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圈与气候,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耀斑爆发时扰乱电离层。,臭氧层,电离层,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B,检测,3.臭氧层位于(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热层,B,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 3、大气的水平运动,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部分?,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短波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 部分为可见
2、光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知识背景:太阳辐射光谱,读右图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A为紫外区,B为可见光区,C为红外区;),A,B,C,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耀斑爆发时放射出大量的紫外线。,太阳风会破坏臭氧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思考:为什么在夏天, 多云的白天(阴天), 气温不会太高 ?,举例: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
3、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较易被散射,生活实例: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在树阴下,在房间里,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提高题: 月球上,宇航员能看到( ) A、蓝天 B、极光 C、彗星 D、流星现象,为什么正午的太阳辐射是最强的?,大气上界,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3、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那为什么秋冬季节多
4、云的夜晚气温又不会太低呢?,(大气的保温作用),太 阳 辐 射,地 面 吸 收,大气吸收,地 面 辐 射,大气 吸收,射向宇宙空 间,射向宇宙空 间,大 气 辐 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太 阳 辐 射,地 面 吸 收,大气吸收,地 面 辐 射,大气 吸收,射向宇宙空 间,射向宇宙空 间,大 气 辐 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太阳暖大地”,“地面暖大气” 大气直接热源来自 地面辐射,“大气热量还大地”,地 面增温,C,(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 地面长波辐射
5、,并使大气 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晴天与阴天比:昼夜温差,晴天,阴天,反射,减弱,低,吸收,逆辐射,高,云的反射,大气 逆辐射,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小结:,B,D,B,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气温高 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白天气温较低,A,下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回答1、10月4日白天云层的主要作用是( )A、保温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散射作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10月5日
6、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削弱作用最强 D、三天中最低气温皆出现在子夜时分,B,B,为什么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时,复习提高,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3、冬季塑料大棚的生产原理是怎样的?,4、读左图
7、,回答问题:,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 ( )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具体表现为( )、( )、( ), A2更小的原因,是( )。 3.B1称为( ),有霜的夜晚B1( )。,A,B、C,吸收,反射,散射,大气逆辐射,小,练习,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B、气压低C、空气稀薄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地面辐射是对流层的直接热源,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也较少,大气逆辐射也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D,二、高考题引入热力环流: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A、清晨 B、中午
8、 C、傍晚 D、夜晚解题思路: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从热力环流作用来看,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应该在势力环流最强的时候。一天中的中午时段,地面受热最强,导致空气流动性最大,所以中午是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候。,构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图。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影响。,B,B A C,等 压 面,1010hpa,1008hpa,1006hpa,等压面的分布: 1、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地面_。 2、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_,气压越_。 3、若地面_,等压面就会发生弯曲。,二、,平行,高,低,冷热不均,B A C,近地面的气压与其相对应的高空的气压状
9、况 _。,相反,知识联系网络 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气压的差异 同一水平面,(风) 大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在下列“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D,专项练习:,2、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问题:,B,陆地,海洋,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热力环流的生活实例:,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海洋,海,陆,陆,海,城市,郊区,郊区,山,山,山,山,谷,谷,我国某城市根据城市现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
10、据此读图回答57题。5、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6、根据城市环流原理,该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在( )A B C D 7、如果要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农村 B、近郊 C、郊区 D、市区,B,C,A,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主要是由于中心城区 ( ) A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B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B,B,思考:,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
11、段来拍摄该情景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B,C,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1、怎样判别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2、影响风的力有哪些?分析三个力的具体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 启动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越大(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速越大;B、地转偏向力(偏向力) 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C、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少风速。,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产生原因,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等压线,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3、三个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风向斜穿等压线,原动力,小结:(影响风的三个力),拓展提高: 1.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摩擦力小,因而应增加高度,才能安全降落。,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水平气压梯度力,A,B,实际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