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语文s版 (2016).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52442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语文s版 (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语文s版 (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7 正反歌|语文s版 (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识字 7 正反歌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认识“反、退、困”等 14个生字。理解“虚心、骄傲、容易”等词语的意思。学科 语文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 学校 联系方式设计者 冯少玲 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13642501565实施者 冯少玲 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13642501565指导者课件制作者 冯少玲 汤坑镇第二中心小学 13642501565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 3500 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应达到 1600 至 1800 个左右。经调查这 1600 至 18

2、00个字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约占 90%。从 16001800 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在小学一、二年级这些 67 岁的孩子负担太重。从 90%这个百分率上我们又可以感受到在小学一、二年级认识这 16001800 个字非常的有意义。我选择教正反歌这篇儿歌,主要是为了继续培养学生随文识字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趣味学习形式进行反义词的学习,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认识“反、退、困”等 14 个生字。理解“虚心、骄傲、容易”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情况:学生初学这篇儿歌,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提升自主识字、写字、朗读儿歌能力。教

3、学方式:讲授式、阅读式、对话式、启发式教学手段:1、让学生通过朗读儿歌,在读中不断强化对反义词的认知记忆;2、借助多媒体教学,加深理解儿歌。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2、认识“反、退、困”等 14 个生字,理解“虚心、骄傲、容易”等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汉字卡片“大、小、多、少、前、后”等打乱顺序随机张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从中找出意思相反的几组卡片。2 谈话引入:孩子们,刚才你们找到的意思相反的两个汉字,就是我们常说的反义词,板书课题。学生通过寻找卡片上的反义词,激发了学习本课的兴趣。1 播放录音读儿歌。

4、2 学生自主读儿歌,圈出会认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听录音,自读儿歌,圈出会认字。1 出示带有拼音的会认字 14 个,检查学生拼读。2 让学生读组词,分析字形,去掉拼音读组词,把组词放到儿歌里,读通儿歌。3 最后指名朗读儿歌。4 最后说说是怎样记住这 14个生字的。让个别学生读生字,读儿歌。小组开火车读生字、组词。1 让学生再读儿歌,并试着背诵儿歌。 学生熟读儿歌,尝试背诵儿歌。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14 个会认字,熟读儿歌,背诵儿歌。学生认读生字,背诵儿歌。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这节课采取了趣味情境导入法,由做找反义词的互动小游戏入手,引出儿歌。2 这节课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采取检查指导法,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生字的正确读音,了解儿歌中的反义词。3、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反义词奠定了基础。4、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了生字的字形,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