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一、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思考】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能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的电流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识别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是什么,【活动与探究】实验器材和药品:两块锌片、两块铜片、 一根石墨电极、三只小烧杯、导线若干、电流计、稀硫酸 无水乙醇。,锌片表面有气泡 铜片表面无现象,Zn+2H+Zn2+ +H2,锌片表面有气泡 铜片表面无现象,Zn+2H+Zn2+ +H2,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表面有气泡,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表面有气泡 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表面发生的 反应:,2H+ 2e- H2,实验3、4证明: 该装
2、置产生电流了,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锌片流出,流入铜片,经外电路,H+,Zn2+,SO42-,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思考】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能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的电流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如何识别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原电池构成的条件是什么,电流产生的机理:,2、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外电路):正极到负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而形成电流,3、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式,负极(锌片): 正极(铜片):,Zn -
3、2e- = Zn2+ 2H+ + 2e- = H2,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总反应式:,Zn+2H+Zn2+ +H2,锌片逐渐溶解, 碳棒表面有气泡 电流表指针偏转,构成原电池,无现象,两锌片表面有气泡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未构成原电池,锌片表面无现象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未构成原电池,锌片表面有气泡 铜片表面无现象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未构成原电池,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有电解质溶液。 电极间形成闭合回路。 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本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中一般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
4、,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中不同的电极一定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D原电池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巩固练习】,BD,2下列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巩固练习】,写出能组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方程式,AB,负极(Fe): Fe - 2e- = Fe2+ 正极(Cu): Cu2+ + 2e- = Cu 原电池总反应式:Fe +Cu2+ = Fe2+ + Cu,3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巩固练习】,负极:a 正极:b,负极:b 正极:a,负极:a 正极:b,1、原电池的概念 2、原电池原理 3、正负极的判定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5、化学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5、,小结,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 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 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b c d Ba c d b Cc a b d Db d c a,B,5、如果要设计一个原电池,思路如何?,(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电极间形成闭合回路。,作业:,1、思考:家中铁锅炒菜后,若水未擦干,锅中容易出现铁锈,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请联系我们本节课内容回答),2、回家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3、请根据反应: Fe + Cu2+ = Fe 2+ Cu 设计原电池,你有哪些可行方案?,趣味实验:水果电池,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