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 (20112015)引 言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动,北京的发展踏上新起点,迈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正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任务。建设优良的国际语言环境,提高市民整体外语水平、文化素质,是打造一个面向世界的崛起中大国的首都形象,提升城市现代文明程度、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宜居水平的有效途径。依据北京市外事发展五年规划(20092013) ,认真总结筹办奥运的有效经验,特制定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规划(20112015)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阶段(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2、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实现“首都城市、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城市功能服务。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以增强国际交往功能为主线,以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重点,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窗口行业为突破口,以全民外语水平提高为目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专群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为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战略任务提供可靠保障,推动实现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二) 总体目标全面建设符合首都世界城市发展的国际语言环境。到 2015 年,实现市民外语应用能力和对外交流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显著增强,适
3、宜外国友人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外语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三) 工作阶段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2010-2011 年,加强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原有市民讲外语活动和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形成成熟有效的工作模式,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市民外语学习渠道更为丰富; 市民外语学习活动更为普及;为各行业和部门提供更好的外语水平测评服务 ;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的外语服务用语;建立和完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机制; 进一步促进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和英文菜单规范工作制度化、机制化建设;加大对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的推广力度
4、;研究建立面向在京外国人的多语种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外语服务志愿者队伍管理、运行机制。第二步:到 2013 年,深入推动市民学外语活动,提高市民外语应用能力;对公务员和窗口行业人员的外语培训实现长期化和规范化,对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扩大英语标识和英文菜单规范工作范围,提高质量;建设具备一定覆盖面的多语种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多语种应急服务中心;扩充、锻炼市民讲外语志愿者队伍。第三步:到 2015 年,市民学外语活动实现规范化,市民对外交流能力和综合交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全市窗口行业涉外服务达到较好水平 ;培养完成一批分布在各行各业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公共场所英语标识、
5、英文菜单以及英文组织机构、职务职称实现全面规范;进一步推广建设多语种信息服务中心; 开播和发行市属外语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市民讲外语志愿者队伍管理实现规范化和活动制度化,切实为市民外语学习提供帮助,为在京外国人解决实际困难。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提高外语人口数量和质量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为补充,开展多种形式的外语培训教育,提高市民外语应用综合水平和对外交往综合能力。(一) 抓好学校外语教学1、改革学校外语教学方法。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探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积极进行双语教学及多语种教学试验。逐步实现幼儿园开设外语课,鼓励中小学开展外语教学试验,有计划地推行
6、从幼儿到大学阶段的系统外语教学,着力培养外语应用能力。2、建设高水平的外语师资队伍。制定外语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加强师资尤其是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吸引高质量的外籍教师参与外语教学工作。3、丰富外语教学内容。在外语教学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交往常识等方面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国情和国俗教育,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意识和国际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 发展社会外语教育1、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外语培训。整合社会外语教育资源,推动大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专业翻译公司与海外培训机构合作,面向社会不同人群,有计划地组织外语公益培训。鼓励企业、
7、学校等教学资源参与,开展“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推动市民外语培训形式多样化。2、组织市民喜闻乐见的外语活动。按照“精心组织、增加语种、丰富内容、形成品牌”的原则,继续办好“外语游园会” 、 “市民讲外语系列公益讲座” 、 “市民讲外语系列竞赛”等活动,到 2015 年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外语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发组织开展外语竞赛、学习班、外语角等活动。3、提高普通市民的日常外语交流能力。以社区、市民学校等为基础,面向初级外语水平人群,广泛组织外语学习活动,重点是提升对外交往意识和日常口语交流能力。鼓励普通市民参与外语学习活动的热情,将市民讲外语优秀社区评选
8、纳入全市文明社区评选体系。4、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拓出国留学、专业进修、出国(境) 高级外语培训等多层次外语培训研修渠道,重点培养能够直接与外国专家和专业机构交流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5、加强多语种人才的培养。以外语院校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开展各类多语种学习交流工作,逐步建立小语种人才库。三、以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为重点,全面提高外语服务水平以公安、交通、旅游、卫生、文博、商业、邮政等 15 个行业和部门为重点,带动全市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外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外语在政府对外交往活动中的普及。各部门要制定行业英语服务无障碍标准、外语培训计划和考核体系,建立行业外语人才库,鼓励编辑行业
9、外语规范用语丛书,开展行业内外语比赛和学习交流活动,采取分层培训、重点提高的方式,将外语水平与上岗条件、奖励措施等挂钩,加强国际交往知识培训,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对外服务水平。公务员。通过五年时间,使北京市公务员 BETS 考试通过人数达到总人数的 10%,基本掌握常用的生活英语口语和简单的公务英语。一般公务员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日常英语对话 100 句以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40 岁以下的公务员,要求掌握英语对话 1000 句以上,可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和从事简单的公务活动;对全市各机关中的 2000 名英语骨干人才集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适时补充培训内容,增强干部外语培训的时效性,在全市公务员
10、系统中建立中、高级外语人才库,以满足全市各单位和区县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商业。突出行业特色,培养一批能够提供外语服务的一线员工,提高商业职工综合素质。以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英语培训教程为教材,积极推进商业服务业英语等级证书考试,把商业服务业英语等级考核纳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范围。要求 40 岁以下的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前台接待员、客房服务员、美容师、美发师、摄影师等一线员工总人数的 50%通过行业英语、BETS 等考试。推动商业职工讲外语活动深入开展,实现英语购物无障碍。公安。坚持全员参训,明确任务,分层实施,统一标准,严格考核。开拓多种渠道进行人员培训,逐步建立外语人才库,为完成全市各项安全保卫任务
11、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具体目标是:40 岁以下民警中,80%的人员应通过北京市英语口语初级考试或 BETS 一级考试,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有 2000 名外语骨干要通过北京市英语口语中级考试或BETS 二级考试,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500 名高级外语骨干要通过北京市英语口语高级考试或 BETS 三级考试,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200 名其他语种人才分别通过法、俄、日、韩、阿拉伯语等语种的高级水平考试,并能基本适应涉外事件处置的口语翻译需要。交通。到 2015 年,全市 8 万名在岗出租汽车司机中 80%通过北京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英语培训教材300 句的考核,90%通过 100
12、句的考核;公交司乘人员 90%通过公交乘务员应知应会 100 句的考核;地铁客运服务员工 90%通过客运服务人员英语 300 句的考核。组织中、高级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外语培训,参加全市统一的 BETS 等外语水平测试考试。旅游。全面实行“旅游饭店英语等级考试” ,到 2015 年,五星级饭店持等级证书的员工占本单位应持证员工总数的 90%,四星级饭店达到 80%,三星级饭店达到 60%。行业英语、BETS 等考试的通过人数达到员工总人数的 80%。对旅游饭店、宾馆、旅游景点的规范用语和语言服务水平,开展评比活动。公园景点。到 2015 年,要求售票员、检票员等一线员工通过培训掌握日常英语对话10
13、0 句以上、行业英语对话 300 句以上,BETS 考试的通过人数达到总人数的 80%。每个公园或景点至少有 5 名工作人员通过 BETS 三级或相应级别考试,达到较高对外交流水平。邮政。加大外语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熟练使用外语,提供外语服务无障碍的工作人员队伍,提高邮政系统员工的综合素质。到 2015 年,要求 40 岁以下的一线员工总人数的 80%通过 BETS 等考试,每个邮电局(所) 至少有 5 名工作人员通过 BETS 二级考试,达到较高对外交流水平。银行。加大外语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熟练使用外语,提供外语服务无障碍的工作人员队伍,提高银行系统员工的综合素质。到 2015
14、 年,要求 40 岁以下的一线员工总人数的 80%通过行业英语、BETS 等考试,每个银行网点至少有 5 名工作人员通过 BETS二级考试,达到较高的对外交流水平。博物馆。在行业外语培训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外国风土人情等方面内容,对员工加强国情民俗教育,培养员工开放的文化意识和国际观念,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到 2015 年,要求一线员工总人数的 80%通过 BETS 等考试,中央属博物馆至少有 5 名、市属博物馆至少有 3 名、区县博物馆至少有 1 名工作人员达到较高的对外交流水平,通过 BETS 三级考试或国家、北京市英语口语中高级考试,具备较高的讲解、陈述能力。卫生。坚持全员参训,明确标准
15、,分层实施,严格考核的原则,不断推动首都卫生系统外语培训工作的有效做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各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窗口涉外服务人员进行英语在线学习或集体学习,培训覆盖率达到 100%,英语专业的医务人员 BETS 一级或以上考试通过率达到 95%。继续扩充首都卫生系统医学外语人才库,实现中、高层次外语人才资源的整合管理。到 2015 年,实现 500 名医务人员进入医学外语人才储备库(通过 BETS 三级测试或取得具体出国人员外语水平的有关测试成绩),200 名医务人员成为外语专家库后备人才(具备较高交替传译或同声传译水平 )。城管执法。通过五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批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执法和服务的
16、城管执法人员队伍。分层分类进行人员培训,逐步建立完善外语人才库。40 岁以下城管一线执法队员 80%通过 BETS 一级考试,旅游景区、金融商务区、外交使馆区等外籍人员出入较多区域的基层城管分队至少有 2 名城管队员通过 BETS 三级考试,达到较高对外交流水平。四、推进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增强城市公共设施对外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公共场所英语标识的普及化和规范化,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规范外语服务市场,完善语言自助服务设施,减少外国人在京生活的语言障碍,提升北京的国际化程度。(一) 进一步开展各类公共英语标识规范工作1、完善和推广规范标准。进一步借鉴国际通用标准,广泛征求中外语言专家意
17、见,对原有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及其实施指南、 北京市地方标准 、 北京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译法汇编以及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等标准、指南进行修补和扩充。通过在“首都之窗” 、 “市民讲外语活动”网站以及其他媒体的公布和推广,实现对以上标准和指南的社会免费共享,方便有关部门及普通市民查询、学习和使用。2、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根据相关地方标准和国际通用准则,有步骤地对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博物馆、商业场所、文化设施、地铁公交、医疗卫生、体育场馆、环卫设施等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图标、英文标识和英文说明,进行设立、修改和规范。增强英文标识设立和规范工作的前瞻性,重点抓好新建设施中双语标识的规范工作,统筹安排和规
18、划双语标识的设置,形成有效的同步建设机制。组织英文标识网上纠错活动,开通英文标识纠错热线电话,发挥群众力量,对已设置的双语标识进行纠错和监督。3、规范各类场所菜单英文译法。大力推广菜单英文译法标准,组织行业内自查、互查,定期组织志愿者检查各类公共场所的英文菜单规范情况,全面推动全市餐饮、饭店、文化娱乐等产业相关单位英文菜单的普及和规范。4、规范全市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英文名称。通过培训、交流、检查等活动加强全市各相关单位对各自名称、所属单位、所属处室及人员职务职称的规范工作力度。(二) 构建和完善城市外语咨询服务系统1、设立多语言咨询服务系统。在市级综合服务中心、涉外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设立多语言
19、服务的热线、中英双语信息导航系统和查询电话,为来京外国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的咨询服务,听取并收集外国人对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意见和建议。2、设立多语言应急服务热线。发挥高校专业力量,研究建立统一的多语言应急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全市的多种语言应急翻译服务,提高首都窗口行业整体对外服务水平,解决在京外国人的实际困难。3、建立多语言网络服务系统。在首都之窗等网站建立首都多语种网络服务系统,第一时间发布多语言的城市法规政策、经济文化动态、生活服务信息等最新资讯,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为在京居住、工作、学习、旅游的外国人提供切实帮助。4、提高北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外语服务能力。在外国游客聚集的站点增设旅
20、游咨询中心,提供免费双语咨询服务,以及包括导游手册、景点介绍、地图、时刻表等在内的多语种印刷品和宣传中华文明的书籍刊物。有条件的站点可提供多语种服务,满足国内外游客多样化需求。5、提高外语专业服务市场规范化程度。规范外语翻译市场。积极促进翻译协会和外语培训机构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建立,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加强首都外语服务产业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高翻译公司和社会外语培训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三) 加大媒体双语化建设力度1、发展外语类电视、广播节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在办好现有频道和栏目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外语广播、电视节目。积极在报道中增加双语内容,与外语教育专家和外语培训机构合作
21、录制外语教学节目,为市民学习外语和了解外国文化提供服务。2、提高平面媒体双语化水平。市属报纸在继续办好现有双语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新闻报道力度。其中,北京晚报在办好每周四双语新闻专版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推出北京晚报英文版。北京青年报社在办好现有BEIJING TODAY(今日北京)英文周报、手机报“每日英语”等栏目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双语报道质量。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互联网、手机为媒体双语化发展搭建平台。3、出版发行外语书籍。组织各类院校和出版机构编写、更新一批面向市民和不同行业人群的教材和音像制品,出版适应国际化人才需要的专题双语出版物,加大外语学习书籍和报刊的出版量和发行量。增加双语
22、对照的汉语日常用语手册发行量,供来京外国人学习汉语。4、规范公共信息网站双语内容。制定有关语言标准,要求各出版发行、窗口行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外文版双语网页进行比照,从语言上进行规范。规范“首都之窗”政务公开双语内容,各委办局、区县网站设立英文网页,增设双语内容。五、发挥社会各界积极性,组建一支机动能干的外语志愿者队伍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合理使用的方式,组织立志于社会公益事业、具备外语技能的中外青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一) 建设“首都国际环境改善工作志愿者”队伍在市民讲外语志愿者基础上,组建“首都国际语言环境改善工作志愿者”队伍。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在广泛招募高
23、校学生志愿者的同时,重视吸引离退休外交官、高校外语教师等专业人士,驻华使节及配偶、外资机构驻华代表及配偶、留学生等外籍人士参与志愿活动。建立和完善服务基层的志愿活动组织机制以及志愿者管理制度。建立志愿者资料库,储备一定规模的外语人才,保持志愿者队伍相对基本稳定。(二) 服务市民外语普及活动组织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街道、窗口行业和机关,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巩固市民讲外语活动的初步成果,进一步提高普通市民、窗口行业从业人员和机关干部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意识。(三) 参与各类大型国际活动在每年举办的全市大型涉外活动和大型外语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增强国际化服务能力
24、,使志愿者队伍得到实际锻炼。(四) 加强志愿者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社会实践、交流观摩等方式,使志愿者深入了解国际交往礼仪、外国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举办专题国际研讨会,开展志愿者国内外交流观摩,建设一支符合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志愿者队伍。六、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保障市民讲外语活动顺利实施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涉及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各行业,事关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局,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将市民讲外语活动引向深入,不断取得实效。(一) 加强领导协调充实和完善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的各项职能,形成统筹规划、督促检查、监督实施、协调各方的有
25、效工作机制。各区县、各部委办局和各窗口行业主管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本行业讲外语活动工作的领导,根据规划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市民讲外语专家顾问团的决策咨询功能,推进北京外语环境改善。发挥街道和社区的作用,积极举办市民喜闻乐见的各类外语培训班和外语活动,使市民讲外语活动深入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社区、每一位居民。(二) 建立交流、检查和奖励制度组委会要定期组织开展不同地区、行业和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鼓励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立检查奖励制度,每半年对区县、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年底进行评比,对创建优秀外语服务品牌的单位、行业
26、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开展活动突出的优秀单位、行业和个人实行挂牌发证,对没有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三) 加大宣传力度组委会要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进展情况和工作安排,使中外媒体和广大市民及时关注、了解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办好“市民讲外语活动网” ,加强市民与组委会之间的沟通。搞好普及,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促进市民讲外语活动持续深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市民讲外语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市民自发地投入到讲外语的活动中来,提高市民参与热情。本规划是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各区县要依据本规划,根据自身职责,对所负责领域的工作,制订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保证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