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重耐药菌污染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方法1、对多重耐药菌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好工作服、鞋,戴手套等。2、遵循湿式清扫的原则,各类洁具专用,标识清楚,分开放置。拖把、抹布使用后应先洗净,用合适的消毒剂(如 500-10OOmg/L 含氯制剂)浸泡消毒、再洗净悬挂晾干备用。3、对多重耐药菌污染的环境表面必须加强保洁工作,普通病房每天至少 2 次。当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消毒溶液的种类和浓度依据多重耐药菌的种属和抗性进行选择。4、对易受污染的环境表面,按由洁到污的顺序进行清洁消毒工作,先擦拭接触相对较少的环境表面,如电视机、输
2、液架等;再擦拭经常接触的,如床旁桌、床尾、床栏、床头等。5、病房地面每天用消毒液拖拭 2-3 次。空调过滤网定期(每周 1 次)进行清洁。6、地面等环境表面被血液或排泄物污染后,保洁人员戴好手套,先用吸湿方法(建议使用高质量纸巾)去除可见污染物,再用 5001000mg/L 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 30min 后再用清水擦拭。7、多重耐药菌患者出院、转科等离开病房后,应对病床等所有环境表面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窗帘或屏风、1.5m 以下的墙面等。用合适的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擦拭消毒,再采用清水擦拭清除残留的消毒剂。对床褥、枕芯等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或压力蒸汽消毒器进行消毒处理。8、容易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诊疗设备包括体温计、输液泵和支架、氧气流量表、呼吸机控制面板(旋钮)、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呼叫按钮、床头桌、床上托盘、床架和控制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吸引器、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等应增加清洁消毒次数。(1)针对不同的诊疗物品表面、污染物性质采取不同的清洁消毒方法。(2)进行诊疗设备表面清洁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尤其应注意眼部、呼吸道的防护。(3)每天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对诊疗物品表面进行湿式擦拭。(4)特殊的仪器要提供维护和保养说明,内容必须包括仪器适合使用的消毒剂、是否防水、一旦污染如何去除等内容,粘贴在仪器表面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