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共心理学-5.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8282788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心理学-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心理学-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心理学-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共心理学-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共心理学-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中学生个性心理教育第一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第二节 中学生气质教育,第五章 中学生个性心理教育 学习要点 什么是自我意识?中学生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 气质类型有哪些?怎样对学生进行气质教育? 影响中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如何预防中学生人格障碍的发生?,第一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一、自我意识及其发展阶段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人意识自我以及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通过自身改造以达到自我实现或完善的过程。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自我意识发生变化的一般规律。国外有人将自我

2、意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自我中心期 客观化时期 主观化时期,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中学时期,随着生理机能的逐渐发育成熟,社会、成人对其态度的逐渐改变,中学生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身。他们不仅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而且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 (一)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自我明显分化 (三)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 (四)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五)强烈的自尊心 (六)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三、中学生自我意识教育 (一)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 (二)保护中学生的自尊心 (三)教给中学生自我认识的方法,第二节 中学生气质教育,(一)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

3、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气质能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它使一个人整个的心理活动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相当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气质是能够发生缓慢变化的,它是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 (二)气质的类型及特征 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每个人身上都有四种不同的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三)气质的测量方法 气质测量的方法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通过记录一个人的行为特征、言语特征以及情绪特征,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一个人气质类型

4、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细心地观察学生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 问卷法 问卷法是要求被试者对一系列的经过标准化的问题作出回答,然后分析被试者的气质特征的方法。 ,二、中学生气质差异与教育 (一)正确认识气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人的气质是各种各样的。气质只表明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 (二)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针对每一种气质类型因材施教。,第三节 中学生性格的培养,一、性格及其类型 (一)性格的含义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

5、是十分复杂的构成物,它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二)性格的类型 性格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这种结合使得一类人的性格明显区别于另一类人的性格。 根据不同标准,性格可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情况,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2根据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倾向于内部,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3根据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二、中学生性格的形成 影响中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具体说来,以下各因素对中学生性格的形

6、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早期经验 (二)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家庭结构 (三)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班级集体教师的管教方式校风 (四)主观因素 三、中学生性格的培养,表51母亲教养态度与孩子性格的关系,表52教师管教方式和学生的性格特征,四、人格障碍及其防治 (一)人格障碍的类型 人格障碍一般有三种含义: (1)泛指一切心理障碍。这时,它成了精神症状或精神疾病的代用词。 (2)文艺、影视界所称人格障碍,一般是指双重人格或者多重人格,这主要是自我意识分离的问题。 (3)严格意义的人格障碍,是指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 本文指的是第三种意义。,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如下

7、: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型人格障碍 3强迫型人格障碍 4戏剧型人格障碍 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二)中学生人格障碍的预防 人格障碍是由于生活、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学校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预防中学生人格障碍的发生主要从家庭、学校两方面着手。 对家庭来讲,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合理,禁止采用专制、放任等不良的教育方式,父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理健康,也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以必要的关心和爱。父母还应采用一定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抗御挫折的能力。 对学校来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要端正并丰富学生的情绪经验,对后进生等一些特殊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爱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