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术史论文.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33389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史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史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史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华玉文化中的良渚玉文化浅析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 程中,有意 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 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玉的文化意蕴既是古老玉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支撑玉文化升华的理念基石和精神支柱。原始先民在打制和使用玉工具 过程中, 发现了玉的质地细腻、色彩美丽,可使用于非生产性的装 饰上,其 时间相当于考古学文化上的 兴隆洼、查海文化时代(公元前 6200 年前 5400 年)。远古人认为万物均有精灵,其威力无比,既可赐福也可以降灾于人类,为了获吉避凶,人必须得到精灵的保佑,必须向他奉献玉

2、和 猎物、用歌舞侍候(巫)。相传至黄帝时代,人们便视玉为神物,或以玉为媒介去沟通神灵,听取他的旨意,这一历史阶段相当于考古学文化上的红山文化、大溪文化时期。到了良渚文化时期,神的旨意被琢刻在玉器(琮、璧、璜)上,即留下了契刻的诸多符号。巫便成 为集神权、政治、兵权三权于一身的原始部落最高统治者。概括而言,史前玉的文化意蕴 基本上包含美、神、瑞三个原始基因。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玉的文化意蕴随着社会的前进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这就是德。德是起于西周的社会规范,它既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伦理,又是 实践行为中的准则,西周社会的盛衰与德治的强度不无关系,而玉德乃是德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玉的文化意蕴仍在不断

3、地充实、反复和提高,诸如色彩美、音调美、古玉美、沁色美等等,都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增添的新内容。玉与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观是中国人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其基础。 远古人如果没有长期的、充分的对玉的审美活 动,并得出相 应的结论和观点 温,那么今天中国人的审美观将会形成另一种类型了。古人的玉 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方式与原则。千言万语,归结一句话,玉是中国人审美观的基石。确切地说,玉应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华 人均不例外。良渚文化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分布地点在 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 年发现的该文化 遗址,于 1

4、959 年依照考古惯 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良渚文化存续之间约为距今 5300 年至 4200 年前,属于新石器 时 代。 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良 渚 文 化 的 玉 器 ,以 其 数 量 多 、质 量 高 而 超 越 同 时 期 其 它 地 区 玉 器 制 造 业 之 上 ,充分 说 明 玉 器 制 作 已 经 成 为 专 业 化 程 度 很 高 的 手 工 行 业 ,从 一 个 侧 面 反 映 出 长 江 下 游 三角 区 四 、五 千 年 前 的 物 质 生

5、 产 水 平 是 比 较 发 达 的 。 根 据 玉 器 出 土 的 情 况 ,可 以 看 出 当时 石 器 制 作 技 术 同 样 高 超 。制 造 石 器 的 工 匠 们 已 经 完 全 掌 握 了 选 择 和 切 割 石 料 、琢 打成 坯 、钻 孔 、磨 光 等 一 套 技 术 。良 渚 玉 器 包 含 有 璧 、琮 、钺 、璜 、冠 形 器 、三 叉 形 玉 器 、玉 镯 、玉 管 、玉 珠 、玉 坠 、柱形 玉 器 、锥 形 玉 器 、玉 带 及 环 等 。良渚玉器有以下几点特征1、良渚文化玉器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2、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线深而宽 ,线底略呈弧形。3、良渚文化玉器

6、环线有手工磨接和管 钻旋磨两种加工方法,前者线痕浅细,线沿多“毛碴”。4、良渚文化玉器射线细密紧凑,接续痕明显。5、良渚文化玉器多浅浮雕,利用减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纹饰,强化主题表达。6、良渚文化玉器常有“ 拉锯痕”。良渚玉器 镂雕时,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锯”锯去多余部分,俗称“锼 ”,又称“ 拉丝”,所用弦状拉条犹如无 齿锯条,会在镂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迹。7、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华丽,新创纹样琳瑯满目,有: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蚩尤 纹、立人纹、兽眼鸟纹、云雷纹、蒲草纹。8、良渚文化玉器特别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较之红山文化玉器的“线刻眼”,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丰富多彩。“ 良渚

7、眼睛”除了单圈、重圈之外,还出现了卷云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线形眼眶。9、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 包浆”,俗称“玻璃光”。良 渚 玉 琮 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开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 对于玉琮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很多说法, 对于玉琮的用途也有不同的看法。由于玉琮体量较大,数量又多,流行的时间 又较长,故玉琮的用途也是多样的,主要作祀地用,因为玉琮外方内圆,象征着地,故用于祀地, 周礼有“黄琮礼地”的记载。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都证实,玉琮的另一大用途是, “琮以敛 尸”,在良渚文化

8、的大型墓中,有用数十件玉琮敛尸的现象。祀地、敛尸是玉琮的主要用途,也是玉琮的原生功能,即玉琮琢制的主要目的,在人间是为了用于祭祀,在阴间可用于敛尸。玉琮在人间、阴间都发挥了作用,这在古文化器物中是罕见的,因而更具神秘意义。今人看来,良渚玉琮有以下的含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对天地的崇拜,无疑是古人 对大自然的敬仰。此琮的形貌正是以外观的“ 方”,上面的 “圆”来体现。中间一个圆型的孔,代表了思想的“经天纬地”。“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道家学说,是中国思想的先 导, “行方思圆”是老子“ 道德经”的基本“道德”理念。“道德经”是老子“道经”与“ 德经”的二部文献的合文。统称为“ 道德经”。其中

9、“道经”说的是思想品质和思想境界的修养;“德经” 主要论说人们正确行为的规范。其中许多观点和思想,对后世都具有极有张力的启发。充满了对 世界和人类思维的精神认识辩证 思想。良 渚 玉 琮 用 软 玉 雕 琢 而 成 ,从 外 观 看 呈 外 方 内 圆 、上 大 下 小 形 。其 表 面 细 密 的 阴 纹线 刻 技 艺 达 到 了 后 世 几 乎 望 尘 莫 及 的 地 步 。在 既 没 有 青 铜 、又 没 有 钢 铁 的 良 渚 时 期 ,对 硬 度 超 过 一 般 岩 石 和 各 种 金 属 的 玉 料 ,是 怎 样 进 行 加 工 ,使 之 成 为 纹 饰 精 美 繁 细 的玉 琮

10、呢 ,至 今 还 困 扰 着 研 究 良 渚 古 玉 的 学 者 。不 仅 如 此 ,良 渚 玉 琮 还 以 体 大 自 居 ,更 显它 独 特 的 魅 力 。方 柱 形 玉 琮 四 面 中 间 立 槽 ,槽 两 边 基 本 等 距 ,误 差 在 1 毫 米 左 右 ,每 节上 下 间 距 也 几 乎 完 全 相 等 ,而 且 玉 琮 兽 面 纹 的 构 图 也 基 本 相 同 。每 个 面 的 转 角 上 有 半个 兽 面 ,与 其 相 邻 侧 面 转 角 上 的 半 个 兽 面 组 成 一 个 完 整 的 兽 面 ,这 样 的 组 合 使 原 本 呆板 的 兽 面 更 显 生 动 且 具 变 化 。良 渚 玉 文 化 是 良 渚 文 化 的 重 要 内 容 ,在 我 国 的 玉 文 化 中 也 占 有 重 要 席 位 ,良 渚 文化 为 我国新石器 文化遗址之一, 刻 划 在 出 土 器 物 上 的 “原 始 文 字 ”被 认 为 是 中 国 成 熟 文 字出 的 前 奏 。良 渚 文 化 一 向 被 誉 为 “文 明 的 曙 光 ”, 国 家 文 物 局 指 出 :良 渚 遗 址 群 将 成 为实 证 中 华 五 千 年 文 明 史 的 圣 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