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830716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重点学习手性分子和非手性分子的区分;判断对映体、非对映体、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的存在;对映异构体的表示和命名;比较对映体性质上的异同点。了解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和手性分子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对映异构又叫光学异构或旋光异构。它是一类与物质的旋光性质有关的立体异构。,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间的排列顺序、结合方式,立体异构:构造相同,原子在空间排布方式不同,第一节 手性分子和对映体,一、手性 (chirality),互为实物与镜像关系,彼此又不能重叠的现象为手性。,问题:脚, 耳朵, 鼻子, 螺丝钉是否具有手性?,二、手性分子和对映体,镜子,1.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

2、分子(chiral molecule)。,2.它们是彼此成镜像关系,又不能重合的一对立体异构体,互称为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 。镜像的不重合性是产生对映异构现象的充分必要条件。,一对对映体有相同的物理性质,除了与手性试剂反应外,对映体的化学性质也相同,两者还有十分重要的不同性质:对偏振光的作用不同; 生理作用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为手性分子,存在一对对映体。,3.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对映体空间结构的表示:透视式,三、对称面和非手性分子,对称面:能将分子结构剖成实物与镜像对映关系的两半的面。,有对称面的分子与它的镜像能重合,因此没有对映异构

3、现象,称为非手性分子(achiral molecule)。,方法二,寻找分子中有无对称面?,方法三,寻找手性碳原子(手性中心)。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定为手性分子,存在一对对映体。,有对称面的分子为非手性分子。,注意!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大多数为手性分子,存在对映体;个别的可能无手性不存在对映体。,四、判断对映体的方法,方法一,用模型考察分子与其镜像是否重合?不重合则为手性分子,存在对映体。,有手性碳,无手性,无手性碳,有手性,讨论 :下列分子中哪些是手性分子?,第二节 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乳 酸,Fischer 投影式的书写规则:,1. 横线和竖线的交叉

4、点表示手性碳;,2. “横前竖后”,主链在竖线上,编号较小的基团在上端;,课堂练习:试根据模型写出Fischer投影式。,在符合“横前竖后”规则的前提下,亦可得到不同Fischer投影式。,总结:,(1) Fischer式的平移或纸平面内旋转180,其构型不变。 但Fischer式不能离开纸面翻转或沿纸面旋转90 (或270)。,在纸平面内旋转 180,构型不变,(2) Fischer 式中同一个手性碳上所连原子或基团对调一次或奇数次,构型改变,转变为它的对映体两两交换偶数次,其构型不变。,(3)Fischer 投影式离开纸面翻转, 构型改变!,立体异构体的几种表示方法:,第三节 旋 光 性,

5、尼科尔棱晶:只允许与棱晶晶轴平行的平面上振动的光线透过。 平面偏振光: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一、偏振光和旋光性,手性分子均具有旋光性。,物质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的性质称为旋光性。,二、旋光度与比旋光度,的大小与物质本性及外界条件(浓度、旋光管长、温度、光源波长、溶剂等)有关。,(一)旋光度():物质使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左旋体:使平面偏振光振动平面向左旋转,用(-)表示。右旋体:使平面偏振光振动平面向右旋转,用(+)表示。,(二)比旋光度:,应用:测定旋光度,求出比旋光度,鉴定未知的旋光性物质; 已知旋光度,计算物质的浓度。,1 ml含1 g旋光性物质浓度的溶液,

6、放在1 dm(10cm)长的盛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通常用t表示。为测定时光的波长,一般采用钠光(波长589.3 nm, D表示),例题:将胆固醇样品260mg溶于5ml氯仿中, 然后将其装满5厘米长的旋光管, 在室温(20)通过偏振的钠光测得旋光度为-2.5, 计算胆固醇的比旋光度。,答:胆固醇的比旋光度为96(氯仿)。,=,=96,文献中通常用如下格式报导一个旋光性化合物的比旋光度值:,D20 = +98.3o (c 0.05, CH3OH),第四节 外消旋体,外消旋体(racemic mixture):一对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用 ()或 dl 表示。,一对对映体具有相同

7、的熔点、沸点、密度、pKa, 两者的比旋光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消旋体的物理性质与单一对映体有些不同,它不具有旋光性,熔点、密度和溶解度等常有差异。但沸点与纯对映体相同。,第五节 非对映体和内消旋化合物,一、非对映体,含有n 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的数目是 2n 个!如2,3-二氯丁醛有4个光学异构体。,2S,3R,2R,3S,2S,3S,2R,3R,( a ) ( b ) ( c ) ( d ),(a)和(c)是彼此不成镜像关系的光学异构体, 叫作非对映体(diastereomers); 同样, (a)和(d)之间也是非对映体。彼此不成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叫非对映体。,非

8、对映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度、旋光性等都不相同。,二、内消旋化合物,酒石酸分子中有2个相同手性碳。如果按照 2n 规则, 可有 4个立体异构体。但实际上酒石酸分子只有3个立体异构体。,( a ) ( b ) ( c ) ( d ),(a) 和 (b) 是对映体 (a) 和 (c) 是非对映体 (b) 与 (c) 是非对映体,( a ) ( b ) ( c ) ( d ),将 (d) 在纸平面上旋转180,就和 (c) 完全相同。,象 (c) 这种构型的分子, 虽然有两个手性中心, 但作为分子整体来说是非手性的。 (c) 称为内消旋化合物 (meso compound)。,内消旋化合

9、物是纯净物,不具有旋光性。,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辨认内消旋化合物。就是它具有对称面。,对称面的上半部分是下半部分的镜像。因此分子的上下两部分对偏振光的影响相互抵消,使整个分子不表现旋光性。,内消旋酒石酸 分子中的对称面,第六节 构型标记法,一、D/L 构型标记法,在无法测知化合物真实构型的情况下,Fischer 当年人为地规定 ()-甘油为D-构型,其对映体()-甘油醛为L-构型。,(+)-甘油醛 ()-甘油醛,用D/L法命名时Fischer式必须将主碳链放在竖直线上,把命名时编号最小的碳原子放在上端 ( 主链下行) 。,二、R/S 构型标记法,1. R/S 构型标记法分为两步:,(1) 按次

10、序规则确定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原子或基团的优先次序(或称为“大小” 次序),例如 氯溴碘甲烷: I Br Cl H,(2) 将手性碳上的4个原子或基团中优先次序最小的一个置于远离视线的方向, 然后观察朝向自己的其余3个基团的优先次序。顺时针方向排列为R构型;反时针方向排列为S构型。,R-氯溴碘甲烷,S-氯溴碘甲烷,2. 在平面中标记Fischer 投影式的 R/S 构型的,(1)当最小基团在横线时, a、b、c 顺时针排列为 S型,逆时针排列为 R型。,(2)当最小基团在竖线时,a、b、c 顺时针排列为 R型,逆时针排列 S型。,R,R,R,S,例如:,内消旋体,(2R,3S) = (2S,3R

11、),对映体,(2R,3R) (2S,3S),(2R,3R)(2S,3S),(2S,3R) (2R,3S),注意:1. D/L 构型与 R/S 构型之间无必然联系。,2. 化合物的构型与旋光方向无内在联系,为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七节 无手性碳原子的对映体,大多数具有旋光性的化合物分子内都存在手性碳原子。但还有一些化合物虽无手性碳,就整个分子而言却包含手性因素,使它与其镜像不能重合。这类分子也是手性分子。,一对对映体,1. 单键旋转受阻的联苯型化合物,2. 丙二烯型化合物,当AB时,I 和 II 互为镜像。彼此不能重合, 为一对对映体。,1,3-二氯丙二烯之所以具有手性, 是因为分子的一半与另一半

12、相互垂直。,(+)-1,3-二氯丙二烯,(-)-1,3-二氯丙二烯,第八节 外消旋体的拆分,非对映体的拆分,利用物理性质不同进行分离。,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化学拆分法,第九节 手性分子的形成和生物作用,一、手性分子的形成,(一)生物体中的手性分子,(二)非手性分子转化成手性分子,生物体内酶和底物都是手性化合物,且以 单一的对映体形式存在。,手性化合物 外消旋体,非手性化合物,(S)-2-氯丁烷 (2S,3S)- (2S,3R)-2,3-二氯丁烷 2,3-二氯丁烷,手性化合物 新手性化合物(非对映体),二、手性分子的生物作用,多巴(Dopa):2-氨基-3-(3,4-二羟基苯基)丙酸。,分子立体结构不同导致生理活性不同的原因:,细胞上的特定接受部位通常称为受体靶位,只有受体靶位与药物手性分子的立体结构成互补关系,其活性部位才能适合进入受体靶位,产生应有的生理作用。例如 酶与底物的作用,手性药等。,(+)-多巴(无生理效应) (-)-多巴(抗帕金森氏病),2. 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有构型异构?,练习:1.下列化合物是否有旋光性?对映异构体数目?,2-氯-3-羟基丁二酸 (2) 2,3-二氯丁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