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色的蒲公英教材分析: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性散文。文章讲述的是妈妈巧妙地借养花的事给“我”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同样,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但都是同等重要的。文章的开始写“我”参加一次戏剧表演,本来要演的角色被别人代替,只能演传述者。正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借蒲公英花的事,给我讲明了道理,使“我”成功地博得了掌声。文章不仅仅是揭示道理,还通过“严肃、鼓励、不厌其烦、欣慰、意味深长”等词语,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学情分析:蒲公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植物,其花色鲜艳,种子奇特,给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但在城市中有许多孩子没见过
2、蒲公英,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做好能到野外亲自感受蒲公英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严肃”等词语。2、了解课本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你巧妙地开导女儿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感悟,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流露着母爱的句子中,体会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妈妈对儿女无私的爱。2、教育学生体谅父母,尊敬父母。教学重难点:1 弄清妈妈是怎样巧妙地开导女儿的。2 频度句子,体会伟大而无私的母爱。预习要求: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设置悬念,导
3、入新课1 教师出示蒲公英挂图,让学生欣赏,说一说你对这些蒲公英的感觉(学生自由说:美、很普通 )2 教师:对,这的确是一株很普通的蒲公英,但是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小主人来说,却不普通。她对这金色的蒲公英有着特殊的情感。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金色的蒲公英。(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说蒲公英入手,然后设置悬念:课文的小主人对蒲公英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兴趣)二、检查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再集体朗读。教师强调要点。字音:“虽”是平舌音;“株”是卷舌音;“励”的生母是“l”,不是“n”.字形:“练”的右边不能写成“东”;
4、“肃”在书写的时候先中间后两边;“励”是左右结构,不是半包围结构;“振”的右边不能多一撇。2 教师出示下列词语,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不厌其烦 尽管 委婉 角色 宛如 漫不经心 玫瑰 严肃 意味深长 慈爱 鼓励 精心 明媚3 学生在一起把这些词语读一读。4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读准课文的情况。学生互相评议。(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掌握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三、出示问题,学生自读1 说说“我”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情。2 在“我“的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妈妈都做了什么,请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3 找出让你感受到妈妈对女儿无私的爱的句
5、子,读一读。(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交流,通过有目的的自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和初步的体会)四、集体反馈,理清条理1 指名说“我”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情?(我们班编排戏剧,老师一开始选“我”当公主,可因为“我”老忘台词,老师只好把“我”换了,让“我”当叙述者,我很难过。在妈妈的开导和鼓励下,“我”精心准备,出色地扮演了叙述者的角色)2 教师:在这件事情中,“我”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老师现在把他们归纳如下,你们想想“我”的妈妈在“我”的不同时期都做了什么?(学生读文后,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接受公主角色:妈妈不厌其烦地陪“我”练习。换成叙述者:巧妙地借蒲公
6、英开导“我”,继续陪“我”练习。参加演出:送来蒲公英,并在台下支持“我”。演出结束:精心地把蒲公英花瓣夹在“我”的书页里。3 教师:从妈妈为女儿所做的事情当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妈妈?(学生说:慈爱、耐心、爱女儿、讲道理、平和、平易近人 )五、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深深地爱着自己女儿的妈妈!她的慈爱、耐心、平和、明理都是因为她爱着自己的女儿。第一课时课后检测:一、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紧张( ) 自豪( ) 温暖( )二、 用下列词语造句。1 漫不经心:2 意味深长:第二课时一、欣赏美景,引导入境1 教师出示蒲公英花丛,学生欣赏、感知。2 教师导:这从蒲公英在别人的眼里可能并不美,
7、可在文中的“我”的心中却是最美的。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老榆树下,蒲公英在草丛中绽出了金黄色的花,一朵朵,一簇簇,宛如哪个画家随手在一幅风景画上点了几颗金星 ”3 学生自由地读一读,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词语的叠用以及比喻修辞的运用中,体会这幅画在“我”的心中美好的印象)4 教师启发:为什么这样一幅蒲公英能在“我”的心中留下这么美好的印象呢?(设计意图:指名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因为就是在这片蒲公英花丛中,“我”的妈妈借蒲公英开导“我”,让“我”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角色,不再悲伤、委屈;也可以说妈妈让“我”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
8、懂得了每一个人在生活充当每一个角色都是很重要的)二、品读句子,体会母爱1 教师导:“我”的妈妈是一个平凡的妈妈,也是一个伟大的妈妈。因为他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老师相信你们在文中的许多语句中都能体会到。现在,就把你们找到的句子,以及对句子的理解告诉大家。2 学生反馈句子,谈体会。教学建议:(1) 找出句子,大家一起读一读。(2) 引导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和体会。(3) 指导感情朗读“妈妈总是微笑着站在门口等我,那眼神好像在说,我是他心里唯一的宝贝。午休时间常常只有我们两人一起度过。”“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其实妈妈并不是漫不经心,而是有意这样做的)“妈妈严肃地望着我”“她意味深长地接着说道”
9、“她听完慈爱地望着我笑了笑.”。“妈妈精心地把可怜巴巴的花瓣夹在我的书页里。”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抓住加点的词语读一读。(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体会,让学生在读句子,说体会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对女儿深厚的爱,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三、拓展延伸,说父母关心自己的事情1 教师:同学们。看到文中的妈妈对女儿所做的一切,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的一切吧。把让你感动的事情说一说。2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3 教师启发:从大家介绍的妈妈为孩子做的事情中,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如果你们的妈妈现在就站在你们的眼前,你们想对她说什么呢?(指名说一说)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是无私的。有爱是幸福的,也希望你们也能用同样的真心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关心、体贴父母。五、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画一张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画。第二课时课后检测:一、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页( )( ) 舌( )( )令( )( ) 辰( )( )二、选词填空 鼓励 激励 鼓舞 在老师的( )下,我勇敢地站上了演讲台。 雷锋的事迹( )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