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2654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昆虫学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字解释有效积温: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孵出的现象。授精:性成熟的昆虫,通过交配雄虫以不同的方式把精子送入雌虫的体内,这一过程叫授精。受精: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精子与卵子结合。结构色:又称物理色,是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使光波发生散射、衍射或干涉而产生的各种颜色。内激素:是指昆虫分泌在体内的化学物质,用以调节其发育和变态的进程。外激素:又称信息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也可能是异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

2、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叫孤雌生殖。两性生殖:是昆虫的常见生殖方式,其特点是要经过雌雄的交配,雄性个体把精子送入雌体,在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受精)后才能形成新个体。被蛹:全变态类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相对静止的虫态,处于幼虫和成虫之间。围蛹:蛹体本身是离蛹,只是蛹体被第 3、第 4 龄幼虫所脱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而已。雌雄二型现象: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 2 性征的不同外,在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双名法:即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本名。 (分类学著作中,学名后

3、面还常常加上定名人的姓。但定名人的姓氏不包括在双名法内) 。虫龄:昆虫的生长和蜕皮交替进行,在正常的情况下,昆虫幼体每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蜕一次皮,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可用虫龄来表示。 (从腐化之第 1 次蜕皮以前的幼虫或若虫叫第 1 龄若虫第 2 龄幼虫或若虫,余类推) 。多型现象:同 种 昆 虫 同 一 性 别 的 个 体 间 在 身 体 大 小 、 体 色 、 结 构 等 方 面 存 在 明 显 差 异 的现 象 。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即变态。生活史:是指一种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年生活史:生活史常以 1 年或一代为时间范畴,昆虫在

4、1 年中生活史称年生活史或生活年史。世代交替: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通风作用:有助于昆虫体内水分和周围热量的散失而对昆虫体温发生影响;另一方面对昆虫迁移、传播的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在一个同龄个体群中,任一个体有可能存活到年龄为 x 的概率的一览表。并胸腹节:膜翅目中,成虫腹部的第一节成为胸部的一部分称并胸腹节。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将旧表皮皮脱去的现象。课本补充:昆虫的消化作用可分为肠内消化和肠外消化。肠外消化:昆虫在取食前先将唾液或消化液注入寄主组织内,当寄主组织溶解后,再吸回肠内的过程。肠内

5、消化:昆虫消化食物主要发生在中肠内。在某些昆虫中,肠内的共生菌也参与部分消化作用。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或现象。化蛹: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在获取足够的营养之后从一个自由活动的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的虫态的过程。世代重叠:二化性和多化性昆虫,由于发生期及产卵器较长等因而使前后世代间明显重叠的现象。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昆虫的群集性:只同种昆虫在大量个体高密度的聚集在一起的习性。扩散:是指昆虫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空间变化的现象。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的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天敌:在自然

6、界中每种昆虫大量的捕食者和寄生物,昆虫的这些敌害称为天敌。填空题1/昆虫触角基本结构由( 柄节 ) 、( 梗节 ) 和 ( 鞭节 )构成。2、昆虫假想脉相(脉序)的纵脉主要有 ( 前缘脉 C )、( 亚前缘脉 Sc )、( 径脉 R )和 ( 中脉 M )等 。 (补充:肘脉、臀脉、轭脉)3、昆虫的翅区分为( 腋区 ) 、 ( 臀前区 ) 、 ( 臀区 ) 和( 轭区 ) 四个区4、昆虫的体躯由 ( 头 ) 、 ( 胸 )和( 腹 )组成。5、昆虫纲分许多目,分目的主要依据为( 翅 ) 、 ( 触角 ) 、 ( 足 ) 、 和( 口器 ) 。6、昆虫雌性的生殖器官包括一对 (卵巢 ) 、两根合

7、并成(中输卵管) 。中输卵管后部的膨大部分叫( 生殖腔) 、它的开口叫( 生殖孔) 。 【P178-179 熟悉 P179 的图】7、 昆虫的头式依据昆虫口器 着生部位分为 前口式 、后口式 和 下口式 。8、昆虫足的基本结构相似,由 基节 、 转节 、 腿节 、胫节 等构成。课本补充:触角的类型:刚毛状、线状、念珠状、棒状、锤状、锯齿状、栉齿状、羽状、肘状、环毛状、具芒状、鳃状。胸足的类型: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足、攀握足。翅的类型:膜翅、毛翅、鳞翅、缨翅、半覆翅、覆翅、半鞘翅、鞘翅、棒翅。产卵器的基本构造:有 3 对产卵瓣。昆虫体壁的色彩:色素色、结构色、结合

8、色。外激素的种类主要有性抑制外激素、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集结外激素和标记外激素。昆虫的几种特殊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多胚生殖、胎生和幼体生殖。昆虫的消化道:前肠、中肠和后肠。蛹的类型:离蛹、被蛹、围蛹。有关种群数量变动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迁移率、种群平均寿命。听觉器的类型:听觉毛、江氏器、鼓膜听器。温区的分类: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高适温区、最适温区、低适温区) 、 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简答题1、 昆虫的主要变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5 分)答 : 变 态 类 型 包 括 :1.增 节 变 态 : 由 幼 期

9、发 育 到 成 虫 期 腹 部 的 体 节 数 随 蜕 皮 次 数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 初 孵化 时 腹 部 只 有 9 节 , 至 性 成 熟 是 逐 渐 增 加 到 12 节 ;2.表 变 态 : 幼 体 与 成 虫 之 间 除 身 体 大 小 、 性 器 官 发 育 程 度 及 附 肢 节 数 等 有 所 变 化外 , 其 他 方 面 无 明 显 差 别 。 但 该 变 态 保 留 了 成 虫 期 人 继 续 蜕 皮 的 特 征 ;3.原 变 态 : 从 幼 期 转 变 为 成 虫 期 需 要 经 过 1 个 亚 成 虫 期 。4.不 完 全 变 态 : 一 生 只 有 经 过

10、卵 期 、 幼 期 和 成 虫 期 3 个 发 育 阶 段 。 ;5.完 全 变 态 : 一 生 经 过 卵 、 幼 虫 、 蛹 和 成 虫 4 个 不 同 虫 态 。2、 什 么 是 警 戒 色 与 拟 态 ? (5 分)答 : 警戒色:指昆虫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具有时太低不敢贸然趋势或厌恶的防御行为。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态、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他种生物或非生命物体,以躲避天敌的现象。3、昆虫哪些组织器官有排泄功能?(5 分)答 : 马氏管、脂肪体、围心细胞、中肠、消化道、雄性附腺、体壁等。4 昆虫雌雄性内生殖器的组成各有哪些部分?(15 分)答:雌性内生殖器:1 对卵巢、2 根侧输卵

11、管、1 根中输卵管、生殖腔或阴道受精囊、1 对生殖附腺。鳞翅目等部分种类还由体壁内陷而成的交配囊。雄性内生殖器:精巢、输精管、射精管、附腺。某些昆虫还右贮精囊。1、简述昆虫纲繁盛的原因 答:(1)、有翅能飞 (2)、繁殖力强 (3)、体小势优 (4)、取食器官多样化 (5)、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 (6)、适应力强 (书 P7-8)2、简述昆虫刺吸式口器的特征?答:刺吸式口器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的昆虫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体内又能吸食寄主体液的口器。以蝉为例:上唇特化为一个三角形的骨片,上颚和下颚的内颚叶特化为口针,上颚口针较粗,端部有倒刺,主要起刺入寄主组织的作用。下颚口针较细,内侧有 2

12、个纵槽。下唇延长成包被与保护口针的喙。P533、昆虫血液的功能答:(1)、止血作用 (2)免疫作用:a、吞噬作用 b、成瘤作用 c、包被作用 d、溶菌作用 (3)、解毒作用 (4)、阻止天敌捕食 (5)、营养贮存和运输作用 (6)、机械作用 (书 P128-130)4、昆虫排泄器官的主要类型主要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其他还有体壁、消化道、脂肪体、下唇腺、围心细胞、直肠、隐肾管系统等。(书 P133,此题建议看看书)5、抗虫三机制1、 不选择性:不吃,不产卵.2、 抗生性:吃后发育不良,生命力减弱.3、 耐害性:吃后发育不良,生命力减弱。6、特定年龄生命表 书 P444也叫水平或动态生命表。是以森林

13、害虫的年龄阶段作为分析单位,系统观察各虫态(或龄期)中虫口数量变动和死亡原因。往往是以一个同一虫态(或龄期)的种群为研制的起始点,始终跟踪着它们的变化,直到下一世代的同一虫态(或龄期)为止。课本补充:触角的功能: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口器的分类 咀嚼式:大体上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颚、下颚组成。嚼吸式: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并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的口器。刮吸式,虹吸式,捕吸式刺吸式: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的昆虫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体内又能吸食寄主体液的口器。用生命

14、表法进行昆虫种群动态研究的全过程,分为 6 个步骤(1)设计(2)实施调查(3)制作和累计生命表(4)生命表资料分析和数量计算(5)重要环境因子与对象种群数量关系的调查或实验生态测试(6)建立种群动态模型论述题1 昆虫为什么要进行周期性蜕皮?(10 分)周 期 性 蜕 皮 是 适 应 昆 虫 周 期 性 生 长 发 育 的 需 要 。昆 虫 的 表 皮 由 蜡 质 和 几 丁 质 组 成 。 蜡 质 层 位 于 表 皮 的 最 外 层 , 可 以 防 止 水 分 的 蒸 发 。几 丁 质 是 复 杂 的 含 氮 多 酶 类 , 是 外 骨 骼 的 主 要 成 分 。 几 丁 质 下 面 是 分

15、 泌 外 骨 骼 的 表 皮 细胞 , 表 皮 细 胞 分 泌 的 外 骨 骼 一 经 硬 化 后 就 不 能 继 续 扩 大 , 从 而 使 昆 虫 生 长 受 限 制 。 故 昆虫 在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 会 发 生 蜕 皮 现 象 。2 阐明有效积温法则应用的范围及其局限性。 (10 分)答: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范围:1 预测昆虫在某一地区的年发生代数;2 预测昆虫在地理上的分布界限;3 应用与天敌的引进、保存和利用;4 预测害虫发生期和来年发生程度;局限性:1 一年严格发生 1 带专性滞育昆虫、多年发生 1 代的昆虫和具有定向迁飞习性而在本地不能越冬的昆虫,利用有效积温法则推测其

16、年发生代数无意义;2 昆虫栖息场所的小气候温度与气象台测得的大气温度有所差异,所以应用时应尽可能利用小气候温度;3 昆虫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不完全相同;4 在定温和自然变温条件下,昆虫的发育速率不同,变温下昆虫的发育速率较恒温下快;5 温度是影响昆虫发育速率的主要因素,但食料、湿度等其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因而在应用时应注意修正;6 有效积温法则是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为前提的,而事实上在整个适温区内,其更确切的关系并非直线关系,采用直线关系表示,误差较大。1、论述害虫种群的管理(书 P472 结合网上的自行解决吧!)答:(1) 、害虫防治:当害虫种群数量有发展到危害威胁的趋势,应该

17、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保护作物免受损失;(2) 、协调防治: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协调,避免产生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的大量发生的问题。(3) 、害虫种群数量控制A、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可能性B、害虫种群数量控制的研究途径:a、选择性杀虫剂和选择性施药方法b、外地天敌的引进和当地天敌的保护与助长c、抗虫品种的选育和通过栽培措施提高作物的抗药性d、创造不利于害虫种群数量发展的环境条件(4) 、害虫种群数量控制方案的制定A、分析各种有害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确定真正有害种类的经济阀值B、做出压低主要害虫平衡位置的方案C、在危急的情况下,采用对生态系统破坏性最小的应急措施D、设计监控技术方案2、常

18、见昆虫的主要特点(等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脉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螳螂目、鞘翅目) (书分别为 P284 、P286 、P301 、P309 、P319 、P334 、P344 P359 、P284 、 P321)等翅目:小到大型,多型性社会昆虫,口器咀嚼式:触角连珠状,有翅型有翅 2 对,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翅狭长,可沿基缝脱落,纵脉多,缺横脉,渐变态,少数种类雌虫也分泌卵鞘。如白蚁直翅目:中到大型,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一般有翅 2 对,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也有无翅或短翅的,后足多为跳跃足,有的前足为开掘式,雌虫产卵器通常发达,呈刀状、剑状或锥状,渐变态

19、。如蝗虫半翅目: 小到大型,头后口式,口器刺吸式,由头的前方伸出折向后方,翅 2 对,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渐变态。如椿象(蝽)同翅目:小到大型;头后口式, 口器刺吸式,由头的后方生出,翅 2 对,前翅为覆翅或质,质地均一,后翅膜质,也有无翅或短翅的。渐变态或过渐变态如蝉脉翅目:小到大型,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翅 2 对,膜质,前后翅形状相似,脉纹网状,纵脉在翅的边缘分叉,全变态或复变态,成、幼虫捕食性。如草蛉双翅目:小到大型,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翅 1 对,前翅膜质,后翅变成平衡棒 halteres;全变态或复变态。如蚊鳞翅目:小到大型, 口器虹吸式,翅 2 对,膜质,被鳞片和毛,全变态,

20、成幼虫陆生,少数幼虫营半水生生活如蝴蝶膜翅目:微小到大型,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翅 2 对,膜质,前翅大,后翅小,以翅钩列连接,翅脉很特化,有的产卵器特化成螫刺,全变态或复变态如蚂蚁螳螂目: 中到大型,头活动,三角形,口器咀嚼式,前胸长;前足捕捉式,中后足步行式,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休息时平放于腹背上,尾须 1 对,雄虫第 9 节腹板上有一对刺突,渐变态,若虫和成虫均捕食性,卵粒为卵鞘所包。如螳螂 (螳)鞘翅目: 小到大型,体坚硬,头前口式或下口式,口器咀嚼式,前翅为鞘翅,后翅膜足的跗节多为 5 节,完全变态或复变态。统称甲虫补充:缨尾目:外口式,表变态,足的基节和腹部第 29 节上有

21、刺突或泡囊,尾须 1 对,尾须间有中尾丝。如衣鱼襀翅目:小到中型,体扁长而柔软, 口器咀嚼式,上颚有的退化,触角丝状多节,翅 2对,膜质,前翅中脉和肘脉间有横列脉,后翅臀区大,休息时平放于腹背上,足跗节 3 节,尾 1 对,丝状,多节或 1 节,半变态,幼期水生,有时有气管鳃。如襀翅虫纺足目:小到中型,体扁长而柔软,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或念珠状,胸部长,几与腹部等长,雌无翅,雄有翅 2 对,翅长,翅脉简单,前后翅形状和翅脉相似,休息时平放于腹背,跗节 3 节,前足第 1 跗节特别膨大,能分泌丝质而结网,渐变态,成幼期栖境相同。如足丝蚁蛩蠊目:中型,扁而细长,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无翅,3 对足步行式,跗节 5 节,有长而分节的尾须 1 对,产卵器发达,雄虫第 9 腹节有刺突。变态不明显。综合了直翅群中不少目的一些特征。如蛩蠊缺翅目: 体小柔软,口器咀嚼式,触角 9 节,连珠状,有无翅型和有翅型,无翅型无单、复眼,有翅型有复眼和单眼,翅 2 对,膜质,翅脉简单,纵脉 l 到 2 条,足跗节 2 节;尾须 1 节;渐变态。如缺翅虫PS:括弧里的内容是补充的,方便理解和记忆力好的你,另外没写答案的题目是鄙人真的不好怎么写的题目 考试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