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31729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流动性偏好又称被为货币需求。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费血方程:MV=PT 该式也可以表示成 P=MV/T。式

2、中,M 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 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 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 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消费倾向: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消费支出占收入增加支出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必须型消费是指日常生活必须支出的消费。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即货币学派,是在传统货币数量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流派,货币学派的领袖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 弗里德曼教授。货币学派继承了货币数量理论的传统,重视货币需

3、求理论的研究,建立了货币分析的经济模型,强调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以货币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基调是经济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首先,凯恩斯经济学是 30 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 4 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成

4、这次大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 年代大萧条”。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 19291933 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其次,凯恩斯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大

5、战其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实际上,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而凡勃仑在 1900 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词来描述马歇尔经济学。后来西方经济学普遍接受

6、“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这些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庇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凯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有相当的时代背景。 非理性预期的三种模型:一静态预期,静态预期理论假定经济活动主题(企业或个人)完全按照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来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在传统的蛛网模型理论中,生产者必须对未来上市时的产品

7、价格进行预期,以决定其供给数量,蛛网理论假定,生产者通常都以当前的市场价格作为对下一时期市场价格的预期,这即是静态预期。若以 Pt 表示第 t 期的实际价格水平,Pt-1 表示第 t 期前一个时期的实际价格水平, 表示在 t-1 期所预期的价格水平,则静态预期模型为:二外推型预期, 是指对未来的预期不仅依据经济变量的过去水平,而且还应建立在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的基础上。这种预期不仅要依赖于经济变量过去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还依赖于该经济变量所显示出来的变化方向或变化趋势。若 表示预期中的调整系数,Pt-2为第 t-1 期前一时期的实际价格水平,外推性预期的模型为:根据这一模型分析可知,如果 等于

8、0,该模型则转化为静态预期模型,假定市场实际价格从 t-2 时期到 t-1 时期是上涨了,即 Pt-1Pt-2,根据非理性预期理论乐观的人预期价格上涨趋势将持续下去(=1),悲观的人则预期价格上涨趋势不会持续,反而会大幅度下降(=-1),因为乐观与悲观两种情绪的支配,预期价格出现正好相反的结果。三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说经济主体会根据自己过去在做出预期决策时所犯错误的程度来修正在以 后 每 一 时 期 的 预 期 。 以 表示适应性预期的调整系数,而且 01,适应性预期的模型可写为:适 应 性 预 期 形 成 的 一 个 特 点 , 就 是 考 虑 到 前 期 实 际 价 格 Pt-1 与

9、预 期 价 格 的 差 距 ,进 行 现 期 的 价 格 预 期 , 形 成 反 馈 型 预 期 机 制 , 如 图 ( 略 ) , 前 期 预 期 价 格 高 于 实 际 价 格时 , 现 行 预 期 价 格 下 降 , 反 之 , 前 期 预 期 价 格 低 于 实 际 价 格 时 , 现 期 预 期 价 格 上 升 , 适应 性 预 期 强 调 , 经 济 活 动 主 体 的 预 期 并 不 是 独 立 于 其 他 经 济 变 量 之 外 的 某 种 心 理 状 态 ,而 是 以 他 们 过 去 的 经 验 和 客 观 的 经 济 活 动 变 化 为 基 础 的 , 人 们 可 以 利

10、用 过 去 的 预 期 误 差来 修 正 他 们 现 在 的 预 期 。可以看出,静态预期是适应性预期的一个特例。很 显 然 ,相对于前两种预期的形成机制而言,适应性预期更加复杂,更为接近现实。不管是静态预期、外推预期还是适应性预期,都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缺 点 , 即 人 们 只 是 凭 借 过 去的经验对未来做出判断,没有充分利用与预期相关的其他变量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因此又被统称为非理性预期“两个剑桥之争”认为凯恩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对此争论的看法二者都以凯恩斯理论为依据,认为凯恩斯理论侧重宏观的总量分析,但是新剑桥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核心是收入分配理论,而且缺乏微观价值和分配论基础,

11、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理论核心是 AD-AS 模型及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并用 ISLM 模型概括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加以综合。西方经济学的三次综合第一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穆勒 1848 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穆勒首先重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规律,而财富则是具有效用和交换价值的物品,然后阐述了他的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第二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经济学原理 阿尔弗里德马歇尔 1890 年出版 经济学原理是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代表作,被认为是继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后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支配着英美经济学论坛。 经济学原理,宣传渐进改良,采用折衷主义方法,综合各种经济学理论,尤其在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形式下,吸收边际效用学说,因而其理论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第三次经济学理论大综合:保罗萨谬尔森经济学1948 年出版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第一部融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经济学教科书.一方面,他把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作为该书的中心问题来叙述和解释凯恩斯的理论结构,从而完成把凯恩斯理论提升到经济学主流地位并演变为宏观经济理论任务的第一人;另一方面,他仍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理论作为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包括进去,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理论两种对立的理论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