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33960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4章_配合物的制备方法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四章 配合物的制备方法,41 概述 制备方法分类(特点) 根据配位数和氧化态的变化,可将合成方法分为: 加成反应: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增加,氧化态不变; 取代反应: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不变,氧化态不变; 解离反应: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减小;氧化态不变; 氧化或还原反应:中心原子的氧化态改变; 氧化加成反应:中心原子的氧化态和配位数都改变。,2,4-2 . 制备方法 1. 简单加成反应1). 气-气加成最简单的制备配合物的方法,就是在真空反应器中,控制通入气态反应物的流量,直接生成固体产物。如白色粉末H3NBF3和Et2OBF3的生成反应:BF3(g) + NH3(g) H3NBF3 (白色粉末)Et

2、2O(g) + BF3(g) Et2OBF3(s),3,2). 液液反应 如果两个反应物都是固体,最方便的方法是先分别将这两种物质溶解在易于分离的惰性溶剂中,然后混合这两种溶液,以析出产物沉淀,例如 SnCl4(soln) + 2NMe3(soln) trans- SnCl4(NMe3)2VCl4(soln) + 2py(soln) VCl4(py)2,4060石油醚,甲苯 -20,4,3). 非均相反应 只要可能,应尽量避免非均相(固气,固液和固固)反应,因为非均相反应速率慢,而且很难确保反应完全。实在无法避免非均相反应时,应仔细选择反应条件,并注意反应后对产物进行纯化。一般的原则是:一种不

3、溶性的化合物溶解于含络合剂的溶液中,如: AgCl(s) + 2NH3(aq) Ag(NH3)2+ (aq)+ Cl-(aq) 另一种方案:一种金属无水盐和一种大过量的液态配位体直接反应,过量的配体既是反应物,又是反应介质,如 NiCl2(s) + 6NH3(l) Ni(NH3)6Cl2,5,室温下蒸发,便可除去过量氨。 同理,在液态的乙二胺、吡啶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也可以制得相应的配合物: PtCl2(s) + 2en(l) Pt(en)2Cl2 PtCl4(s) + 3en(l) Pt(en)3Cl4 Cu(acac)2(s) + py(l) Cu(acac)2(py)Co(ClO

4、4)2(s) + 6DMSO(l) Co(DMSO)6(ClO4)2固气反应的例子有2KCl(s) + TiCl4(g) K2TiCl6(s),6,2.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的特点: (a). 配位数保持不变; (b). 就取代反应速率而言,配合物可有活性和惰性之分。 活性配合物: 取代反应进行得很快(速率大); 惰性配合物: 取代反应进行得很慢(速率小)。,7,(1)活性配合物取代反应的例子 Cu(H2O)42+ + 4NH3(aq) Cu(NH3)42+ + 4H2O 虽然取代反应速率较快,但反应还是分步进行的,下列各物种可同时存在于溶液中:Cu(H2O)42+, Cu(H2O)3(NH3)

5、2+, Cu(H2O)2(NH3)22+, Cu(H2O)(NH3)32+ and Cu(NH3)42+ .通过适当选择试剂浓度,以确保某一物种为主要成分(可参考和利用配合物稳定常数数据)。,8,硫脲与硝酸铅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活性取代反应的另一个例子: Pb(H2O)62+ + 6SC(NH2)2 Pb(SC(NH2)2)62+ + 6H2O 一个配位能力很强的配体,可以很容易地在水溶液中取代全部配位水分子: Fe(H2O)63+(aq) + 3acac-(aq) Fe(acac)3(s) + 6H2O ( acac-: CH3C(O)CHC(O)CH3-) 产物通常由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并在有

6、机溶剂中重结晶提纯。,9,(2). 惰性配合物取代反应的例子惰性配合物多为低自旋配合物,取代反应机理比活性配合物更复杂,实验操作要求更精细,为了提高反应速率,通常需加热煮沸,并使用较大的反应物浓度。 K3RhCl6 + 3K2C2O4 K3Rh(C2O4)3 + 6KCl(酒红色) ( 黄色) Co(NO2)63 + 2en cis-Co(en)2(NO2)2+ + 4NO2- 也可以分离得到一个中间体 KCo(en)(NO2)4 . CoCl(NH3)5Cl2 + 3en Co(en)3Cl3 +5NH3,70,100,2h 100,10,利用简单的配体取代反应,甚至可以制备双氮金属配合物(

7、dinitrogen-metal complex),即含氮分子的配合物。双氮配合物是生物固氮研究的模型化合物。 Ru(NH3)5(H2O)2+ + N2 Ru(NH3)5(N2)2+ + H2O (双氮配合物)(3). 非水介质中的取代反应:制备某些高价金属配合物以及有机金属化合物时,需要避免水的存在,故不能在水溶液中进行,甚至不能使用含结晶水的金属盐。如往铬()铁()盐的水溶液中滴加氨水或乙二胺,H2O 25,11,水溶液,都会析出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Cr(H2O)63+(aq) + 3NH3(aq) Cr(OH)3(H2O)3+ 3NH4+ Cr(H2O)63+(aq) +3en(aq)

8、Cr(OH)3(H2O)3(紫色) (绿色) +3enH+这时就应该使用金属无水盐,并在非水介质中合成。制备无水金属盐用简单加热脱水的方法,往往会使金属盐变成不溶性的氧合物(如MOCl),得不到纯的无水金属盐。,12,金属盐。 无水氯化物的制备:M(s) +Cl2(g) MClx(s) 将水合物与氯化亚碸、二甲氧基丙烷或原甲酸三乙酯一起加热,可除去结合水,分别发生下列反应: H2O + SOCl2 SO2 + 2HCl H2O + (CH3O)2C(CH3)2 2CH3OH + (CH3)2CO H2O + (C2H5O)3CH 2C2H5OH + HC(O)OC2H5制备配合物: CrCl3

9、(anhy) + 6NH3(l) Cr(NH3)6Cl3CrCl3(anhy) + 3en(soln) Cr(en)3Cl3,乙醚,13,当反应物不溶于水时: (NH4)2Ce(NO3)6 + 2Ph3PO Ce(NO3)4(OPPh3)2 + 2NH4NO3 在 173 熔融的硫氰酸钾可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用作反应溶剂: Cr(H2O)63+ + 6NCS- Cr(NCS)63- + 6H2O其他方法:2NEt4Cl + NiCl2 NEt42NiCl4,丙酮,180 熔化 KNCS,14,3. 氧化还原反应 特点:中心金属氧化态变化(升高或降低),并在许多情况下伴随有配体的取代过程。(1).

10、 氧化银或金在氰化物存在下溶解于水的反应,空气中的氧充当氧化剂: 2M(s) + 4CN-(aq) + O2 + H2O 2M(CN)2- + 2OH-(M= Ag, Au)使用特殊的氟化剂如BrF3,与金属或合金反应可制得氟配阴离子:,15,AgAu(alloy) + BrF3 AgAuF4 Co3+ 的许多配合物,是以Co2+盐作起始物,因为Co2+的盐稳定,且Co2+的配合物是活性配合物,取代反应进行得快,而Co3+配合物多为惰性配合物。如制备Co(NH3)6Cl3:4Co(H2O)6Cl2 +4NH4Cl + 20NH3 + O2 (粉色) 4Co(NH3)6Cl3(橙色) + 26H

11、2O若使用H2O2作氧化剂,则不需催化剂:2Co(H2O)6Cl2 + 2NH4Cl + 8NH3 + H2O2 2Co(NH3)5(H2O)Cl3 12H2O,活性炭,16,若用浓盐酸处理上述配合物,则得红色CoCl(NH3)5Cl2:Co(NH3)5(H2O)Cl3 CoCl(NH3)5Cl2 + H2O最好的氧化剂当然是O2或H2O2,因为它们反应后不引入杂质离子,而K2Cr2O7, KMnO4会留下Cr3+, Mn2+离子。另外PbO2和 SeO2也可选用,还原产物PbCl2和 Se不溶,易过滤除去。(2). 还原方法实例较少,因还原态产物多对氧和湿气敏感。实例有 K2Ni(CN)4

12、+ 2K K4Ni(CN)4,17,上述配合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并可还原水放出氢。由草酸和草酸钾水溶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可制得K3Cr(C2O4)3, C2O42-既是还原剂,又是络合剂。 K2Cr2O7 + 7H2C2O4 + 2K2C2O4 2K3Cr(C2O4)3 + 6CO2 + 7H2O由反歧化反应,可制得中间氧化态配合物: 8Mn(H2O)62+ + 2MnO4- + 25HF2- 10MnF5(H2O)2- + 9H+ + 46 H2O,18,氧化加成反应,还原消除反应: cis-H(CH3)Co(P(OMe)3)4 CH4 + Co(P(OMe)3)4,Fe(CO)5与强碱作用,

13、可生成金属羰基阴离子:Fe(CO)5 + 4KOH K2Fe(CO)4 + K2CO3 + 2H2O (黄色) (无色),19,4. 解离(分解)反应热分解反应: CuSO45H2O CuSO44H2O CuSO43H2OCuSO4H2O CuSO4 失去的第一个水分子为晶格水,随后逐步失去配位水,最后, SO4-进入内界与Cu2+配位。Co(H2O)6Cl2 CoCl2(H2O)2 + 4H2O (隐形墨水)CoCl2(蓝色) + 2H2O Rh(H2O)(NH3)5I3 RhI(NH3)5I2 + H2O Pt(NH3)4Cl2 trans-PtCl2(NH3)2 + 2NH3,96.5,

14、102,115,220,100,250,20,Ni(py)4Br2 NiBr2(py)2 NiBr2(py)NiBr2 Cr(en)3Cl3 cis-CrCl2(en)2Cl + en BF3(NH3) BF2(NH2) + HF BF2(NH2) BF(NH) + HF BF(NH) (BN)n KBF4 BF3 + KF BrF2RuF6 BrF3 + RuF5 Cr(en)3Cl3 cis-Cr(en)2Cl2Cl + en,140,200,300,210,21,* 对空气敏感配合物的制备 有机金属化合物多数对空气敏感,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合成。合成操作通常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中完成。回流、蒸

15、发、结晶、过滤、洗涤也需要在干燥和无氧条件下完成。这些操作通常在充以惰性气体的手套箱中进行。 许多研究者使用所谓的Schlenk真空线和 Schlenk烧瓶并配合使用注射器、过滤瓶等特殊的玻璃仪器。 例如制备(CH3)3NGaH3,RhCl(C8H14)2n,22,23,24,25,*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合成镧系金属离子配合物,有许多地方不同于过渡元素配合物,这时因为 (1) 4f价电子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成键,镧系离子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基本上是离子键;(2) 镧系离子配位数大且多变化,镧系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随合成方法而变;(3) 镧系离子强烈地与带负电荷的配位基团结合,如可与多齿配体离子NO3-,

16、 SO42-等形成稳定配合物,因而妨碍了与弱配位体的配位作用;(4) 镧系离子Ln3+为硬酸离子,易形成氢氧化物(易水解),故需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26,从水溶液中合成的配合物,大多含有配位水分子。若加热脱水却又易造成配合物部分分解,生成羟基衍生物,故稀土配合物通常在非水溶剂中合成。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起始物质(the starting materials)稀土原料通常为纯氧化物 99.99%, 一般为倍半化合物 Ln2O3:少数为三、四价复合氧化物或四价氧化物:CeO2, Pr6O11(4PrO2Pr2O3), Tb4O7(Tb2O32TbO2)。对于非碱性的较强配位体,可使用稀土水合盐作

17、起始物质。,27,往稀土氧化物中加入稍过量的无机酸(如HCl, HNO3, HClO4),在80oC水浴上加热使其完全溶解(或回流加热),在蒸汽浴上加热蒸发至干,将剩余固体再溶于少量水中,在蒸气浴上再次加热,以除去水和多余的酸,直至溶液pH 达到56,令却后析出水合盐。也可将过量的稀土氧化物加入到浓酸溶液中,在80oC水浴上加热,直至pH达56,过滤除去过剩的氧化物,滤液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也可制得水合盐。镧系盐非水(无水)溶液及无水镧系盐的制备:例如无水镧系盐乙腈溶液的制备:在镧系盐乙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原甲酸三乙酯(C2H5O)3CH,,28,回流5小时,除去结晶水:H2O +(C2H5O)

18、3CH 2C2H5OH +HCOOC2H5无水卤化物的制备:镧系金属与气态卤化氢或与卤素气体反应;镧系氧化物与各种氯化试剂反应,如与氯化亚砜、氯化铵等反应;水合卤化物与氯化亚砜反应:H2O + SOCl2 SO2 + 2HCl无水硝酸盐的制备:Ln2O3 +(6+2x)N2O4 2Ln(NO3)3xN2O4+3N2O3,29,Ln(NO3)3xN2O4 Ln(NO3)3 + xN2O4 NO3- 本身也是一种双齿配体,有碍于镧系离子与弱配体的配位作用。无配位作用的阴离子有ClO4-, SO3CF3-, PF6-, BF4-, B(C6H5)4- 等。 Ln(ClO4)3的制法类同于其他无机酸盐

19、; Ln(SO3CF3)3 的制备:加过量氧化物到一个浓的三氟甲烷磺酸溶液(水溶液)中,80oC下加热,当反应完成时pH6,过滤,旋转蒸发。剩余的固体在100oC下真空干燥12小时。也可以在乙醇或乙腈中由相应的碳酸盐制得。过滤后,浓缩反应混合液,析出三氟甲烷磺酸盐沉淀,以少量溶剂洗涤。实验操作时,注意带眼镜和手套,,30,因为HSO3CF3有强腐蚀性(超酸),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制备。CF3SO3- 优点:热力学稳定性高;溶于有机溶剂;对空气中潮气不敏感;不参与配位。 也可用镧系离子无水加合物(配合物)作起始物质,如二甲基甲酰胺(DMF), 二甲基亚砜 (CH3)2SO(DMSO) 和 六甲基磷酰胺(CH3)2N3PO(HMPA)的加合物。有关镧系配合物制备的详细内容,可参阅盖墨林丛书:Gmelin Hand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 by Forsberg, Moeller and Birnbau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