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标准作业三票1、定义: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制定的、安全、高效、无浪费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2、目的(a) 明确生产方式的原则通过明确制造方法,保证任何人进行生产操作都能够保证同样的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和安全。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各自不同的随意方式进行生产,就无法保证质量、数量、生产、安全和交货期。(b) 改善的工具 无标准的现场(没有正常异常区分的现场)就没有改善标准是进行改善的原点,即“没有标准的地方就无法进行改善。 ”管理监督人员就无法尽责地发挥作用。 发现浪费、过载、不均的工具 首先确定标准,进行实施,不断进行完善非常重要3、标准作业的前提 以人的活动为中心 是重复作业(同
2、样适用于重复作业不多的现场)4、标准作业的 3 要素 节拍时间(天)的劳动时间(定时) (46060”27,600 秒)(1 天)的必要产量(售出的速度用几分几秒的时间生产 1 个或者台的时间为最佳)循环时间(C.T.)1 名工人在按照标准作业顺利操作的情况下,手工操作 1 个循环所需的实际最短时间包括步行时间 。它是(真正作业时间) ,但是不包含停工待料等待的时间。测量手工作业时,所测时间必须工人按照作业标准毫无困难地完成操作的时间。作业顺序不是生产产品时先后的加工工序顺序,而是指工人能够最有效率地生产合格产品的作业顺序必须是多能工工序内标准在制品库存依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能够保证反复以相
3、同的顺序动作进行作业的工位内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 节拍时间(决定人的动作) 作业顺序(不是工序的顺序,而是人的作业顺序) 工序内标准在制品库存标准作业的 3 要素节拍时间 (.)25标准作业与改善(1)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工具(a)安全 (b)品质 (c)容易实行 (d)完善的环境 (2)标准作业改善步骤 明确改善的需求(目标设定) 仔细观察作业的现状。各工序的能力表 标准作业组合票 标准作业票 为实现重复作业,整理作业并且进行训练 发现问题、浪费,探求原因进一步推进改善 制定新的作业标准 反复进行这个循环非常重要(3)改善的具体推进方法减少工时数步骤 把握现状测定全部作业的作业时间停顿多的生产
4、线 停顿少的生产线(加班等较多的生产线) (问题隐藏起来的,最糟糕的生产线)步骤 2 新标准作业实现愿景(理想状态)作业整理反复作业标准作业(现状把握)发现问题发现浪费寻找原因改善 标准作业T.T T.TA B C D A B C DT.TA B C D进一步改善省人3改善的着眼点(当人成为瓶颈时) 通过改变作业组合平衡作业 缩短步行距离 缩短手工操作时间(包括不均衡) 人的工作与机器设备的工作的分离时间观测统计与现场观察的心得时间观测统计填入时间表() 测定和统计人的作业时间准备工具:秒表、计算器、卷尺、平尺、表格、笔步骤 1 观察作业内容 2 3 次(或半小时) ,把握作业顺序,作业方法及
5、观测位置,确定要素作业正常作业、异常作业(出现异常情况进行重新拆装配、有质量问题换件) 、不定期作业(如每三台车取一次小件或每十多台取一次标准件) 、间歇作业(每五台取一次中小件)要素作业分析生产A 产品将 D 和 E组装在一起固定 取出固定工具装上螺钉伸出手抓住搬运将 B 和 C 组装在一起将 B 和 C 组装在一起作业 单位作业 要素作业 单位动作 要素动作将螺钉拧紧固定从放置工具的地方拿出工具注:有关要素作业分析的填写 a、不能填写准备工作,不能填写返回;b 、两秒以内的作业要素可以合并;c、不定期及例外作业(如取十台车的标准件)放在最后算例外作业;d、两个人同时用同一把气枪,有一人等待
6、 20 秒以上的等待算一个作业要素;e、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f、步行大于 5 秒的要素作业单列;g、检查在于 5 秒的要素作业列出。步骤 2 将要素作业填入观测用表格,一边看作业情况一边记忆观测点。(观测点是指各要素作业完成4的瞬间)要素作业的观测可能的幅度为 23 秒。步骤 3 观测时间。 秒表中途不停,读取要素作业结束时秒表的刻度,填入观测专用表格。 观测次数需要 10 次左右。 例外作业的内容时间每次都要填入。(例外作业为你确定的要素作业以外的作业) 以黑字填入上段。 步骤 4 算出 1 个循环的时间。 用红字将 1 个循环时间填入时间栏。步骤 5 确定循环时间。 观测 10 次左
7、右,取其中的最小值,填入要素作业时间栏的最下段。 (要注意,这是可以进行连续作业时间,不含异常值。 )步骤 6 算出各要素作业的时间。 用红字填入下段。 (用下段的时间值减去上段的时间值,其结果填入下段。 )步骤 7 确定各要素作业时间。 要素作业时间之和,要对应循环时间。 (不变更循环时间值。 ) 算测量尚未测定的要素作业 例外作业的内容及时间测定(2)自动传送时间的观测测定从按下开关,各个目的作业完成,直到返回原位置的时间。 (可以随时进入下一个作业的状态)观测次数,以 23 次为宜现场观察心得(1)通过时间观测依据算出的循环时间,把握每个循环时间的不均衡及其真正原因。把握第几次中发生的附
8、带作业(例:空箱处置,品质检查等)的内容。(2)通过定点站立观测目的(a) 为降低设备故障与急停,及作业时间的不均衡,站在能够很好观察生产线状况的位置,在现场现物中把握真正问题,以便进一步改善。(b) 为减少品质问题,在现场现物中捕捉真正的问题所在,加以改善。56序号 要 素 作 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偏差要素作业时间 问题点循环时间合计偏差:指最长与最短时间的差值编制 编号作业人员 日 期时间观测表工序名称7标准作业手顺书先介绍手顺书表格、动线、不动线标准作业手顺书: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主要体现人的运动路线、活动范围、作业内容及作业时间。手顺书的目的:1) 对现场现状的
9、把握,反映操作者作业内容、作业顺序;2) 操作者一个循环作业时间及各要素作业时间的确认;3) 反映操作者作业的运动路线;4) 操作者在一个循环时间内运动的区域;5) 生产现场布局及工位器具的相对布局;6) 前后工序相互配合的范围(越工位的情况)及目视化管理工具。手顺书制作要领:详细介绍表格:作业名称、手(时间)步(时间) 车型系列:6516、6536 编号:工序名 步行不作为作业名称、在步行时间内, 从 名称 开始、到 名称 结束 所有时间换算成秒 例外作业不作为 名称 步行小于 5 秒知道计算在哪个要素中 每小格代表 20 秒 300mm(720不超出此表 )现场实测长一个工位 1、 制作手
10、顺书模板(按一定的比例汇制作业区) ;2、 填写要素作业名称(步行不作为作业名称、例外作业用顺书内不表示) ; 3、 将时间观测用纸内所观测的最短循环作业时间及要素作业时间填写在手顺书内;4、 按操作者实际运动路线、以每个要素作业为起止点汇制;5、 用粗实线体现人的有增值性的劳动同时还随车体移动、同时体现出工作的相对位置,时间累加。细实线为人的运动附随活动,对分装区人未移动的增值性劳动不画粗实线(原地不动) ,车体移动的速度=全线长时间;6、 返回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7、 有等待作业的时间用 =表示;8、 当前操作者所使用的工位器具用细实线表示,上序及下序相临一个工位器具用虚线表示;9、 工位
11、器具(料架)的表示:写出编号 一层料架 二层料架 三层料架 二层二跨本工位使用工位器具用实线表示,上下工位的工位器具用虚线,料架斜线方向左下右上。10、 用箭头表示生产线流动方向;811、人的动线:(人步行路线) 用细实线画出,并填写顺序号,返回用虚线并画出箭头,各作业者要素作业的确定:1. 以正常作业为基础,异常作业在栏下方单独制作;2. 极短的作业要素要组合在一起(2 秒以内的时间) ;3. 作业要素粗细程度要一样(统一) ;4. 作业要素太多时要集中控制在序号数量内(14 项以内) ;5. 一般从取零件或取工具开始,到作业周期完成为止。另附标准作业手顺书模板 找一份现成的手顺书从划法的改
12、正到手顺书运用发现问题的工具。发现问题:1、 全体生产线的问题(交叉、超出节拍)2、 作业方法(两人同用一气搬机、等待)多次取件3、 浪费的排除(动作、库存、等待)4、 作业组合(另一旁)5、 步行距离来回次数的减少6、 手作业时间的缩短7、 安全作业有关焊装、吊装工段手顺书的区别:有增值性工作用细实线 9山積表:将操作者的动作、作业内容即操作者每个工步内动作及作业所用的时间用柱状图目视化的表现出来,以便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的能发现问题的工具。山積表目的: 1) 、对现场现状的把握、到现场发现操作者的作业量均衡性及工作负荷的饱满性;2) 、对现状把握并进行定量(数)的评价、明确作业人员的日作业的
13、平衡化;3) 、选装件安装时安装作业量的变动;4) 、体现出节拍时间与循环时间的差别;(作业时间不均衡,少的是?min ,多的是?min )5) 、要素作业向前、后转移可能性的确认。6) 、T.T 变更及新产品导入时的基础资料。对 7 月份 TPS 推进人员所做的山積表他指出(提出的问题):1、TTCT 的等待时间没有体现出来;2、工人之间协作产生的等待时间没有体现出来;3、一个作业要素之间产生的等待用括号表示出来。山積表上规定:红色为增值性劳动、黄色为附随活动、白色为检查活动、兰色为纯步行活动、绿色为等待。此两表内不记入异常作业。图例(1) 附加价值时间: (2) 付随作业时间(取件):(3) 步行:(4) 等待: (5) 检查: 注:1、兰色为所有步行时间总和在最上面体现;2、等待不包括一个 CT 完成后到下一个 CT 开始的等待时间,即 TTCT 的差不等于等待时间;3、对例外作业要写在手顺书最后,不是连续作业,在山积表中要画在兰色步行时间之上,用黄色(付随作业)如取 10 件用 50 秒(5 秒/件)4、小于 20 秒的等待在山积图表示(有绿色)在中间表现。真对作完成的山积表如何进行改善的工具:节拍时间:以 T.T 基准,测定各作业者之间作业量的差差异,并作为高效率、配置作业的判断基准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