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 性 鼻 炎,何俊讲师,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了解急性鼻炎与流感、变应性鼻炎、急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 0.5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病因,病毒感染为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鼻病毒的感染。 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 传播方式:主要是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过被污染物体或食物进入机体。,诱因:1、全身因素: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或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如心、肝、肾)等。2、局部
2、因素: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等;邻近感染病灶,慢性扁桃体炎等。,病理,早期血管痉挛、黏膜缺血、腺体分泌减少鼻干、灼热感,鼻痒、喷嚏。进而血管扩张、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黏膜下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继发细菌感染,黏膜下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及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黏脓涕或脓涕。,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初期鼻干燥、灼热痒感和喷嚏;后期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多数表现全身不适、倦怠、头痛和发热(37-38)小儿症状较成人重。多有高热(39 以上),甚至惊厥,常出现消化道症状。,鼻腔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
3、血、肿大。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初期为水样,以后逐渐变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并发症,1、急性鼻窦炎 以上颌窦、筛窦多见。 2、急性中耳炎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小儿、老人及抵抗力低下者,还可以引发肺炎。 4、鼻前庭炎 5、其他感染 经鼻泪管扩散,引发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泪囊炎等。,鉴别诊断,1、流感: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寒战、头痛、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 2、变应性鼻炎:发作性喷嚏和清水涕,持续极少有超过半日。发作过后一切正常。无发热等全身症状。鼻腔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皮肤试验、鼻激发试验及特异性IgE抗体测定有助于鉴别。,鉴别诊断,3、血管运动
4、性鼻炎:是非特异性刺激诱导的一种以神经递质介导为主的鼻粘膜神经源性炎症。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变应原皮肤试验阴性,鼻分泌物涂片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并排除药物性鼻炎,即可诊断本病。,鉴别诊断,4、急性传染病:呼吸道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除急性鼻炎症状外,尚有其本身疾病的表现。5、鼻白喉: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预防,(1)增强机体抵抗力。(2)避免传染。板蓝根等抗病毒中药有一定预防作用。,治疗,1、全身治疗a、发汗治疗 姜汤或口服解热镇痛药如美林(布洛芬混悬液)b、中成药 抗病毒口服液c、全身应用抗生素d、其他治疗 多饮水,清
5、淡饮食等。,治疗,2、局部治疗a、鼻内用减充血剂 羟甲唑啉喷雾剂 每侧3-5滴,并保持体位2-3分钟。b、穴位针刺:迎香、鼻通穴。或作上述穴位按摩,可减轻鼻塞。,慢性鼻炎,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了解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的病因和病理。 讲课时数 0.5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慢性鼻炎,概念:是常见的持续4周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的鼻粘膜及粘膜下的慢性炎症,常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感染。,病因,1、局部因素a、急性鼻炎迁延成慢性炎症b、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c、邻近感染性病灶d、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2、职业及环境因素 粉尘、有害气体、温度和湿度急剧变化,病因,3
6、、全身因素a、全身慢性疾病 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心肝肾疾病、慢性便秘等b、营养不良 维生素A、C缺乏C、内分泌疾病或失调 甲低鼻粘膜水肿。妊娠后期和青春期鼻粘膜生理性充血、肿胀。 4、其他因素 烟酒、长期过度疲劳,病理,慢性单纯性鼻炎:鼻黏膜深层动静脉、特别是下鼻甲的海绵状血窦呈慢性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病理,慢性肥厚性鼻炎 :早期表现黏膜固有层动静脉扩张,静脉和淋巴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静脉和淋巴管回流障碍,静脉通透性增加,黏膜固有层水肿。晚期发展为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组织
7、增生、肥厚。下鼻甲最明显,其前、后和下缘可呈结节状、桑葚状或分叶状肥厚,或发生息肉样变。中鼻甲前端和鼻中隔黏膜亦可发生增生、肥厚或息肉样变。,临床类型,1、慢性单纯性鼻炎,临床类型,2、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鉴别要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1、病因治疗 2、局部治疗a、鼻用糖皮质激素 首选b、鼻腔清理c、鼻内用减充血剂d、其他治疗 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1、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下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鼻窦手术激光、微波慎用,变应性鼻炎,目的要求 熟悉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前言,随着变
8、态反应性疾病的逐渐增多,作为其中之一的变应性鼻炎,其发病率亦较明显增多,变应性鼻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西方国家成人中发病率一般为10%20%,美国为15%18%(白人),甚至高达30%。,我国患病率10-25。城市发病率农村发病率。 发育期的儿童接受适当的环境因素刺激,有利于激发Th1细胞介导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调节Th1和Th2免疫平衡状态。,定 义,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定义是:接触过敏原后,由IgE 介导产生鼻黏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患。,发病机制,本病属型变态反应。,变应原,机体,IgE与介质细胞(肥大细胞、嗜硷细胞)膜IgE受体结合,变应原与IgE桥连,产生IgE,介质
9、细胞脱颗粒,兴奋胆硷能神经,释放介质,刺激感觉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嗜酸细胞浸润,鼻痒,喷嚏,腺体分泌增加,粘膜水肿,鼻分泌物中出现嗜酸细胞,变应原再次接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1、鼻痒 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2、喷嚏 阵发性发作,几个、几十个不等 3、鼻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 4、鼻塞 程度不一,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较重 5、嗅觉减退,诊断,1、详细采集病史 2、主要症状鼻痒;喷嚏;鼻涕;鼻塞;嗅 觉减退 3、前鼻镜检查:,诊断,4、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5、皮肤点刺试验阳性,鉴别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与AR症状相似。但特异性皮肤
10、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为阴性,鼻分泌物无典型改变。 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与AR症状相似。但特异性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测定为阴性。鼻分泌物中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并发症,主要有变应性鼻窦炎(包括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和分泌性中耳炎等。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常同时存在,前者先于后者发生是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故提出“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概念。,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对已经明确的变应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如清洁居住环境,杀灭螨虫、真菌等;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减少外出;对动物皮屑、羽毛过敏者避免接触动物、禽鸟等。 2、药物治疗(非特异性治疗) 3、免疫治疗
11、(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包括喷鼻、滴鼻、注射和口服,口服用药只适用于急性、病情严重和伴有鼻息肉的患者,可用泼尼松每天3040 mg,于晨间一次用药,连用7 天或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几乎全部患者都有效,但应避免长期服药,否则会引起全身性副作用。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布地奈德、莫米松等,局部利用度高,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少,对鼻痒、流涕、喷嚏和鼻堵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较广泛。,抗组胺药:给药方式包括鼻腔局部应用和口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竞争性拮抗组胺H1 受体,部分还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缓解鼻痒、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因有中枢抑制作用目前
12、已少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克服了这一缺点,但部分如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可能发生少见的、严重的心脏毒性,并且不能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同时使用。,3、肥大细胞稳定剂 :作用原理为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给药方式包括鼻内局部应用和口服。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但仅用于轻症患者。 4、减充血剂:羟甲唑啉喷雾剂 5、抗胆碱药:作用原理为抑制亢进胆碱能神经的分泌。主要用于减少鼻分泌物,对鼻痒和喷嚏无效,常用药物为异丙托溴铵等,鼻内使用可有效控制流涕症状。,特异性治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吸入变应原所致的型变态反应。通过用反复和递增变应原剂量的方法注射特异性
13、变应原,提高患者对致敏变应原的耐受能力,达到再次暴露于致敏变应原后不再发病或再发病但其症状却明显减轻的目的。 疗程一般需要2-3年。,外科治疗,岩浅大神经切断术 翼管神经切断术 筛前神经切断和阻断术 下鼻甲手术 联合手术,间歇性 症状发生4天/周 或4周/年,持续性 症状发生4天/周 且4周/年,轻度 包括以下所有各项: 睡眠正常 日常活动、运动和休闲正常 工作、学习正常 无恼人症状,中重度 包括以下各项中的1项或更多: 睡眠异常 日常活动、运动和休闲异常 工作、学习受影响 出现恼人症状,轻度 间歇性鼻炎,中重度 间歇性鼻炎,轻度 持续性鼻炎,中重度 持续性鼻炎,鼻内应用激素,色酮,口服或局部应用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避免接触过敏原,免疫治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