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轻型井点降水本工程轻型井点降水位 KO-118.00-KO-016.00 及 KO+025.00-KO+160.00 开挖深度较浅的两段,其开挖深度为 1.2m-4.5m、1.3m-4.8m,两段内均采用 8 套降水设备进行降水。轻型井点井管应提前架设,并于基坑开挖前 15 天开始抽水,与管井井点降水共同完成对整个地道工程的降水任务。施工流程及具体施工方法:定位 铺设总管 冲孔 安装井点管 填沙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封闭 弯连管将井点和总管连接 安装抽水设备 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 试抽捉漏 开始抽水并记录1. 井点布置轻型井点管采用 36m 长井点管,滤头长 1m,井点管间距 1.5m。鉴于基坑
2、宽 14m,轻型井点按双排设置,分别位于中心轴线两侧各 4m 处, 2. 施工流程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 射水冲孔 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 粘土填塞 安装抽水机组,连接井点管、集水总管 试抽水 井点管正常运转。3. 操作方法a. 在地面井点位置挖沟槽,同时敷设集水总管;b. 采用射水管垂直插入井点管小坑中心,利用高压水在射水管下端冲刷土层,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拔出射水管、沉放井点管;c. 在沉放井点管的同时,在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粗砂灌实,井点管要位于砂滤料中间,在灌填砂滤料时,管口应有泥浆水冒出;d. 安装抽水机组,连接井点管、集水总管;e. 井点管埋设完毕,集水总管、井点管与抽水
3、设备接通后,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水、漏气,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好方可使用;f. 检查合格后,井点孔口到地面以下 0.5-1.0 米深度范围内应用粘性土填塞,以防漏气;g. 井点管运转时,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并做好记录。4、降水运行1. 试运行1) 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检查有无漏水、漏气现象,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现象。如有异常情况,应检修后方可使用。2) 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及时降低连续墙内基坑中的地下水
4、位,保证基坑的干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2. 降水运行 1) 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二十天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连续墙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2) 坑内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3) 降水运行过程中,做好各井的水位、抽水量的观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观测井的水位测定,及时掌握承压含水层水头的变化情况。4) 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5) 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
5、。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 12 次;6) 降水运行期间,真空泵保持真空度在 0.06 左右。3. 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1) 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2) 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3) 降水运行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有关单位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对围护幕墙内的降压井开始工作前应确保电源正常供电,必要时应设双电源,保证施工安全.4) 降水工作应与开挖施工密切配合,根据开挖的顺序、开挖的进度等情况及时调整降水井的运行数量.
6、5、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1)射流泵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其喷嘴和混合室完好和光洁,并采取防止杂物堵塞的措施;2)点滤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滤网损坏,下井点孔前必须对滤管逐根检查,保证滤网完好;3)的管道、部件和附件等在组装前必须检查和清洗,并妥善保管;4) 井孔应垂直,深度应符合要求;5) 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深 0.5 米以上,以利沉泥;6) 良好的砂井是保证埋管质量的关键,沉设井点管同时在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洁净粗砂灌实,井点管要位于砂滤料中间;7) 如井孔淤塞,严禁将滤管插入土中;8)井点系统各部件均应安装严密,防止漏气;9)检查合格后,井点孔口到地面下 0.5-1.0 米深度范围内
7、应用粘性土填塞,以防止漏气;10)在降水过程中,24 小时派人值班,应按时观测出水情况,并做好记录;11)在降水过程中,应对相邻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做好沉降观测,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12)降水延续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在主体结构覆土完毕后方可拆除井点。13)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工程施工条件及能满足本次降水技术要求的洗井、降水的机械设备。14)每套井点区设置观测井一口,每 24 小时观测一次,预报水位情况,指导挖土。4、609 钢管支撑(拆除) 25 吨汽车吊根据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纸的要求,本工程钢支撑采用 60912 钢管支撑钢管一端采用活络头,支撑连接采用粗制 M2475 螺栓。钢支撑安装
8、的施工顺序为:设备配置、现场拼装、支架型钢安装就位、吊装就位、加设预应力、焊接、质量验收等几个步骤。1) 设备配置拼装:进场的机械必须具有机械合格证,机械设备进场后需要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型钢、焊条、钢管等必须具有质保单,现场拼装时必须由专人指挥,统一作业。2) 支架型钢安装就位:钢围檩吊装前,在围檩安装中心线处以 3 米为间距凿掉SMW 工法围护桩,直至露出内插的工字钢,在工字钢上焊接钢牛腿,后在牛腿安装围檩,围檩和桩间的空隙用 C30 混凝土填实。5、挖土本工程挖土分 SMW 工法和放坡开挖两个区域同时进行, SMW 工法区上层 2.5 米配置一台普通挖机施工,2.5 米以下由于
9、支撑影响(支撑之间最小净距只有 2.4 米) ,配置一部抓斗和一台 0.125 吨的小挖机,抓斗在上,小挖机在下协作进行施工;放坡开挖区按施工的实际需要配置一或二台普通挖机进行土方施工。挖土和支撑需配合进行,挖土必须严格遵循“先撑后挖” “先端部后中间”的原则,既挖土施工先将南侧斜撑位置的土体挖出,顺地道方向向南放出 1:5 的坡度后按此坡度分层分段向南向下进行挖土,每层的挖土深度控制在 1 米左右,决不允许超挖。每挖至支撑钢管底标高,必须立即停止挖土,即刻设置该道支撑,待支撑设置、预应力施加完毕后方可进行下层土的施工,必须做到“先撑后挖” 。每层土坑底面大致平整,下层的小挖机要有规律地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按一定的坡度进行挖土。每层土方挖土前必须在该层土体最低处设置一集水井(5005001000)作为基坑内排水之用,若遇暴雨天气集水井应适当适当增加,并配置数量充足的抽水泵。由于井内支撑较密,施工间隙小,要求挖土有专门的指挥人员,分批分层进行开挖,抓斗和挖机尽量避免碰撞支撑和伤人。挖土至最后一层土体时,应保留 300的土采用人工挖除,保证底板的垫层能铺设在坚实平整的原状土上,同时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300300)和集水井(5005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