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1881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丁丹咸水沽第四小学2013 年 12 月如何根据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作为教师,每天都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生命,作为小学教师,拥有着雕刻原石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就像一块原石,用什么工具去雕刻他,想要雕刻成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在小学中低年级,由于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具有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不同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 6-8 岁的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摆脱了对大人的依赖,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的和同学相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这个阶段的学生很敏感,虽然自觉性比较差,但对于同学和教师的话

2、都非常在意的,极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表现欲很强,也喜欢攒一些东西。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小红花的制度,我的课堂也不例外,低段教学十分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于是我利用小红花的机制来促进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机制如下:(1)早上交完作业后坐在位置上认真看书的奖一朵小红花,用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2)上课回答问题积极,能找出同学或者教师错误的奖一朵,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的习惯。(3)写字时握笔姿势正确,写字姿势正确,读书时读书姿势正确的奖一朵小红花。用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书写和读书的习惯。(4)课件出操,由小班干部进行监督,每次回教室后,由小班干部发评出两个站队

3、,走路队,做操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并给与小红花,这样大大避免了学生在路队中说话,眼睛看其他地方,跟不上的情况。(5)中午休息,给与睡着的学生一朵小红花。(6)回家作业书写整洁者予以一朵小红花,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7)周六日还有一项特殊作业,就是做家务,由家长写的小纸条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每天坚持自己洗袜子的,且家务做了五项以上的予以一朵大红花,这个可以根据每周的任务而改变。虽然五个小红花换一个大红花,五个大红花换一个太阳花,五个太阳花才能换一个小礼品,但是孩子们还是十分在乎每一朵小红花。再如小学中段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4、期,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在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学习习惯将很难改变。三、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学习恒心的关键期。中段孩子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开始转化,即使没有直接的奖励,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他们也会努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只有关注到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才能更有的放矢的进行对学生习惯的培养。红花机制并不是唯一的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方法,泰戈尔说:“小草,你步调固然细微,但你脚下却拥有地球。”在师生

5、的交往过程中,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往往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爱能使良知回归,爱能唤醒他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巨大能量。我们只有通过爱的力量来化腐朽为神奇!也正是因为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教师才要多在实践中反思。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会常常“记吃不记打”。说他们记性好,上课经常提醒孩子做题中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孩子们根本就不记得,有时候多次练习一种题型,下次遇到依然还会在某个地方犯马虎,说他们记性不好,老师说每天要评“坐姿小标兵”,有的孩子上课时会特别注意坐姿,但是对于有些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我一直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的表现差距这么大,最终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态度。如何让学生摆正态度,

6、怎样才能让老师说的话在学生身上最有效的表现出来,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坐姿小标兵”的公布,起初是每天最后一节数学课下课公布“坐姿小标兵”的名单,然后发家校通告知所有家长,但后来由于经常顾不过来,没有坚持住,转为每天只发家校通,学生知道名单的唯一途径就是看家长短信,但是很多学生家长看完后根本没有和孩子提起,这导致孩子对于每天的评选结果不能及时看到,这样不能使孩子得到一个正面强化的作用,只有经常提醒学生有这个活动,学生的评比意识才能增强,因此,可以把前一天的评比结果在第二天上课前再公布一遍,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评比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当天学生的好好表现的意识。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停留于嘴边说,还要付

7、诸行动。我发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对学生的做题习惯及格式进行要求,但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学生有意识的坚持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人是有惰性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总是过于自信,懒于在做题时多写多算,无论老师如何嘴上要求学生做题习惯,听话的孩子还是少之又少,一个学期过去了,按着教师要求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于是我又开始回想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通过反省,我发现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首先,教师在讲题过程中只是有时候提到相应习惯,并没有讲到这种类型题时,就按着相应步骤进行讲解,偶尔的提起不能使学生在做相应类型题时,下意识按教师要求进行做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是知识方面,还有习惯方面,都需

8、要教师予以示范,学生需要耳濡目染。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要先养成相应做题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讲题时按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做题,才能以身作则的影响着学生。其次,教师在批改学生做的试卷及作业时,要求过松,只要题做对,没有按教师要求去做,也给算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相应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学生不重视,自然在做题中不会时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做题,因为,教师不能怕麻烦,严格把关,一旦学生重视了,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学生知道了教师的严格,自然也会大大减少“偷懒”的行为。有些方法虽然对大部分学生适用,但是还会有个别学生对于这些方法视而不见,这里要考虑到因材施教,教师要留意观

9、察分析个别学生的特点,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什么样的方式更适合他呢?大部分学生能得到规律性的发展,为教师关注个别学生留出了时间和精力,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的特性。对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

10、较差者的自尊心,则无异是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此外,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中宝,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尤显重要。学生还小,很多习惯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完成,及时与家长沟通,学校里培养的习惯,在家里也一定要继续培养,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有了家长的信任,平时的日常管理不仅能做到令行禁止,还可事倍功半。年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及年龄特点。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都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醒,并且要严格要求的,只有认真执行教师要求,摆正学生的做事态度,才可能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的做题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多看,多思考,多实践,不断地寻求适合这个班的培养学生习惯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整个班集体养成养好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