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莲 :荷花 芙蓉 芙蕖,爱 莲 说,周 敦 颐 (宋),爱 莲 说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字词学习,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fn,y,lin,xi,zhu,xin,蕃: 染: 濯: 亵: 鲜: 宜:,多,沾染(污染),洗涤,亲近而不庄重,很少,应当,第一段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
2、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第二段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问题探究:,1、关于作者?什么是“说”?,2、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3、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花?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4、文章不仅仅是在写
3、花,那么文章这样写用了什么手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5、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莲有何特点?,6、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和文体,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是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与现代的杂文相似。,用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来衬托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托物言志,菊隐逸者 牡丹富贵者 莲君子者,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
4、玩焉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品 行 高 洁,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与厌恶。,拓展:,我们学过与莲有关的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南,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总结,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 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 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 情。,谢谢!再见!,上闫庄中学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