要求精度高,性能硬度高、强度好,可以选择钢板型材为毛坯形式。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本零件为板形零件。形状尺寸 50 及 44 组成的台阶孔所对应的两条轴线与03.03.孔 20 所对应的轴线有对称度及平行度要求。型腔所对应的中心 84+0.02 与孔 2002.所对应的轴线有对称度要求。根据中心距及定位尺寸加工出来的表面与下平面有垂直.0度要求。此处可按照互为基准原则,故选择下表面为精基准,而选择毛坯表面为粗基准。(2)加工方法表面加工方法应依据其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要求参照各种表面典型加工路线来确定。经查阅“模具零件工艺设计项目教程”P167P168 表 4-4、表 4-5,确定本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加工表面 技术要求 加工方法型腔、分流及排气道 IT6, 0.4aR粗铣精铣粗磨精磨 4 01.IT7, (麻花) 钻铰磨削 10 管道 . IT7, .a(枪)钻磨削型腔上 10 01.IT7, (麻花) 钻铰磨削 12 . IT7, 0.8aR(麻花) 钻粗镗半精镗粗磨50 与 44 构03.03.成的台阶孔IT7, (麻花) 钻粗镗半精镗粗磨 20 02. IT7, .a(麻花) 钻粗镗半精镗粗磨下表面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