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与治疗,小B细胞淋巴瘤包括:CLL/S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MCL 套细胞淋巴瘤MZL 边缘带淋巴瘤HCL 毛细胞白血病LP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MALT 粘膜相关淋巴瘤FL 滤泡性淋巴瘤,难 点,诊断困难 易误诊 鉴别困难 治疗及治疗的时机 不易治愈,病例1,病史,男性,62岁 因“左侧胸肋部疼痛一周入住当地医院. 查体:颈部, 腹股沟区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无触痛,脾肋下3cm,质中,无明显压痛,余无殊. 血常规:WBC14.9109/L, N21%,L 50%,异淋 20%,HB 125g/L,Plat 131109/L;Coomb test:阴性; 免疫球蛋白
2、IgG, IgA, IgM均正常.,临床检查,胸部CT平扫:前上纵膈,降主动脉旁以及腹腔内多发结节,团块影,脾大,局部小片梗塞,右肺上叶尖后段,右肺下叶斑片影。 腹部B超;脾脏15.45.3cm 骨髓细胞形态学:粒红巨核增生可,单核细胞增多,幼单可见,浆细胞可见。 血涂片中有核细胞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幼淋可见(2%)成熟淋巴细胞占50%。结论:疑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请结合临床。,骨髓活检,LCA,CD20+,CD3,CD34,MPO,TdT均阴性。结论:符合小B细胞NHL累及骨髓。 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 20 外周血免疫分型:CD19 87.76%, cyCD79a 80.62%, CD
3、103 0.21%, CD5 65.77%, CD34 0.13%, CD22 88.4%, sIgM 0.09%,CD7 5.36%, CD11C 2.47%, CD10 0.11%, CD20 92.33%, CD2 1.37%, CD23 1.44%.,诊断,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2010-6-11给予FCD(氟达拉滨 50mg d1-3+CTX 0.4 d1-3+DXM 10mg d1-3)方案化疗。 化疗后患者出现发热,查胸部CT提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后腹胀,排气排便减少,腹痛,先后给予泰能,美平,他格适,万古霉素以及两性霉素抗感染。,患者反复发热,腹部症状改善不明显,
4、后行胃肠减压,加强抗感染治疗,症状略改善 再次复查胸部CT:双侧胸腔积液增多,右侧达10cm, 腹部B超提示后腹膜广泛淋巴结增大融合,脾脏增大明显,行胸腔穿刺置管放液。,诊断?,CLL/SLL 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MCL 套细胞淋巴瘤 MZL 边缘带淋巴瘤 HCL 毛细胞白血病 LPL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MALT 粘膜相关淋巴瘤 FL 滤泡性淋巴瘤,慢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CLL/SLL,依据: 细胞形态:淋巴结和骨髓中形态均一的小、圆淋巴细胞,可见幼淋细胞形成的假滤泡。 免疫分型 CD19、CD23、CD5+ CD10-、Cyclin D1- 临床表现:年龄相关: 老年病人; 惰性经过;
5、 常仅表现为单纯淋巴结肿大或 白细胞增高。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大于 5000/l, -CLL; 20%患者伴有球蛋白增高,需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鉴别(后者常为IgM增高,表现为成熟浆细胞免疫表型)。,CLL诊断标准(IW CLL) B淋巴细胞5000/l, 3个月 形态学:小的成熟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共表达 CD19,CD5,CD23不或弱表达FMC-7, CD22,CD79b克隆性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弱表达或不表达,CLL的预后因素 1.预后不良 Ig VH 不突变;ZAP70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 CD3830%17p- ( P53 肿瘤抑制基因所在)11q-(ATM基因) 2.预后相
6、对较好染色体:13q-(唯一的异常);Ig VH 突变,治 疗 特点:慢性经过,易缓解,易复发。根据生物学类型,生存期从32月至310月不等,治疗个体化。,治疗指征评估: 符合临床试验标准 显著的疾病相关症状: 虚弱 盗汗 体重下降 无感染性发热 终末器官功能受损 巨块型病变(脾肋缘下6cm,淋巴结10cm) 淋巴倍增时间6个月 进行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100000/mm3,初始治疗: 美罗华+嘌呤类似物; 蒽环类保留应用于难治或复发病例; 对于伴高危染色体,尤其17p-(P53缺失),对嘌呤类似物反应不佳,可考虑应用CD52单抗。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用于难治复发病例。,无del(17p) 一线治
7、疗 (年龄70岁):瘤可宁+强的松;苯达司汀;烷化剂为基础的化疗: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阿仑单抗;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年龄70岁或虽在70岁以上但伴随疾病指数佳)化疗免疫治疗(首选)FCR(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R (氟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PCR(喷司他丁,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单一治疗:苯达莫司汀;瘤可宁+强的松;氟达拉滨;阿仑单抗,有del(17p)20% 一线治疗:(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FR (氟达拉滨, 利妥昔单抗);HDMP+R (高剂量甲基强的松+利妥昔单抗);CFAR( FCR+阿仑单抗);阿仑单抗;苯达莫司汀。
8、,套细胞淋巴瘤MCL,以前认为是惰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表现为侵袭性; 形态学很难与SLL鉴别; 鉴别依靠免疫标志检查、基因学和细胞遗传学; 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特点,有明确的病理学和分子学标记 CD5+, CD20+, CD23-, SIg (M+, D+) t(11;14) translocation Bcl-1 overexpression cyclin D1,临床表现 年龄大: 中位年龄 63岁; 男性多见:75%-80%患者; 兼有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的 特点; 播散性:多数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侵犯多个部位,多数患者初诊即为III-IV期。70-90%患者表现为IV期,
9、75%处于白血病期; 胃肠侵犯多见,其它包括:脾脏和韦氏环; 20-30%患者可转化为原始型,疾病快速进展,对治疗耐药,中位生存4个月。,形态学 典型表现:小淋巴细胞,染色质聚集,核仁明显,形态类似SLL/CLL。进展期可表现为类原始细胞的形态。 免疫分型CD19, CD20, CD79a, CD79b,PAX-5,膜表面轻链 阳性CD5 95%阳性CD23 大多数完全缺失或弱表达CD10, BCL-6 阴性 几乎所有病例表达cyclin D1 :来自于t(11;14)(q13;q32),治 疗 早期MCL:检查骨髓和上下消化道排除亚临床侵润; 对于惰性期,肿瘤负荷小,低危患者,可予以等待;
10、大多数患者需要治疗。,目前倾向于更强的治疗改变化疗方案,应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 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65%。 复发的患者:既往未用过的化疗药物;万珂(二线治疗),诱导治疗 强化疗 hyperCVAD+利妥昔单抗 NORDIC方案(利妥昔单抗剂量强化诱导免疫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强的松( maxi-CHOP)与利妥昔单抗+大剂量阿糖胞苷交替使用) 相对较弱的化疗方案: 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 CHOP 克拉曲滨+利妥昔单抗 EPOCH(依托泊苷、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利妥昔单抗 65岁以上患者可给予改良的h
11、yperCVAD+利妥昔单抗,滤泡性淋巴瘤,免疫表型 FL细胞表达 CD19,CD20, CD22,CD79a, CD79b, PAX-5 CD10阳性 ; BCL-6阳性 -t(14;18)(q21;q32);胞浆 BCL2蛋白表达是FL的标志性蛋白,也是鉴别FL和滤泡样淋巴细胞增生的标志; CD5 阴性。 滤泡性淋巴瘤的转化:25-50%患者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或形态学类似Burkitt 淋巴瘤。临床病情进展,预后差。,临床表现年龄大: 中位年龄 60岁 女性略多见。 常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无症状淋巴结肿大,可侵犯多个部位,包括脾脏/肝脏和骨髓累及,多数患者初诊即为III-IV期。 “B
12、”症状少见,仅见于20%患者,一旦发现,需考虑淋巴瘤转化。,无腹部巨大肿块的I/II期(Ann Arbor) FL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首选)。 扩大部位RT或R加化疗是二种备选方法,它们可以改善无失败生存期(FFS),但并不能改善总的生存期(OS)。 如果考虑到病灶部位RT的副作用大于临床益处,可不治疗而观察。,治 疗 原 则,I/II期FL复发后、伴腹部巨大肿块的II期FL及、期FL病人的治疗治疗指征:有症状;危及脏器功能;继发于淋巴瘤的血细胞减少;有巨大肿块;在6个月期间病情稳定进展;病人意愿。无治疗指征者,每3个月体检1次,直至1年,以后每36个月体
13、检1次。 有治疗指征者的初始治疗可选用如下方法:化疗或放免 临床试验:由于常规治疗不能治愈FL,可考虑研究性治疗为一线治疗; 局部RT:为减轻局部症状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一线治疗: 苯达莫司汀+美罗华 CHOP+美罗华 VCP+美罗华 氟达拉滨 FND(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美罗华 放射免疫治疗 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2010,老年或体弱患者的一线治疗(如果不能耐受上述治疗) 放射免疫治疗 利妥昔单抗 烷化剂单药(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非霍奇金淋巴瘤NCCN2010,边缘带淋巴瘤(MZL),边缘带淋巴瘤(MZL) 在新的WHO分类中,将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分为三种独立病理类型:
14、 MALT型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MZL(罕见) 脾MZL 胃MALT淋巴瘤:HP感染有关 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有报道多种感染性病原体与淋巴瘤发病有关。,CD20和CD79a阳性;但缺乏CD5、CD10、CD23和CD43表达 。 细胞形态: 异形性小B细胞,包括边缘区细胞、单核样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散在的免疫母细胞,免疫表型,结外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占所有淋巴瘤的4%-13%。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胃肠道,占全部MALT淋巴瘤的45%-56%。其他较常见部位包括肺、眼和结膜、甲状腺、腮腺、皮肤和乳腺等。,治 疗 胃MALT :临床I、II期,HP阳性病人:应用抗HP治疗3周,
15、3个月后通过内窥镜做病理和HP检查,如果淋巴瘤和HP均阴性,则可随访观察; 临床I、II期,HP阴性病人;首先考虑放射治疗,其次利妥昔单抗。 III/IV期胃MALT淋巴瘤,如果有胃肠道出血、大肿块、过去6个月内病变进展、有症状、危及器官功能或病人要求治疗,应考虑化疗或放疗;如无上述指标,可考虑临床观察。 早期非胃肠道部位MALT淋巴瘤的治疗以受累野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III-IV期: 参考滤泡性淋巴瘤治疗。,脾边缘带淋巴瘤,年龄:中位年龄68岁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脾肿大或淋巴细胞增多伴脾肿大,80%患者在初诊时有骨髓累及,骨髓常为首诊部位。 细胞形态:脾脏中小B细胞侵润:小至中等大小,染色体
16、松散,核仁小而明显,胞浆丰富。外周血可见有绒毛的淋巴细胞。 免疫分型:CD19、CD20、 CD22,、PAX-5 阳性;部分患者CD5、CD11c、CD103.59阳性。,无症状 无脾肿大 无血细胞减少,观察,治 疗,脾肿大,丙肝阳性,肝炎科会诊,有肝炎治疗指证,相应治疗,无肝炎治疗指证,丙肝阴性,观察,血细胞减少 有症状,无症状,脾切除或 利妥昔单抗,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是一种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通常累及骨髓、淋巴结和脾,一般不表达CD5,大多数病例有血清单克隆蛋白伴高粘滞血症或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归属为一种疾病即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17、/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一般CD5、CD10和CD23均()(但10%的患者可能出现CD5和CD23阳性) FMC7(+) ,BCL-2(+),PAX-5(+), BCL-6()CD138(+),CD38(+) 肿瘤细胞表面和一些细胞胞质中有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M型,有时是IgG型,免 疫 表 型,1.出现全身症状:反复发热,夜间盗汗,乏力明显 2.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 3.血红蛋白100g/L或血小板100109/L 4.高粘滞血症:周围神经病变和眼病变,全身淀粉样变性,肾功能不全,及有症状的冷球蛋白血症。,治
18、疗指征,一线治疗:烷化剂(瘤可宁,环磷酰胺) 嘌呤核苷类似物 (氟达拉滨、克拉屈滨) 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小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鉴别,CD5,阳性,阴性,CD23+,CLL,CD23-,CyclinD1+ t(11;14)+,MCL,CyclinD1- t(11;14)-,CLL,CD10+,FL,CD10-,小B细胞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CD19,20,79a, PAX5阳性),BCL6+ BCL2+ t(14;18)+,CD103+ CD25+,HCL,CD103-,cIg-,cIg+,MZL CD5- CLL,LPL CDL,CyclinD1- t(11;14)-,治疗基础:多数小B细胞淋巴瘤多数为惰性,进展缓慢,早期可以观察等待,如出现治疗指证再进行治疗。 进展期惰性淋巴瘤的治疗标准(GELF标准) 3个淋巴结区域的累及,每一直径(长轴)3cm 任一结内或结外肿瘤直径(长轴)7cm 伴有B症状 系统性脾肿大 胸膜侵犯或腹水 血细胞减少(白细胞5 *10e9/L) 病人意愿,治 疗 小 结,病例1,2010-7-16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CD5+,CD20+,CyclinD1+,CD23-,CD3-,BCL-2+,Ki67 40% 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