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学院第 1 页 共 13 页经济学说史1. 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1)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甚至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获得货币。这一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强烈要求。(2)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采金银矿外,认为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在商业中,又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货币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货币财富增加。(3)认为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外贸顺差,而国内的商品生产应服从于外贸出口需要,主张鼓励和发展有利于出口的本国工场手工业。(4)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如垄断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
2、保护关税、奖励增加人口等。总之,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5)简评:既错误地将财富归结为货币,又将金银与货币混为一谈;但相对于经院哲学的讳言财利仍是一大进步。2. 简述早、晚期重商主义思想的异同(1)15 世纪到 16 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和货币平衡论;16 世纪下半叶至 17 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又称重工主义和贸易平衡论。 (2)两者的共同点:都把金银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并且都认为财富的源泉除开采金银矿以外是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都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主张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本国工商业。(3)两者的不同点在如何增加货币问题上:早期重
3、商主义主张用行政手段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更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保证外贸出超,就可以赚取到更多的货币。他们主张发展本国制造业,并采取保护关税政策。(4)上述不同点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早期重商主义反映资本主义发展最初阶段商业资本追求以贮藏形式来积累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出现在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时期,已经意识到货币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带来更多的货币。3. 简述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 工资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维持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 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不能说成是由生产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配第的工资理论是为了寻找法律规定工资的理论依据
4、,从理论上说明应将工资定在怎样的水平上。商学院第 2 页 共 13 页 认为工资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4. 大卫休谟对经济学作出了哪些贡献?(1)他的“人性论”是斯密经济学说的哲学基础,他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经济学论文发表于其 1752 年出版的政治论丛 。(2)提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认为这种平衡是按着各国不同的经济情况而自然决定的,从而贸易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某一国,为自由贸易论反驳重商主义的贸易控制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被称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理论,是休谟在经济学上最大的贡献。(3)18 世纪最著名的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商品价格的提高是金银增加的必然结
5、果,但价格变动并不紧随着金银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时间,这是所谓价格滞后现象,而这种货币贬值只在最后才提高劳动价格即提高工资,这是所谓工资滞后。正是在这滞后时期,货币贬值对于工商业起了鼓舞作用。但最终,增加的货币将被完全吸收转化为价格水平的增长。5. 经济表将全部流通过程归纳为哪五次交换行为?(1)土地所有者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 10 亿里弗尔的粮食;(2)土地所有者阶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 10 亿里弗尔的工业品;(3)不生产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 10 亿里弗尔的粮食;(4)生产阶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 10 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农具等) ;(5)不生产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 10 亿里弗尔的工业原料。总结:每次
6、均是流通 10 亿里弗尔产品;五次交换,共流通 50 亿里弗尔的产品,其中农业产品 30 亿里弗尔,工业制造品 20 亿里弗尔。6. 简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1)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2)纯产品学说及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交换的等价原则。在自然秩序下,也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只有彼此价值相等的东西才能互相交换。在流通领域是不可能找到财富产生的源泉,因而只能到生产领域中去寻找财富的源泉。(3)在农业生产中,产品的价值除了补偿生产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 、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之外,还会有剩余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就是“纯产品”。(3) “纯产品” 形成的收入即是土
7、地所有者的地租,土地所有者在进行消费时,把“纯产品”转移到工业中。魁奈认为,工业中的财富是经过土地所有者,从农业中转移过来的,农业是唯一的提供财富的源泉。(4)纯产品学说在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批判了重商主义关于商业是财富之源的观点,认定纯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第二、魁奈虽然只把农业看作是唯一提供剩余价值的部门,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正确的抽象观点:只有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5)纯产品学说的缺陷:片面将农业劳动看成是唯一的生产性劳动,并将纯产品商学院第 3 页 共 13 页看成是土地自然力的产物。7. 简述魁奈的赋税理论(1)在“纯产品” 的基础上,重农学派提出了废除其
8、他赋税只征收一种单一地租税的主张。他们认为“纯产品” 是赋税唯一可能的来源。 “纯产品 ”归结为地租,于是地租就是唯一能负税的收入。(2)在复合税制下,赋税的负担即使不直接加在地租上,也会通过转嫁间接地归于地主。因此不如直截了当地取消一切杂税,改而征收单一地租税。由于简化租制会减少征收费用,这种改革实际上减轻了地主的负担。8. 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何意思?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
9、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9. 亚当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靠哪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力,第二是增加生产工人的人数,减少非生产劳动者人数。前者靠加强劳动分工;后者靠增加资本。10. 简述亚当斯密有关价值决定的理论 在原始社会所购劳动等于所费劳动。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已不等,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商品价值不再以所费劳动来度量,但仍可以所购或所支配的劳动来度量,所购劳动除了包括所费劳动(即工资)外,还应包含利润和地租。 这样,劳动价值论就转为收入构成价值论 他实际上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已经不是唯一决定价值的因素了,借助劳动、土地和资本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价值不仅包括劳动的报酬
10、,而且也包括资本和土地的报酬。所以,一旦开始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资本,以及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商品的价值本身就转换为一种生产费用了。11. 简述亚当斯密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理论(1)与劳动价值论相联系,认为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利润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而其他一切劳动,即使是对社会有益的,也是非生产劳动。如手工工场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而家仆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2)把能否生产物质产品看成是划分标准。认为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可以固定并且实现在特殊商品或可卖商品上,是生产性劳动,而家仆的劳动,即不固定亦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商品上,是非生产性劳动。商学院第 4 页 共 13 页(3)按照这个观点,把国王
11、、官吏、牧师、军队都作为非生产劳动者,反对国家在这方面的过度支出,有一定积极意义。主张减少非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以减少非生产性开支来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支出,以增加国民财富。12. 简述亚当斯密对政府职能的看法(1)他认为政府是个没有效率的管理人,因为它的一些工作人员是疏忽而浪费的,对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直接感到兴趣,徒耗公币而已。他感叹地说,如果土地的管理交给政府,将得不到现有产量的四分之一。(2)他对政府的职能作如下理解: “按照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
12、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某些公共设施。 ”(3)斯密主张一系列的政府干预这些干预或是前述的三类,或是扩展了可接受的政府活动的范围。法律应该保护各种合同的实施;纸币的发行应有控制;利率应该比最低市场利率略高,这样可促进健全合理的项目而不是浪费、投机性的项目;保障佃农安全,可促进土地的改良和投资;有两种保护性关税是合理的。国防工业使国内该产业的税收负担均等化,从保护主义到自由贸易的改革应该是逐步实行的。13. 李嘉图价值理论的两个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资本与劳动交换和价值规律的矛盾。认为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资本是劳动的价格。依据这一观点,如果资本与劳动的交换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就无
13、法说明资本家所得的利润由何而来;如果二者相交换,资本家所得不仅能补偿资本还有利润,那么交换必定是不等价的,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因而不能对此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第二个矛盾: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规律的矛盾。两个数量相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如果剩余价值率相同,按照劳动价值论二者生产出来的商品必然价值量不同,剩余价值量不同,利润率不同。认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显然,如满足这一规律的要求,商品就不能按劳动决定的价值出卖,二者存在着不相容的矛盾。14. 李嘉图是如何分析影响工资与利润之间量的比例变化的各种因素的?(1)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
14、值的一部分。(2)利润量的决定:他认为在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上利润量的大小取决于工资的大小,利润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工资的余额,利润同工资成反方向变化。(3)他详尽分析了影响工资利润之间量的比例变化的各种因素,认为财富增长、人口增长、土地报酬递减都会抬高工资,而压低利润;而机器运用、技术改良、农商学院第 5 页 共 13 页业科学发展,粮食自由进口都可以降低工资,而增加利润。总之,凡是减低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耗费劳动量增加的因素都倾向于提高工资和降低利润;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生产耗费劳动量的因素都倾向于降低工资而增加利润。(4)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变化首先引起工资变化,然后才引起利
15、润变化,所以利润变化始终是工资变化的结果,绝不是它的原因。(5)李嘉图一方面认为利润量取决于工资量,另一方面又同斯密一样,认为利润大小取决于资本的供求关系。 (6)实际上,李嘉图认为边际土地上的利润率(地租为零)决定着整个经济中的利润率(通过自由竞争、资本流动)15. 李嘉图学派(1)李嘉图学派是指以 J穆勒和麦克库洛赫为首的,以捍卫李嘉图学说为目的的经济学家小团体,因在与马尔萨斯等反对派的论战中共同为李嘉图辩护而得名。(2)导致李嘉图学派解体的两大矛盾是:其一,资本与劳动相交换是否违背价值规律?其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否违背劳动价值论?16.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有何政策寓意?(1) 人口
16、原理的宗旨:指出限制人口增长因素的存在、作用和发展趋势。(2)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寓意: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和罪恶归结为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以此反对把资本主义罪恶归结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观点和理论。(3)依据人口理论,马尔萨斯反对英国济贫法,认为其不仅不能增加维持人口的食物,而且增加人口,使饥饿问题更加恶化,建议取消该法,代之以“贫民习艺所” 。 (这是马人口理论的政策结论)17.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1)马尔萨斯认为: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生产发展的条件。在这种关系中,如果发生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出现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2)有效需求是一种能支付生产费用的需求,即能支付商品
17、生产所需要的工资、利息和地租的需求。(3)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是产品顺利实现的问题。要使产品顺利实现,必须维持足够的“有效需求” ,即必须使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力。(4)危机的避免有赖于一种既能增加需求同时又不增加供给的因素,需要有一个只消费而不生产的阶级,这个阶级由地主、仆役、官吏、军队组成。(5)地租的消费可以增加有效需求而不增加生产成本,而其他的收入形式(工资、利息、利润)虽然能提高购买力,但也同时提高生产成本。他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重大问题的最初探讨,涉及社会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与不平衡的基本关系分析,并在有效需求不足分析中受到后来的凯恩斯的重视。商学院第 6
18、页 共 13 页马尔萨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支持谷物法 ,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李嘉图相对立。18. 萨伊的价值理论(1)从生产论出发,萨伊提出了效用价值论。他认为,人们赋予某种物品以价值,是因为它有用,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以,效用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衡量效用的尺度(他否认绝对价值的存在,只承认相对价值或交换价值) 。(2)实际上,效用是价值的前提,但价值不是效用,否则难解价值之谜。萨伊认为,价格是测量物品价值的尺度,用价格代替价值分析后,把价格的决定归结为供给和需求关系。(3)当供求一致时,价格则由生产费用决定(价格不能低于生产费用,否则生产无法进行
19、。生产费用由工资、利润、地租构成) 。(4)所以,萨伊的价值论是效用论、供求论及生产费用论的混合体。19. 萨伊定律“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 ,即所谓“萨伊定律”。这是萨伊销售论的核心。萨伊认为,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卖掉产品再买进自己需要的产品。商品交换的最初形态是以物易物,即以产品交换产品,有了货币以后,情况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为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只在瞬间起作用,最终还是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因此,产品总是由产品来购买,卖主同时也是买主,供给最终会创造它的需求,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20. 为什么说西尼尔的经济学思想明显偏离古典经济学、转向了新古典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认为经济学
20、应当与所有的价值判断、政策宣传和提高福利分离开来。认为经济学是实证的,应当关注对生产和分配的分析。 较早地把经济学定义为财富的科学。他认为财富:是提供效用的产品和劳务;是相对稀缺的产品和劳务;是能进行交换的产品和劳务 四大基本命题:第一,效用最大化原理。第二,人口原理。第三,资本积累原理。第四,收益递减原理21. 西尼尔为纯经济学的建立提出了哪些基本命题?(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尽可能多的财富。 (收入或效用最大化原理)(2)各阶级中各个人由于担心财富会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会自行限制人口的增值。 (人口原理 ,有的归纳为稀缺性假定)(3)在制造业,借助于将所生产的产品作为进一步生
21、产的手段,生产能力可以无限提高。 (资本积累原理,有的归纳为剩余产品法则)(4)农业报酬递减倾向。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所得报酬会递减。 (收益递减原理)商学院第 7 页 共 13 页22. 巴师夏是如何论证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也不存在对抗性矛盾。因为他发现了在分配领域的一条重要“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增加、利息下降,社会总产品中分配给资本的部分,其绝对量也会增加,但相对量会减少;而分配给劳动的那部分产品,其绝对量和相对量都会增加。23. 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1)他首先指出,一件进口商品的价值,就是用来支付它的出口商品
22、的价值。一个国家能够卖到国外的商品构成了它用于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的收入。因此,可供出口商品的供给可以被认为对进口的需求,穆勒称之为“交互需求”。(2)他用产品成本的相对差别为商品的国际交换价值确定了上下限(3)如果一国出口品生产效率提高了,贸易利得将如何在两国之间作分配呢?要看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若其富有弹性,则出口国将会得到生产效率提高的绝大部分好处;若其缺乏弹性,则进口国得到绝大部分的利益。 24. 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如果年收入不能购买全部年生产,表明生产超过了收入,也即生产超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在他看来,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
23、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这在学说史上是一大功绩。但他的危机理论又存在缺陷25. 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有何新意?他的生产力概念是一个涵盖很广的综合性概念。他认为,斯密等人把单纯的体力劳动看成是唯一的生产力,却忽略生产生产力的劳动,前者交换生产价值,后者的生产性比前者要高得多。一国的发展程度,不是决定于积蓄的财富,而是决定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26. 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论他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政策,经济才能迅速发展
24、。在农业时期,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农工商时期,也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这是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德国处于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的交叉路口,还只是在工业发展中处于最初的发展状况,在同比它先进的工业国家优势竞争中所受到的损害较大,地位较不利。若没有国家政权的支持,不实行保护政策,迅速发展经济,不阻止更先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是不可能达到经济理想的。商学院第 8 页 共 13 页27. 罗雪尔将经济学中的历史方法归纳为哪几条基本原理?(1)国民经济学的目的在于论述各个国民在经济方面想了些什么,要求了些什么,发现了些什么;他们做了些什么努力,有了些什么成就;及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又为什么获得成功。(2)不仅要研究
25、现代经济,而且要对过去各文化阶段加以。(3)从经济关系上对所能知道的各个国民作相互比较,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范性。(4)对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绝对不轻易地一律予以颂扬或一律予以否定,而是客观记述各个经济制度的发展和终结。28. 德国历史学派与英国古典学派在理论上有哪些不同?(1)古典学派重视一般规律,李斯特等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认为必须建立适合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经济学,要研究各民族自己的发展道路。(2)古典学派把当时国际分工模式看成是永远不变的,李斯特等强调历史的发展,强调国际分工模式的可变性。(3)古典学派重视微观经济分析,李斯特等重视宏观考察,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强调民族
26、精神、国家组织、法律制度、教育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4)古典学派强调自由竞争,李斯特等强调国家干预,提倡在一定阶段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鼓吹社会改良。(5)在方法论上,李斯特等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方法,主张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 29. 边际主义有哪些重要先驱?(1)17 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巴尔本(1640-1698 )在 贸易概论 (1690 年)一书中讲到,一切商品的价值来源于它们的效用,而商品的效用在于满足人的需要或欲望。(2)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里( 1700-1782)在 1738 年发表的 测定风险新理论之解说文章中提出了边际效用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3)意大利经济学家
27、费迪南多加里安尼(1728-1787 )于 1751 年在其名著货币论中,提出了效用和稀少性共同决定价值的原理。(4)意大利的彼得罗维里、法国哲学家埃蒂耶 孔狄亚克也论述了与加里安尼类似的思想。(5)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 劳埃德(1795-1852)较早使用边际效用说明价值。(6)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1802-1884 )认为价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他用边商学院第 9 页 共 13 页际成本和边际需求来说明,是均衡价格论的先驱。30. 戈森定律戈森第一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是递减的。戈森第二定律,即边际效用均等原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
28、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之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31. 奥地利学派的抽象演绎法有哪几个特点?(1)把“人类经济”抽象或还原为两个基本要素:人的欲望的存在,满足欲望的物质的有限性。由于欲望无限而物质有限,因而产生了如何经济地使用物品的问题,并由此引导出一切经济问题。(2)把“国民经济”抽象或还原为“个体经济” 。他们把个人从社会和历史中抽象出来,个人是第一性的、本原的,社会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认为社会是个人简单算术的总和,社会经济是个体经济简单机械的综合,或者说,孤立的个体经济是社会经济的缩影。因此,孤立的个体经济被当作分析的立足点。 (3)注重心
29、理分析。把人类经济的出发点归结为从人的个人欲望出发,为满足个人享乐和避免痛苦而对有限的物品所作的评价和选择。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快乐与痛苦的关系。把政治经济学完全从属于心理学,公开宣称政治经济学是实用心理学。评价: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否认了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32. 简述维塞尔的“归属论”维塞尔把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于解释分配,提出“归属论” ,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是由它们所生产的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这价值应按各个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或“贡献”大小,以一定份额“归属”于各有关生产要素,从而构成各生产要素的收益,工资、利息、地租就是劳动、资本、土地各生产要素的收益,这些收益归根结柢都是主观
30、评价的结果。33. 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他把时差利息分为三种形态:(1)借贷利息。借贷是现在物品与未来物品交换,因前者评价高于后者,债务者在偿还时须在本金外加一差价“贴水”,这个贴水就是利息。(2)企业利润。这是时差利息的基本形态。他认为资本家在进行生产时所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物质上是现在物品,但在经济上又是未来物品。作为现在物品,商学院第 10 页 共 13 页它们不能满足人们当前的消费需要,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在生产中转化为消费品。二者时间上的差额,形成了增加的价值,产生了利润。(3)利息形态是耐久物品(如建筑物、土地等)的利息,即租金。他认为,耐久物品的特点是在技术上能提供多次连续的服
31、务,故其价值是由一连串多次服务的各个价值所组成。根据现在物品在评价上要高于未来物品的原理,当前服务的价值总要高于将来服务的价值,这一差额即耐久物品的利息。34. 杰文斯交换方程式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所获商品与自有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例相等之点。35.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1)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在考察经济问题时,不能仅仅研究一个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还必须同时研究其他一切市场上的供求情况。(2)由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的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因此,研究者不能满足于找出一个市
32、场的数量和价格的均衡量,还必须找出能使一切市场供求相等的全部价格和数量系列。(3)这种一切市场都处于供求相等状态的均衡被西方学者称为一般均衡。36.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1)美国的 J.B.克拉克进一步将“边际效用论”、 “生产三要素论”和“土地收益递减律”结合起来,提出“边际生产力论” 。(2)在劳动不变而相继增加资本时,每一单位增量资本所提供的产量(产值)增量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单位资本所增加的产量(产值) ,就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样,在资本不变而相继增加劳动时,每一增量劳动所提供的增量产量(或产值)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产值) ,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或工资
33、)即由资本(或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即:利息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3)克拉克又把土地归入资本,地租被视为土地投资的报酬,按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企业超额利润被视为暂时的过渡性的动态经济范畴,将会因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而化为其他收入(主要是加到工资中 )。37. 马歇尔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1)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提出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能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人的动机可以通过货币来间接衡量。例如,人们希望得到多大的满足,可通过愿支付的价格间接地测量出来。(2)运用进化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强调“连续原理”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社会和生物界
34、一样,只有渐变没有飞跃。认为各种经济现象、经济概念、经济学说之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它们的区别都只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正因商学院第 11 页 共 13 页为此,他才能把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加以协调,综合成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自然不能飞跃” 马歇尔(3)重视数学分析,尤其重视边际增量分析的运用。这也是“连续原理”的运用。“在精神和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对自然的观察,与总量的关系没有与增量的关系那样大”。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第一版序言。(4)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即假定各种条件(技术、资源、人口和其他商品价格等)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讨论某一市场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它供给和需求这两种相反
35、的力量所决定。38.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1)二元论的供求均衡理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2)马歇尔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决定的,主张用均衡价格去衡量商品的价值。所谓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 (3)在讨论均衡价格的决定时,引入了时间因素:极短时市场价格,时间短暂到无法改变供给量,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状况。短期均衡价格,即来不及增加设备、改进技术和组织,只能在现存的技术设备和组织基础上伸缩产量,均衡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费用。长期均衡价格,即技术、设备和组织均有足够时间加以改变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36、均衡价格虽仍取决于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费用,但是,生产费用对商品的价值起着主导作用。(4)总之,时间愈短,需求方面对价格所起的作用愈大;时间愈长,供给方面所起的作用愈大。马歇尔 的“均衡价格论” 是以“完全竞争”的假设为前提的。后来的学者从“不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 等角度对他的学说进行了补充。39. 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1)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均衡价格论的一个运用。(2)克拉克将“边际生产力”作为工资、利息等分配形式的唯一决定因素,而马歇尔认为,边际生产力只是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马歇尔从其均衡价格论出发,把提供生产要素也当作提供商品,把提供生产要素而获得的“报酬”也视为一种让渡价格;而作
37、为一种价格,既取决于边际生产力之类的需求方面的因素,也取决于供给成本之类的供给方面的因素。(3)马歇尔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说,即除劳动、土地和资本外,还应包括“组织”(指工业组织,内容包括分工、机器改良、生产规模、企业管理等,他特别重视资本家的“管理才能” ) ,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协作创造的,而各要素在其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则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商学院第 12 页 共 13 页40. “凯恩斯革命”(1)凯恩斯革命”一词的广泛流传,与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 Klein)不无联系(他在 1947 年出版专著凯恩斯革命 ) 。(2) “凯恩斯革命” 就是对新古典经
38、济学体系的上述方面,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3)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纠正这种失调。(4)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5)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 无为而治”的传
39、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41. 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哪些重大分歧?通论对传统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价值论和分配论,几乎没有触动,甚至认为到达了充分就业点后,传统的一套仍然适用。分歧主要表现在:(1)在就业理论方面,凯恩斯抨击”供给自己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抛弃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工资、物价、利率的自由伸缩,储蓄自动转化为投资,保持充分就业的教条;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前述有效需求的不足,并不总能达到充分就业;均衡就业量往往小于充
40、分就业,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和极限。(2)在利息理论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利率取决于投资与储蓄。若储蓄相对于投资需求来说过多了,利率就会下降,从而可以刺激新的投资,使投资与储蓄量又均衡,保持充分就业。凯恩斯则否定这个传统理论,认为利率不决定于储蓄与投资,而决定于人们的”流动偏好” 和货币的供应量。此外,凯恩斯认为降低利率虽可刺激投资,但利率的下降有一定限度;如果投资前景不佳,资本边际效率很低,即使利率降到最低限度,也不足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 (3)在工资理论方面,传统的观点认为工资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如果对劳动的需求低于供给,出现失业,工资就会下降,工资的下降就会使就业重
41、新增加。至于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就业之所以不能够持续,则是由于工会组织等阻止工资降低,使工资具有”刚性” 的结果。凯恩斯否认这种说法,认为即使工资不具有刚性,只要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非自愿”失业;而且,降低工资不能”救治”失业,只能使消费需求更加不足,失业状况进一步恶化。(4)在货币理论方面,凯恩斯认为对物价起直接作用的不是货币供应量而是有效需求,前者只能间接影响物价。例如,货币供应量增加了,会使利率下降,如下降商学院第 13 页 共 13 页的幅度足以刺激投资,使有效需求增加,就有可能间接影响物价,但也须视起始的就业水平而定。若当时已达到或接近充分就业,则由此引起的有效需求增加,就会引起物价上升;但若起始的就业水平很低,则对物价的影响很小或不发生影响。 (5)在分析方法上,传统的庸俗经济学一般侧重单个企业和单个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分析以及单个商品、单个生产要素的供求与价格均衡关系的分析;而通论则侧重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两者有显著区别。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常称前者为”微观经济分析”或”个量分析”;称后者为” 宏观经济分析 ”或”总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