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期中联考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命题:红安一中 吴怀传 审题:黄州区一中 邱 芸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3、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 题卡上,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收卷时,只收答题卡,不收试题卷。第 I 卷(选择题,共 42 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衬托 始龀 趁火打劫 称身裁衣D凛冽 囹固 模棱两可 攻势凌厉C旋风 渲染 文采绚丽 眩目震耳D贿赂 杀戮 饥肠辘辘 藏头露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
2、别字的一组是( )A选集 资料选辑 体力 编写体例 不废吹灰之力B画册 出谋画策 衣襟 衣锦返乡 疾风知劲草C背景 离乡背井 保持 永葆青春 树欲静而风不止D琢磨 捉摸不定 正规 纳入正轨 多行不义必自弊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评出的十大绿色读物之一的绿镜头:大自然的昨天与今天用照片和叙事,娓娓讲述自然和人类的故事,作者的_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各界委员坚决拥护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一致认为该法顺应民心民意,_全中国人民阻止“台独”的决心。这件事,他明明做错了,但是他_不思悔改,_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终至跌入了犯罪的深渊。A视点 凸显 不但反而 B视界 突显 不但反而C视界 凸显 不但而且 D视点 突显 不但而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与括号内的词语互换的一项( )A分析人士认为,持续恶化的伊拉克安全局势和维持驻军的高昂成本逼走了许多铁杆盟友,驻伊联军阵营已经开始分崩离析(墙倒众人推)。B,青年人理想高远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今天听了一首歌,就想当一个歌唱家,明天听了一场报告,就想当科学家,这山望着那山高,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见异思迁)。C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演讲中说:“有一种志气,是大家公共的志,众人都向此做去,便容易成功,所谓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D针对日本岛根县议会制定
4、的“竹岛日”条例案,为了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地报复日本,位于韩国南部庆尚南道的马山市议会 18 日通过了一项“对马岛日”条例案(针锋相对)。高三语文 第 1 页 (共 10 页)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和世界各地的雇员超过了 10 万人,年预算大约为 90 亿美元左右,用于支持最穷国家,美国是它的主要股东。B至昨日止,武汉市公安局警情统计显示,今年 2 月,武汉 110 报警台接赌博类警情较上月同期下降了近一倍。C他大学刚刚毕业,工作上困难较多,所以请你多多帮助,因为过去没有搞过这项工作,上班以前又没有经过学习。D美国代表团的一位官员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说:“我们不打
5、算在今年的会议上再提反华议案。多年来我们一直要求中国进行改革,改善其人权状况,去年他们取得了一些我们所乐见的进展。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教育出版社去年 11 月第一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首次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和金庸的天龙八部两篇武侠小说,分别排在第五课和第六课,并合并为一个单元,取名为神奇武侠 。B近几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要求以法律手段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条件已经具备。C.针对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高校存在的招生乱收费、违规录取和中介诈骗三
6、大问题,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局部地区和部分高校,但却严重败坏了招生系统和教育的信誉。D “我们国家排在世界第一的是什么?是人口。13 亿人口的沉重负担向 13 亿人力优势转变,靠教育,13 亿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还是靠教育” 。在谈到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时,全国人大代表谢佑卿如是说。二、(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 7-10 题。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中国人 12005 年 1 月 18 日 3 时 1 6 分,中国南极内 陆冰盖昆仑 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 80 度 22 分 00 秒, 东经 77 度
7、21 分 11 秒,海拔 4093 米。科考队在此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 21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整个南极大陆 98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 2450 米的冰体覆盖好像头上戴了一顶大帽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 冰盖”。 “冰穹 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 不可接近之极”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一一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 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
8、到了 -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 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下一个点,即海拔 4000 多米的“冰穹 A”最高点,在中国科考队之前,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 A”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冰穹 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 义。由于独特的高原地形特征,冰层 水平流动最小, 动力过程最为简单 ,是冰盖动力学观测研究的最理想区域。而且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 积形成的,冰 层中 储存着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高三语文 第 2 页 (共 10 页)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是南极冰盖最理想的深冰芯 钻取地点。这次冰盖考察已经是中国第五次冰盖考察 这无论对 于中
9、国还是整个国际南极科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这次科考行动中,中国第一次 对东南极的弗里茨湾到西南极的威德 尔海,整个 4000多海里的断面进行海洋学调查,包括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的调查并已进行了 32 个站位的数据采集。此外,科考队还要进行 23 个项目的考察,主要是在中山站和长城站两站站区附近的陆地,冰盖、海冰和海洋上开展不同学科的观测调查等另外,中国将在 750 公里和“ 冰穹 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节选自半月谈20052)7对“冰穹 A”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穹 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遥远的海
10、拔最高的一个冰穹。B “冰穹 A”是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并展开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地区。C.“冰穹 A”是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取得极地话语权的四个必争之点之一。D “冰穹 A”是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8对考察“冰穹 A”地区的意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察“冰穹 A”地区能在最理想区域观测研究冰盖动力学。B考察“冰穹 A”地区可以获取具有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和大气本底环境信息。C考察“冰穹 A”地区的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D考察“冰穹 A”地区在冰川、大气、天文、空间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9对“中国人的一小步,成为 2l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理解正确
11、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一小步”指的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B中国人在五次冰盖考察中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考察是人类的首个壮举。C.继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后,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大步。D中国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是 21 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胜利。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极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B在南极仅剩下一个能考察的点终于被中国人抢占到了。C南极冰盖中的“冰穹 A”地区是获取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信息的最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D中国在 750 公
12、里和“冰穹 A”建立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两个观测站的建立将是中国在东南极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景帝三年,昊楚反。亚夫为大尉,东击吴楚 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昊楚既饿,乃引而去亚夫出精兵高三语文 第 3 页 (共 10 页)追击,大破昊王濞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 汉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 斩吴王头以告凡相守攻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大尉计谋为是。归,迁 为丞相,景帝甚重之上废栗大于,亚夫固争之,不得上由此疏之窦太后曰:“ 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上让曰:“信
13、未得封也。 ”窦太后曰:“帝趣侯信也!”上曰:“ 请得与丞相计之。 ”亚夫曰:“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今信 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上默然而沮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上欲侯之以劝后 亚夫曰:“彼背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即何以 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上曰:“丞相议不可用 ”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 谢病免相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 ,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曰:“ 此非不足君所乎 ?”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 ”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 此怏快者,非少主臣也!”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 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
14、县官器,怨而上变告予,事连污亚夫。书既闻,上下吏吏簿 责亚夫, 亚夫不对上骂之曰:“吾不用也 ”召诣廷尉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节选自汉书张陈王周传)周亚夫以功为丞相,坐争封匈奴降将事病免,心恶之,赐食不置箸,叱之使起,昧于敬礼大臣之义卒以非罪置之死,悲哉!(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随笔第十一卷)注 大 :音 z,大块的肉 县官:指皇帝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购吴王千金 购:悬赏以求 B上欲侯之以劝后 劝:劝告C庸知其盗买县官器 盗:用不正当手段谋取 D昧于敬礼大臣之义 昧:违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上废栗太子,亚夫固
15、争之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B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C. 周亚夫以功为丞相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D坐争封匈奴降将事病免 停车坐爱枫林晚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亚夫遇事有主见的一组是( )数挑战,终不出 上废栗太子,亚夫固争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陛下侯之,即何以贵人臣不守节者乎亚夫免冠谢上 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 五百被可以葬者A B C. 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亚夫用兵有方。抗击吴楚叛军时,他避其锐气,断其粮道,在其饥饿撤退之际以精兵追击,结果大胜刘濞的军队。B周亚夫因平叛有功,迁为丞相
16、,很得景帝重视;但好景不长,又因在太子废立和王信封侯问题上与景帝意见相左,被景帝疏远。C. 景帝赐周亚大大块的肉,却不给他筷子;又说周亚夫不配做自己的大臣。这些足见他对周亚夫已经极度不满。D. 洪迈认为周亚夫是有功的大臣,对他无罪而死,深感悲痛。认为这是景帝怨恨周亚夫违忤己意,加罪陷害而造成的悲剧。高三语文 第 4 页 共 10 页)第卷答题卡题号l 2 3 4 5 6 7 8 9 1011 121314得分答案 第卷(非选择题,共 108 分)四、(18 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译文:_。(2)帝趣侯信也!译文:_。(3
17、)丞相议不可用译文:_。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航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 觉,但有曰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1) 这首词的词牌是_(1 分),词人即景感怀,抒发了_。(2)这首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请选其一点,作简要分析。 (4 分)_17.根据所提示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相关课文的原句(任选两小题)。(4 分)(1)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到五烈士遇害时有一段话是:“原来
18、如此!”这里的感叹号和省略号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自居易琵琶行中有两句最能表达这种效果的诗是:_。(2)“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ku 挖苦)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首明朝民歌辛辣地讽刺了官僚豪绅巧取掠夺的丑态。其大意若借用阿房宫赋中的话说,那就是:官僚豪绅搜刮民脂民膏,已经到了“( )( )( )( )( )”的程度。高三语文 第 5 页 共 10 页)(3)大事固然由小事积成,大错误也总是从不起眼的小错误开始的。因此,我们在):作中绝不可忽视小缺点和小错误。这正像欧阳修在伶官传序所总结的那样:_。五、(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9、,完成 1821 题。附 耳 细 说毕淑敏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 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 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衣夫答道,十虽是畜类,心和人却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十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 头虽 然尽力,但仍不 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 发育健全的人,哪怕
20、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 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 对心廿灵的抚 慰?父母常常以为小孩于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喝斥他 们, 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 只要是良药,再苦 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单 一反三的效力这样的父母:实在是想错了。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唯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 对社会
21、公有法则的遵守与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 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 ,心理的阴暗和残缺很 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须注重场合,若是表 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 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 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进发挺进的激奋。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淋浴,使人血脉贲张 ,意气 风发,产生勃兴向上的豪情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直接 对对象的鞭 挞和鼓励, 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 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 :对个别
22、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 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 当着自家的孩子,频频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 为,无 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的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 论 是表崩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就像玫瑰花的艳丽 和小草的柔弱,都有 浓重的不可抵 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 。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高三语文 第 6
23、 页 (共 10 页)草也永无芬芳人也一样。我们许多与生俱来的特 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可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是批评。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的美丽,那个又是如何的 聪明,不但无助于让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 扬的孩子滋生出 满腔的怨忿,使那受表 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批评也是一 样,奚落 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 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 应该是人
24、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 围和深度。它 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我 们可以批评孩子的 懒散,而不 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很洁净,而不宜夸 赏她的服装高 贵我 们可以批评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体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的冰水和太 热的蒸气,都会对我们精神造成破坏孩子和年轻人的皮肤与,廿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使 阵阵作痛 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山野中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淳厚的爱心。
25、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 边, 轻轻地说18 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韩国古书上的一个小故事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说说你的理解。(2 分)_。19.如何理解文中“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的剑”的意思?(4 分)_。20.作者认为正确的“批评和表扬”应注意那些问题。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加以概括。(6 分)_。21关于对青少年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你一定有不少的体会和见闻吧。阅读了这篇文章后,请以一个受教育者角度,谈谈你对“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应该怎样做的认识。(60 字左右)(6 分)高三语文 第 7 页 (共 10 页)六、(12 分)22下面是对中日美高中生学习生活
26、状况的调查,请以中国学生为陈述对象概括出一个调查结论(不超过 20 字)。关于平时在校外学习几个小时的问题,美国学生大多回答“半小时”,中国学生的回答多是“两个小时” ,而日本学生则有 45的人回答“几乎不学习”。而表示在校外“几乎不学习”的美国高中生有 15.4,中国高中生只有 8.1另外, “几乎每天与朋友 进行电话或短信联络”的人数比例,日本学生是 52, 远远高于美国学生的 30.6和中国学生的 6.3在就寝时间上,中国与美国学生 约四成在晚间 1011 点之间睡觉,只有一成的人晚上 12 点以后还不入睡。而日本学生 约有六成会在晚上 12 点以后就寝。凌晨 2 点以后就寝的比例,美国
27、学生和中国学生各为 1左右, 日本学生 则为 6.7此外,回答“ 绝不擅自夜不归宿”的日本高中生有 23.5,美国高中生有 43.5,而中国高中生则为 64.5_23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为“红土地文学社”写一个通知。要求语言简明,格式合乎要求。(4 分)(1)会议时间:4 月 28 日下午 3 时整 (2)会议地点:新教学楼三楼会 议室(3)会议内容:“五四”有奖征文活动。(4)与会对象:文学社全体成员。(5)会议要求:按时到会,遵守会场纪律。(6)工作安排:文学社各分部成员各负其责,按要求完成任务_24下面是某县一中校徽,请写一段说明文字,揭示校徽的象征意义。(包括标点不超过100 字)(4
28、 分)_60_七、作文(60 分)25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800 字以上。(3)体裁不限。高三语文 第 8 页 (共 10 页)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分别读 ln,lng,lng,lng;A 项均读 chn;C 项均读 xun;D 项均读 l)2、C.(A 项废费;B 项返还;D 项弊毙)3、A.(视点:观察或分析事物的着眼点。与“照片和叙事”这种方式搭配恰当:视界:视野、眼界,强调的是视力所及范围。凸显:清楚地显出。与陈述对象“该法”一致:突显:突出地显出,强调的是在众多之中显现出来,与语境不合。不但反而:逆转递进;不但而且:顺递)4、A(分崩离析:形容
29、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墙倒众人推” ,比喻人在危急时,众人随之加以陷害,与“落井下石”意思相近。)5、D.(A 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 “支持”缺宾语,应在“国家”后加“的发展” ;D 项下降不能用倍数;C 项层次不清,逻辑不明)6、c(A 项去掉“读本”的书名号, “神奇武侠”的书名号改为引号;B 项“活动”后的逗号改为顿号;D 项“靠教育”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在”前的句号移到引号内)7B(“国际上还没有进入”应为“国际上还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8C.(“目的是获取极地话语权”的理解是片面的)9C (A “确认找到并登上了” ; B “第五次” “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扩
30、展开过系统的科学考察活动。 ”才是人类的首个壮举D, “征服自然”有误)10C.(A “南极地区”应为“冰穹 A”; B “能考察的点”应为,必争之点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D “将”建立)11B(劝,应解为“勉励”)12C(都是介词,但是“因为”的意思,是“用或拿”的意思。A 都是代词,代事,可译为“这事” 。B 都是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原因,后一个动作行为是前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就” “因而”或仍作“而” 。D 都是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3,C(排除,是迫不得已,是其子所为)14B(在王信封侯问题上与景
31、帝意见相同)15(1)到这时,众将领才认为太尉的计谋是对的。(4 分, “于是” “乃” “以” “为是”各 1 分)(2)皇上赶快封王信为侯!(2 分, “趣“侯信”各 1 分)(3)丞相的主张不能采纳。(2 分, “议” “用”各 1 分)16.(1)永遇乐;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2)章法的独到之处,上片前六句正面写燕子楼小园夜景,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用的倒装逆挽手法,因其倒装逆挽,突出了小园清幽的夜景,使其成为上片的主体。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按情事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的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
32、似幻”之理。然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中有理,以理化情。17 (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取之尽淄铢。(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8从内容上说,故事能引起下文,是后文的铺垫,同时, “农夫”也是作者肯定的一个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 (共 2 页)对象,他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评论一头牛的言行,值得我们今天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在表扬或批评他人时效法。从形式上说,故事形成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9批评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进发挺进的激奋。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
33、心理的阴暗和残缺很难弥补,人格潜伏着巨大危机。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淋浴,使人血脉贲张,意气风发,产生勃兴向上的豪情但也能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忿,使那受表扬者繁殖出莫名的优越。20要注意“场合” ,不要损害人的“自尊心” ;讲求方法,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批评和表扬应该考虑到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不忽视个性差异。21 、2223(略)24(红色的)圆代表旭日东升,象征青年学生朝气蓬勃; 下方左侧四排曲线表示有向上张力的田径跑道,右侧为一个翘起的大拇指图形,寓示第一中学“第一”之意。校徽主题是张开双臂拥抱太阳,拥抱明天。参考译文:景帝三年,吴国、楚国造反
34、。周亚夫任太尉,领兵向东进攻吴楚叛军。亚庆命冷军队加固营垒,坚守不出,却派弓高侯等人率领轻装的骑兵部队断了吴楚叛军后面的粮道。吴楚叛军缺少粮食,吃不饱,想退兵,多次挑战,亚夫始终坚守不出。吴楚叛军饿得厉害就撤退了;亚夫就派精锐的部队追击,把吴王刘濞打得大败。吴王刘濞丢下了他的部队,和几千壮士逃走。汉朝悬赏千两黄金来捉拿吴王。一个多月后,越人砍下吴王的头来报告。亚夫一共同叛军攻守三个月,就把叛军击败,平息了叛乱。到这时,众将领才认为太尉的计谋是对的。亚夫回到朝廷以后,升为丞相,景帝十分看重他。皇上要废除栗太子,亚夫为这事坚持同皇上争执,但最终未能说服皇上。皇上因此疏远了他。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
35、王信可以封侯。 ”皇上责备说: “王信不能封侯。 ”窦太后说, “皇上赶快封王信为侯!”皇上说: “请让我同丞相商量这事。 ”亚夫说: “高帝约定不是刘氏宗室的人不能封王,不是有功的人不能封侯。不按照约定,天下人一起攻击 。现在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是没有功业,封他为侯,不符合高帝的约定。 ”皇上默然,阻止了这事。后来,匈奴王徐卢等五人向汉朝投降,皇上想封他们为侯来勉励后来者。亚夫说: “他们背叛主子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凭什么责罚那些不守节的人臣呢?”皇上说: “丞相的主张不能采纳。 ”于是把徐卢等人都封为列侯,亚夫因此称病引退居家。皇上在宫中,召来亚夫,赏他酒食。但是只摆上了大块的肉
36、,没有分割好的肉,又不放上筷子。亚夫心里不高兴,到主席取筷子。皇上看着他笑着说: “这样难道不能满足你的意思吗?”亚夫脱帽跪地向皇上谢罪。皇上说: “起来。 ”亚夫于是快步走出宫殿。皇上目送他,悦; “这种愤愤不平的人不配做我的大臣!”过了没多久,亚夫的儿子替父亲从工官的官署买了可以做葬器的甲盾五百套。雇来搬运葬器的人认为这活苦,亚文的儿子又不给他工钱,雇来搬运葬器的人知道亚夫的儿子是使用不正当手段买了皇帝的器用,因为怨恨就紧急向朝廷告发亚夫的儿子,事情牵连到亚夫。书状让皇上知道以后,皇上下令交付法官审讯。法官按簿责问亚夫,亚夫不回答。皇上骂他说: “我不需要你回答。 ”下诏把亚夫交付廷尉。亚夫就进了廷尉的牢狱,于是他五天不吃东西,吐血而死。周亚太因为战功做了丞相,因为同景帝争执匈奴降将封侯的事而被免职。景帝心里憎恨他,赏他酒食却不放置筷子,呵斥他叫他起来,违背恭敬对待大臣的礼仪,最终无罪而置他于死地,悲痛啊。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