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复习题课程:铁路运输组织学 编号: 1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 共 10 分)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 列车 方式办理的。2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 客运 站、 货运 站和 客货运 站。3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 列车接发 、机车摘挂、列车技术检查、彻底取送、车辆换挂。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 编组内容 和 到站 两大部分。5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 非平行 运行图,原因是 速度不同 。6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 区间 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 车站 上进行。7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 闭塞分区 为间隔。8铁路能力负荷包括 车站 负荷和 区间
2、负荷。9列车运行调整有 组织列车始发正点 和 列车运行正点 两方面的问题。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 吨 为计量单位。2货源调查可以采取 专题调查 、 重点调查 、 全面调查 等方法。3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_运用_车和_非运用_车,其中_运用车_又分为重车和_空车_。4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和。5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区间通过能力、到发线通过能力和驼峰改变能力三个不同的概念。6凡不是尽头铁路局,重车流包括自装交出、接重交出、和四部分组成。7货车周转时间一般计算方法分为时间相关法和车辆相关法两种。一、填空题1、铁路线都以分界点划分成
3、区间或闭塞分区。2、调车工作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单一指挥。3、查定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方法有计算法和写实法两种。4、凡由铁路车站承运并填制货票以运用车运送货物的装车,均按装车数统计。5、编组站的作业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进路自动控制、车辆溜放速度自动控制、机车遥控。6、始发直达列车,由一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7、 “五定”班列的特征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 8、车辆从始发站被输送至终到站所经过的路线称为车流运行径路,简称为车流径路。9、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对列车运行时间、空间关系的图解表示。10、按照乘务员工作时间,可分为一般机车交路和长交
4、路。1、分界点是指:车站、线路所及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2、驼峰按其线路配置和技术设备的不同,可分为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3、列车到达、出发或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称为列车进路。4、凡填制货票以运用车运送到达铁路车站的卸车,均按卸车数统计。5、阶梯直达列车。由同一个或相邻两个调度区段中几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过一个及2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6、现行车流径路通常分为车流最短径路、车流特定径路和车流迂回径路三种。7、按照正线的数目列车运行图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8、运行图上的列车运行线(斜线 )与车站中心线(横线)
5、 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或通过车站的时刻。9、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又把通过能力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设计通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和需要通过能力。10、列车速度指标包括列车运行速度、列车技术速度、列车旅行速度。二、判断题1、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2、调车钩是指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它是用来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基本单位。3、只有在闭塞手续办理完毕,列车进路确已准备妥当以后,才能开放进站或出站信号。4、货物作业车按其在车站完成的装卸作业次数不同,分为一次货物作业车和双重货物作业车。5、列车到达后,接车车号员核对现车,并将核对结果通知车号室。6、现在车主要反映每日 1
6、8 点时货车和守车的现有车数及货车运用和分布情况。7、参加铁路运营的企业自备货车也是运用车。8、非号码制统计方法在出入车数较多的车站采用。9、乘务员的值乘制度有包乘制和轮乘制两种。10、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首先需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简称客车方案) 。1、车站从技术作业性质上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和编组站。2、调车程: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3、在列车进入或开出车站之后,应及时关闭信号。4、货票及列车编组顺序表应随列车到达终点站。5、参加铁路运营的外国货车也是运用车。6、号码制统计方法只在出入车数较少的车站采用。7、基地直达列车:由装车基地所属的一个或若干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
7、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的列车。8、十分格运行图主要供列车调度员在日常调度指挥工作中编制调度调整计划和绘制实绩运行图时使用。9、区段管内工作量一般是指从事区段管内工作的各种货物列车的行车量。10、重车走行公里,即运用货车在重状态下所走行的公里数。三、选择题1、按照调车机车工时性质的不同,调车时间还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时间: (2)辅助生产时间: (3)非生产时间: 2、驼峰是利用车辆本身所受的重力并辅以机车的推力进行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3、大型半自动化驼峰解体能力的典型值为 4 000 辆日4、到达列车编组顺序确报是组织车站日常工作的重要信息。5、运用车分为重车和空车6、在铁
8、路网上,装车站把装出的重车向卸车地点输送就构成了重车流7、技术直达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38、整列短途列车。在装车站编组,运行距离较短且不通过编组站到达某一卸车站的列车。9、重载列车是指列车总重辆达到 5000t 以上的列车。10、当旅客列车提速而货物列车不相应提速时,客车提速将降低区间通过能力。1、大型自动化驼峰解体能力的典型值为 4500 辆日。2、所有各项接发列车工作都要在车站值班员统一指挥下进行。3、车站调度人员通过编制阶段计划进行调度指挥。4、车站统计工作主要有装卸车统计、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和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统计。5、在铁路网上
9、,卸车站把卸后的空车送往装车地点就形成了空车流。6、直通列车。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7、区段列车。在技术站编组,不通过技术站且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车辆作业的列车。8、旅客列车提速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随提速客车数量增加而减少。9、空车走行率,即运用车走行公里中,空车走行公里与重车走行公里的比值。10、货运工作方案是运输方案的基础。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3 。站长站调值班主任车站值班员2铁路线以 4 划分为区段。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技术站3调车工作要根据 3 进行。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列车编组计划4
10、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 集 小于 12m车小时。等于不等于小于大于5保证车站到解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 4 。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小于一昼夜列检作业能力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大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等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一昼夜列检作业能力等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6车站办理车数等于4。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7直通列车是指至少通过一个1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区段站中间站技术站编组站8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2变化。 发生不
11、发生有换挂车组摘下部分选分车组9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单组列车全部编组方案有 5。10 个9 个8 个5 个10货物列车在前,旅客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3确定。I 到 I 发 I 通 I 追11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3。编制新运行图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12追踪运行图必须在有4设备区段使用。双线单线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13双线自动闭塞条件下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一般应 2 单线半自动闭塞的旅客列车扣除系数。4大于小于等于不一定14铁路局(分局)工作量是2之和。使用车与接空车使用车与接重车使用车与交重车使用车与卸空车15全路运用车保有量与各铁路局总运用车
12、保有量之和的关系是4。大于小于不等相等16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 2 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列车的会车方式是3。两列通过两列停车一列通过一列通过一列停车两列通过一列停车17编组站运输生产中心任务是1。把车流编成各种列车,按列车运行图准时发车及时解体列车及时取送车辆确保生产安全。18固定车组重量的分组列车,应在车流量3方向上采用。递增递减变化不大变化较大19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基本扣除系数一般是4。不一定等于 1小于 1大于 120货车周转时间时间相关法计算方法中采用的中时 t 中 考虑的是 3 。仅有调中转仅无调中转有调中转、无调中转全部有调中转无调中
13、转货物作业时间全部1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3领导。调车指导连结员调车长车长2解体列车,在纵列式车站一般都是 1 。由驼峰整列解体分部解体两端解体峰尾解体3当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时,若 T 集 大于 12m 车小时,必然其车组是 4 。大车组先到,小车组后到小车组先到,大车组后到车组大小相等与车组大小无关4编组某去向列车车流产生集结原因是由于 1 。重量或长度要求未及时编组未及时进行出发技术作业无合适的出发时刻5保证车站一昼夜出发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 3 。出发列车数大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出发列车数大于列检能力 出发列车数小于列检能力出发列车数等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6
14、中时是指2。有调中转车每车在站平均停留时间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平均停留时间有调车在技术站平均停留时间 货车每周转一次所摊到的中转时间7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首先必须具备条件是1。有稳定的车流保证技术站能随时编组技术站能随时进行解体技术站随时有衔接运行线8单支车流肯定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必须满足3条件。必要充分绝对相对9十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2。编制新运行图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编制机车周转图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10对各区间求出普通货物列车之间的几种追踪间隔时间之后,在计算平行运行图能力时,应以其中2数值作为追踪间隔时间。最小最大平均适当11两端分别连接单线和双线区段的车站上,必须查定1。 通 站发
15、 I 通 I 追12货车全周距是表示1所走行的距离。5货车平均一次周转货车平均中转一次中转车平均中转一次有调车平均一次周转13全路运用车分为1。重车和空车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14铁路局的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3所属各铁路分局自装自卸与自装交出车流之和。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15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2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吨公里数。运行货运支配配属16下列作业不属于到发技术作业的是 3 技术检查摘机车开放或关闭信号票据交接17运行图划分纵轴的横线的划分方式一般采用按 2 方式车站中心线间距离车站中心线间纯运行时间车站出站、进站信号机间距离车站出
16、站、进站信号机间纯运行时间18基地直达列车车流来源包括 4 仅本站自装本站和相邻区段的车流本站自装和少量改编车流规定的装车基地所属一站或多站19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指客运站 1 一昼夜候车室瞬时出现的最高候车人数(含送站者)的平均值全年上车旅客最高日(一般取 10 天)全年上车旅客中间月全年上车旅客较高月全年上车旅客最高月20铺画货物列车运行图详图区段能力利用率为 70%时,应从 3 开始铺画。任一端下行方向起点站机车折返站限制区间三、多选题1铁路线上的分界点是指 145 。车站车站进站信号机车站出站信号机线路所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2无调中转车可以随 124 列车到达车站。无改编中转列车区段列
17、车摘挂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3决定调车程所需时间因素主要有 12345 。调车机车类型调车程长度调动车数和重量调车允许速度调车设备、气候及调车人员技术水平等4到达解体列车中 1234 技术作业可以平行进行的。 车辆技术检修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号员核对现车车长办理守车备品和票据交接解体作业 5集结参数的大小与 1234 有关。车组大小车组到达间隔集结中断次数集结中断时间车列编成辆数6在技术站编组的列车有12345。技术直达列车直通列车区段列车摘挂列车小运转列车7区段管内列车包括2345列车。直通区段摘挂重点摘挂小运转8车流径路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2345。车流的性质运输距离运送时间车站
18、和区段的能力输送总费用9管内工作车包括13车流。自装自卸自装交出接入自卸接运通过接重车10机车质量指标有124。列车平均总重机车日产量机车需要系数机车全周转时间机车供应台次。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运单:运单是铁路与发货人之间的具有运输契约性质的一种运输单据。它明确规定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发货人应如实填写运单中规定由发货 人6填写的有关内容。车站接到发货人提出的货物运单后,应予认真审查,对整车货 物应有批准的运输计划,如确认可以承运,车站应在运单上签证货物搬入日期或装车日期即为受理。对零担货物应按承运制度签证货物搬入日期。 车站核对运单内容无误并接收
19、货物后,就开始负保管和运送责任。 2扣除系数: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平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3特定径路 :对因某种需要(例如保温车的加冰、加油,阔大货物的运输等 ),也需指定径路输送。这类车流输送的指定径路相对于其最短径路而言称为特定径路。4机车全周转时间:指机车每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费运用时间除外) ,它包括纯运转时间、在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对于回短的机车应从上次入段时起至本次机车入段时止。5车流调整:对于某个铁路方向或铁路区段,如果由于通过能力或改编能力不足,全部通过车流不可能都经由最短径路输送时,就需要考虑利用平行径路进行分流
20、。如果能力的利用程度本来就比较高,则运量增长后,由于行车量的增加,可能引起列车在区段内交会、越行的停站次数增多,停站时间延长,并由于改编作业车数的增加,可能引起车辆在技术站停留时间延长;而且当能力利用程度接近饱和时,还会使方向上的运输组织工作丧失机动性,以致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一部分通过车流的运行径路,将它们调给比较空闲的方向或区段负担,不仅可以发挥铁路技术设备的潜力,而且还能提高整个路网货车送达速度,无疑更为有利。1旅客平均运程:是指铁路运送的每一位旅客的平均运输距离。旅客运输的数量及其行程方向构成为客流。应当指出,大部分客流是基于个人 旅行上的需要自然形成的,但它又受一系列
21、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这些 因素,掌握客流变化规律,是正确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重要前提。2货车停留时间:货车在车站平均停留时间,包括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3始发直达列车:由一个车站所装的货车组成,通过一个及其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4铁路输送能力: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等活动设备的能力称为输送能力。5工作量: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将货车送往货物发车站装车,然后将重车编入列车按规定经路运行,送至货物到达站卸车,卸空后在送往货物装车站装车,不断循环。没完成一次循环,铁路就算完成一个工作量。四、简答题1、何谓中间站?设在铁路区段内的车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作业及摘挂列车的调车作业。
22、有些中间站还办理市郊列车的折返和列车的始发和终到作业。2、 站细主要内容有哪些?(1)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 (2)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 (3)接发列车工作; (4)调车工作; (5)客货运工作; (6)军事运输工作; (7)车站行车量及车场分工; (8)列车与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及其时间标准; (9)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3、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分为哪几种?(1)解体调车 (2)编组调车 (3)摘挂调车 (4)取送调车 (5)其他调车4、为完成各项客货运及运转工作,中间站一般具有哪些技术设备?(1)供接发列车、进行调车和装卸货物用的配线(到发线、牵出线、装卸线等); (2)供服务旅客用
23、的旅客站舍及站台等; (3)供货物作业用的货场及仓库等; (4)信号、联锁、闭塞设备及通信设备。75、技术站列车必须办理的技术作业有哪些?车辆的技术检查和修理;车辆的货运检查及整理;车列的票据交接;摘挂机车及乘务组的换班;6、依据什么编制解体调车作业计划?(1)列车调度员下达的摘挂车计划:如摘车数、挂车数、预计列车到站时间及作业要求。(2)运转车长发来的摘车确报:摘车数、车种、吨位、品名和收货人,以及所摘车辆在列车中的位置。 (3)车站线路占用及现在车分布情况,待挂车数(重车分去向、空车分车种)及其停留位置。 (4)装卸劳力、机具、装卸作业进度和货位使用情况。7、铁路实行货运集中化的综合效果主
24、要有哪几个方面?1)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有利于组织直达运输及发展集装箱运输 4)有利于货运工作现代化8、哪些车辆统计为空车?1)实际空闲的货车;2)装车作业未完的货车;3)倒装作业为装完的货车。1、何谓区段站?设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进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2、车站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 (2)贯彻集中领导、分级管理和统一指挥的原则。 (3)加强技术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 (4)加强联劳协作,组织均衡生产。 (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装备
25、,及时推广先进工作经验,充分挖掘生产潜力,降低运输成本,全面完成车站运输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3、对调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1)及时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保证无阻碍地接车和正点发车。(2)有效利用调车机车和调车设备,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工作任务。(3)确保调车安全。4、在接发列车时需办理的作业有:(1)办理区间闭塞;(2)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3)开放和关闭进站信号或出站信号;(4)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时);(5)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5、如何选择车流运行的径路?车流运行应走最短径路。在这里, “最短”是广义的,可指运行里程最短,运行期限最短,也可指最经济合理。由于某些线路或
26、区段通过能力不足等原因,一部分车流可能要走非最短径路。因此,对于整个铁路网来说,在制定计划车流时还应进行车流的量合理的分配,确定每一支车流运行的径路,作为编制编组计划的依据。6、在中间站上可用于调车作业的机车有哪些?(1)本务机车(摘挂列车)和小运转机车;(2)配属于区段内几个车站的调车机车;(3)与摘挂列车运行图配合,按列车时刻表服务于中间站的调度机车。7、适合我国国情、路情的货运集中化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1)停办车站的全部货运作业; (2)限办车站某一品类或某一季节性货物,停办其他货运作业; (3)封闭运量小的专用线; (4)实行枢纽内货运站的专业化。8、班计划的内内容有哪些?1)列车到
27、达计划;2)列车出发计划;3)装车、卸车、排空计划;4)班工作指标;5)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8五、综合题1、在编制班计划前 , 需收集哪些资料?1)预计 18 点 ( 或 6 点 ) 现在车:车站调度员在 15 点 ( 或 3 点 ) 时 , 根据当时车站的现在车数 , 并考虑从 15 点 ( 或 3 点 ) 至 18点 ( 或 6 点 ) 间列车到发和编解、车辆装卸和取送等情况 , 推算出车站 18 点 ( 或 6 点 ) 的现在车数 ,并按重车去向、空车车种和停留地点分别统计。2) 货运要车计划: 货运调度员收集各发货单位次日请求装车计划和其中由分局批准的承认装车计划等资料;3)机车供应情
28、况:车站值班员收集各次出发列车的机车来源资料;4)预计 18 点 ( 或 6 点 ) 结存中转车总数和本站货物作业车总数;5)到达列车编组顺序表确报除上述资料以外 , 计划编制人员还应掌握有关本班的实际作业情况。例如 , 车站现在车数量的多少 , 车流特点 , 调车机车运用情况 , 列车编解作业进度 , 货物作业车装卸情况 , 货源情况 , 货场货位情况等 , 以期编制出既具有指导意义又切合实际的计划。2、编制始发直达列车编组计划应遵守哪些原则?(1)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可能在铁路运量较大的车站、枢纽或地区间开行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快运货物列车” ;(2)对大宗稳定
29、的车流,有条件时应在装车地循环集结,全部组织直达列车;(3)从产、运、销整体效益出发,结合装卸车条件,本着能高勿低、先远后近的原则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直达列车;(4)对有一定技术设备和中转车流接续的装车站,采取自装车流和中转车流配合组织始发技术直达列车的方法,越过能力紧张的编组站;(5)以组织多站合开或者选定直达基地的办法,将零散车流汇集起来组织直达列车;(6)凡流向稳定、能保证经常开行的始发直达列车,应固定车次、定期开行。1、计划车流应怎样确定?计划车流是编制列车编组计划最重要的依据。为提高编组计划的稳定性,首先要正确选定能够反映整个编组计划实行期间车流特点的计划运量。为此,铁道部根据所了解的
30、主要物资的生产计划和主要流向,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运输市场预测及铁路运输占有份额分析,参考各路局品类别装车实绩和运输能力紧张地段增加运输能力的可能性,拟定出运输计划轮廓并下达给各铁路局。在此基础上,各路局经过货源调查、核实运量等步骤,提出分品类分到局的运输计划和有具体发到站的品类别装车去向计划。尔后,由铁道部主持,各铁路局参加,按照中央与地方、计划与实际;装车局与卸车局相互结合共同平衡、反复落实的办法,对各局提报的数字进行调整,最终审定计划运量,并计算出编组计划实行期间的日均计划重车流。其次,确定计划重车流的径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重车车流表,进而按各分界站交接差和各局的装
31、卸差调整局间的排空车数,制定分装卸站、区段和技术站的空车车流计划,最后汇总为各方向主要技术站间的计划车流表。2、属违反列车编组计划的情况有哪些?(1)技术直达列车和全部组织始发直达列车的车流,编入直通、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直通列车的车流编入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区段列车的车流编入摘挂和小运转列车(摘挂列车有余轴,用区段列车的车流补轴,或不开区段列车的区段用直通列车的车流补9轴时除外);(2)直通、区段、摘挂或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直达列车;区段、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直通列车;摘挂和小运转列车的车流,编入区段列车;(3)未按规定选分车组或未执行指定的编挂顺序(由于执行隔离限制,确实难
32、以照顾者除(4)未按规定的重、空列数开行;(5)未按补轴、超轴规定编组列车;(6)违反车流径路,将车辆编入异方向列车;(7)未达到编组计划规定的基本车组重量、辆数或长度;(8)始发或阶梯直达列车不符合编组计划规定的编组方法。对于装载超限货物的限速货车,虽属直达、直通或区段车流,可以利用摘挂列车挂运;对于有计划的成组换挂,超重附挂或为加速鲜活易腐货物及急运物资的输送,相邻区段中间站到发的车流亦可利用直达、直通、区段列车挂运,不算违反编组计划。五、简答题(共 20 分)1铁路货物运输中“一批”货物的概念是什么?答:指承运、交付货物和计算运输费用所用的的单位。按一批托运的 货物,必 须收、发货人,发
33、、到站和装卸地点相同。 (整车分卸)除外。1、整车货物以一车为一批,跨装、爬装及使用游 车的 货物,以一 组为一批。2、运输条件不同或性质相抵触,不能在一起运 输的货物,不能按一批托运。2单推单溜,双推单溜、双推双溜三个驼峰作业方案各有何优缺点?各在什么样(改编要求)的编组站采用? 单推单溜,是指在只配备一台驼峰机车且改编工作量不大的编组站上采用的驼峰作业方案,其作业情况如图 129 所示。按照这种方案工作,驼峰作业周期(两次整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T 循环 ) 长,解体一个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 (t 占 )亦长。因此,虽然机车运用效率高,但驼峰设备的利用率却很低,驼峰改编能力也较小。双推单溜,是指
34、在具有两条推送线、配备两台或两台以上机车和改编作业量较大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驼峰作业方案,其作业情况如图 1210 所示。这种方案的显著特点是;在同一时间内虽然只有一台机车在峰顶分解车列,但另一机车却可与其平行地完成其他作业程序。因此,分解每一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大为缩短,驼峰改编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双推双溜,是指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台以上机车工作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这一方案的特点是:将调车场连同到达场按纵向划分为两个作业区,每区自成一个独立的调车系统,各自配备 12 台机车工作。两个作业区的机车可以平行推送车列上峰分解,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分解每一车列占用驼峰的平均时间,提
35、高驼峰改编能力。但是,在车站衔接方向多,各方向均有车流交流时,两个作业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交换车,从而要额外消耗一部分驼峰能力。3区段列车和摘挂列车有何区别?有何共同点?区别:区段列车在区段内各个中间站不进行车辆摘挂作业,摘挂列车要进行车辆摘挂作业。共同点:只运行于两个技术站之间,不越过技术站。4车站咽喉通过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接入列车占用咽喉时间 列车出发占用咽喉时间 车站技术设备的特征,如站场的类型、车站办理列车的种类和数量 货物列车到发的均衡程度 到发线的空费时间。 5什么叫限制装车和停止装车?在什么情况下采用?p523是对某一是期内、向某一方向某一到站或某一收货单位发送某一品类
36、货物的装车数量限制在一定数量之内或停止装车。这种调整方法一般来说不利于均衡运输,也不利于工农业10生产。因此,只有在发生天灾、事故一直中断行车、在个别困难区段通过能力已经饱和或工矿企业卸车能力不足、车辆严重积压或堵塞,采取其他方法一时不能解决是的时候采用。六、论述和计算1试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作用。 2编制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所有车列要求按站顺(1 2 3)编组,调车机车在右方作业,编成后转往到发线 3 道。31、4 2、1 1、7 3、2 3、6 3、1 2、2 4、5 1、3 2 、7 3 (不限股道)3设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 A-B(AB 为下行),采用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各区间运行时分为A
37、 a b c d e B上行(min) 14 15 20 20 19 15下行(min) 15 19 19 20 19 16各站 不 5min, 会 2min,t 起 2min,t 停 1min,t 空隙 0,n 客 4 对, 客1.2,n 摘挂 1 对, 摘挂 1.6;A、B 两站起停车附加时分均为 0(已计入区间运行时分)。要求:画出全区段会车方案图,计算各区间 T 周 ,确定限制区间。计算平行与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六、论述和计算1绘图说明双向纵列式编组站折角车流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地点?双向纵列试车站折角车流再在有两个调车系统的双向驼峰编组站上,其折角车流要在站内形成场间交换车,解体后
38、需要转场重复改编。这些需要转场的有调中转车,除了需要完成上述作业外,还要额外增加转场前集结、转场和转场后解体等三项作业(在计算有调中转车停留时间时,这三项作业时间均可计入集结时间中区) 。到达场 调车场 出发场出发场 调车场 到达场21)NM 区段有摘挂作业的中间站分布如下图所示。东N a b c d e f g M2)N 站为横列式车站,按站顺要求编组后的列车为守车 M g f e d c b a 本务机3)N 站调车场 8 道集结 M 和守车,自西至东顺序为 M4、守车 (注:M 4表示到达 M站有 4 辆车,不注明者为 1 辆车,以下同)4)N 站调车场 9 道集结各中间站车流,自西至东
39、顺序为:c d a f g c e f b 共 9 辆调车机在车场的东端作业,可用股道还有 6、7 道;编组后的列车最后转入到发场4 道发车。要求:编制该次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 (10 分)调车计划如下:118 1 (S) 7 1 (S) 9 5 (g c e f b) 8 1 (g) 6 1 (c) 7 1 (e) 8 1 (f) 6 1 (b) 9 3 (d a f) 7 1 (d) 6 1 (a) 8 1 (f) 6 3 (cba) 91 (ccba) 72 (eccba) 87 (M 4gffeccba) 71 (SM 4gffeccba)414 编完3某双线自动闭塞区段,追踪间隔时
40、间,I10min,n 客 31 对, 客 19,n 摘挂1 对, 摘挂 25,Q 总 3000t, 066,K 波 1.1,r 备 0.1,试计算 G 能?(7 分)1试述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作用。 (7 分)列车编组计划既是车流组织计划,又是站场设备运用计划,既是路网各车站分工的战略部署,又是调节铁路方向和站场工作负担,缓和运输紧张状况的有效手段;既是行车组织的基本技术文件,又是铁路与其他部门联劳协作的具体体现。因此,正确编制和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是充分发挥铁路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尽可能满足运输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2编制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8 分)所有车列要求按站顺(1 2 3)编组,调车机
41、车在右方作业,编成后转往到发线 3 道。31、4 2、1 1、7 3、2 3、6 3、1 2、2 4、5 1、3 2 、7 3 (不限股道)解:假设,站存车在 4 道,利用 4、5、6、7 道作业。作业计划如下:股道 车数 内 容 残车4 24 (4 2、1 1、7 3、2 3、6 3、1 2、2 4、5 1、3 2 、7 3) 245 2 (4 2) 226 1 (1 1) 217 3 (7 3) 186 3 (2 3) 157 5 (6 3、1 2) 106 4 (2 4) 65 1 (5 1) 56 2 (3 2) 37 5 (6 3、1 2) 85 3 (6 3) 57 3 (7 3)
42、 85 3 (7 3 ) 57 2 (1 2) 35 9 (4 2516373 ) 124 1 (3 1) 13126 10 (1 1232432) 237 2 (1 2) 253 25 编完3设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 A-B(AB 为下行),采用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各区间运行时分为A a b c d e B上行(min) 14 15 20 20 19 15下行(min) 15 19 19 20 19 16各站 不 5min, 会 2min,t 起 2min,t 停 1min,t 空隙 0,n 客 4 对, 客1.2,n 摘挂 1 对, 摘挂 1.6;A、B 两站起停车附加时分均为 0(已计入区间运
43、行时分)。要求:画出全区段会车方案图,计算各区间 T 周 ,确定限制区间。计算平行与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共 10 分)交会方案为图:AabcdeB计算各区间 T 周Aa 间 T 周 = 下行列车都通过 14+15+2+2+1=34ab 间 T 周 = 开出的两列车都通过 15+19+2+2+2=40cd 间 T 周 = 开入列车都通过 20+20+2+1+1=44deB 间 T 周 = 开出的两列车都通过 19+19+2+2+2=44eB 间 T 周 = 下行列车都通过 16+15+2+2+1=36cd 间、 deB 间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计算平行与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解:平行能力为 1
44、44044=32平行能力为 144044=32.7n 非货=n 客 n 客 ( 摘挂 -1)n 摘挂 =32.7(1.2-1)4-(1.6-1)1=31(对)答: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31 (对)10 年 5 月作业已知 AB 为单线半自动闭塞,是甲乙区段的限制区间,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为下行 18min, 上行 27min,各站 =4min, =3min, =3min, =1min,13试确定:(1) 、A,B 两站最优会车方案;(2) 、如果 ,试计算该区段的平图通过能力; 0t空 隙(3) 、如果 , , , ,试计算该区段的非平图通过能力。4n客 1摘 3.客 5.1摘解:会车方案:1、
45、开入限制区间的两列车都在车站通过T 周=t+t”+ A 不+ B 不+ tA 停+tB 停=18+27+4+4+1+1=552、开出限制区间的两列车都在车站通过T 周=t+t”+ A 会+ B 会+ tA 起+tB 起=18+27+3+3+3+3=573、下行列车两端车站通过T 周=t+t”+ A 不+ B 会+ tA 停+tB 起=18+27+4+3+4+1=574、上行列车两端车站通过T 周=t+t”+ A 会+ B 不+ tA 起+tB 停=18+27+4+3+3+1=56最佳会车方案 1、开入限制区间的两列车都在车站通过平图能力:144055=非平图能力:N 货=N 平144055=行车组织第二次网上作业 2010-11-181设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 A-B(AB 为下行),采用成对非追踪运行图,单机牵引条件下,各区间运行时分为A a b c d e B下行(min)15 20 19 20 18 16上行(min 14 16 21 21 20 15各站 不 5min, 会 2min,t 起 2min,t 停 1m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