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犹太圣经简介,浓缩犹太文明的旧约圣经圣经是犹太教和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宗教经典。圣经可以指犹太教的希伯来圣经或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和圣经新约。希伯来圣经一直是犹太教经典,记载了上帝的作为和犹太人历史,后被基督教所采纳成为圣经旧约。圣经新约则记载耶稣基督和其门徒的言行与早期基督教的事件纪录。但基督教新约对犹太教可以说是完全没关系的,因为他们根本不认同基督教信仰核心即耶稣就是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犹太教只承认一个上帝,同时亦不接受基督教所说的耶稣既是人又是神。,(1)律法书(Torah),在犹太教诸经典中,作为正典的旧约圣经最为重要。犹太人将旧约圣经称为“塔拿克”(Tanach),
2、 即律法书 先知书 文集(“塔拿克”一词由希伯来文律法书、先知书和文集三词的首字母构成),表明他们对全书内容的三分法,具体结构如下:,(2)先知书(Neviim),(3)文集(Ketuvim),这部犹太教圣经基本上是在公元前1000余年里,由众多犹太文人学者陆续编撰成书的,其中绝大部分以古希伯来文写成,为犹太文明宝库中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早期犹太民族的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生活和思想。,犹太人的前称希伯来人,犹太王国的兴起和昌盛,古代犹太人是在一片朦胧混沌中跨过文明门槛的。与世界许多古老民族的远古历史一样,犹太人早期的史实与传奇交融难辨。这些史实与传奇主要出自于旧约圣经,它是唯一记载
3、犹太民族最早活动的历史典籍。这里面虽然有许多内容属于神话传说但其中确实包含了不少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的史料,大致勾勒出犹太人从两河流域游牧到巴勒斯坦,又避难到埃及和辗转返回故里的史实,以及犹大教创立和古代希伯来王国建立的基本轮廓。,犹太人的前称希伯来人,希伯来人是犹太人在古代的称呼,它的来历与犹太人早期的迁徒有关。位于今地中海东岸和阿拉伯半岛西侧的巴勒斯坦是犹太民族的主要发样地。但古代犹太人却不是这里的最早居民。早在4000年之前古代闪族的一支迦南人就在这里建立了一些城邦国家因此古代这里被称为“迦南”或“迦南地”。正当迦南人在这里发展了以青铜文化为特征的农业文明时犹大人的先祖同属闪族的希伯来人在
4、其首领亚伯拉罕的带领下从东面辗转来到迦南。,据旧约圣经记载这是一群受到古巴比伦文化影响的游牧部落。他们最早可能来自阿拉伯半岛温和湿润的南部后因当地气候骤变迁徙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公元前20 世纪汉谟拉比建立强大的古巴比伦帝国之时希伯来人便生活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繁华城市乌尔。不久。犹太人的最高神耶和华命令亚伯兰到另一个地方去建立自己的国家声称:“我必叫你成为大国,赐福给你,叫你的名字为大,而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于是,在“神灵”的启示下亚伯兰(后尊称亚伯拉罕)带着众人沿大河北上。并渡过幼发拉底河向西进入迦南。当地的迦南人称他们为“哈卑路人 (Habiru),意即“渡河而来的人”后以一音之讹而称为“
5、希伯来人”(Hebrew)。,公元前20世纪希伯来人迁徙图,流着奶与蜜之地 希伯来人所迁居到的巴勒斯坦,在圣经中被称为“流着奶与蜜之地”。这与当地的实际自然环境大相径庭。在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版图上有一半的面积是荒芜的干旱地区。北部和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5月至10月为夏季,干旱少雨;11月至来年4月为冬季潮湿多雨,气候温暖。南部地区基本上是与西奈沙漠相连的荒漠土山,降雨极少,且天气变化大。迦南虽不如富饶多产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但是与希伯来人由东向西迁徙时所经历的热带沙漠相比,这里“有山、有谷、有雨的滋润”,人们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较为丰富的谷物、蔬菜、瓜果和牲畜,因此,在他们的心目中,
6、这里就是耶和华赐给他们的“流着奶与蜜之地”。此外,迦南的自然条件虽然不十分理想,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具有特殊的中介性。它位于三州(亚、非、欧)和两海(地中海、红海)交汇之地,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使它成为四方强邻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罗马的侵扰争夺之地,以致犹太文明早在形成时期便命运多舛;它同时又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两个最古老文明以及稍后的希腊、罗马文明接触交往的贯通之所,正式在这些文明的冲击交融之中,犹太文明得以孕育、诞生和扩散,并带有它特具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成为至今一以贯之的人类文化精华。,神又对亚伯拉罕说:“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
7、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你们都要受割礼(“受割礼”原文作“割阳皮”),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来第八日,都要受割礼。你家里生的和你用银子买的,都必须受割礼。这样,我的约就立在你们肉体上,作永远的约。但不受割礼的男子,必从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约。”,犹太婴儿呱呱坠地后,马上就要用盐水擦洗干净再把孩子的双手和双脚摆正,用布带子裹紧, 犹太人认为这样可以使孩子长得结实。犹太男孩出生后的第8天就要行割礼,同时举行一些庆祝仪式。这些典礼和仪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开展了处身於传统和社群中的人生礼仪,它们代表了以礼仪满
8、足律法规条的要求。有了这些典礼和仪式,就不会出现拉比夏卢舒伟斯(Harold Schulweis)所说的仪式真空期没有人纪念或庆祝的重要时刻。这些典礼和仪式让人走进犹太人历史的长廊,把人领向犹太人的未来,并增强犹太教和犹太人生活方式所展现的核心信念和象徵,如盟约、律法及社群。 正如拉比罗拉盖勒(Laura Geller)所言,可能最要紧的是,这些礼仪带来改变。举行割礼或为女孩进行的立约仪式贝切芭芝(brit bat)前,婴孩只是他父母的孩子罢了,人们甚至只用小宝宝来称呼那个婴孩。进行这个仪式后,他或她的身份就确立了,正如盖勒所说:透过仪式,犹太人跟盟约和弥赛亚连结在一起,犹太小孩经历转变,而成
9、为真正的犹太人,是某犹太人父母的孩子。婴儿被改造,领受名字,被赐予宗族和历史、根源和目的,既沉重又雀跃。犹太群体也经历改变,他们再次与历史及未来连结在一起,并欢迎这位新成员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割礼的意义,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
10、,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替罪羊,与神较劲得名“以色列”,相传亚伯拉罕老年得子以撒(希伯来语中是“笑”的意思)。以撒在40岁娶妻后生了双胞胎儿子,先落地的身体发红,浑身有毛,如同披了一件皮衣,便取名“以扫”(“有毛”的意思);次子是手抓哥哥的脚跟落地的,因此给他取名“雅各”(“抓住”的意思)。根据旧约圣经中记载的故事,一天晚上雅各在约旦河畔的雅博渡口,突然一位天使从天而降与雅各挥胶,由于难分胜负,一直摔到黎明。天使见
11、难以取胜,便在雅各的大腿窝上捏了一把,使雅各扭了腿。但雅名仍然带伤继续与天使摔跤。天使见摆脱不了雅各只得求他说:“天亮了,让我走吧!”雅各提出的条件是要他给自己祝福。天使在得知他叫雅各后就说:“你今后不要再叫雅各了,就改名叫以色列(Israel,意为“同神角力的人”)。因为你与神较劲都取得了胜利。”然后天使给雅各进行了祝福。当太阳出来的时候雅各的腿就瘸了。由于这个缘故犹太人就一直忌吃牲畜大腿窝的筋。但是从此以后雅各的子孙后代又得名为“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和希伯来人一样,成为古代犹太人的称谓。,现代壁画“雅各路宿荒郊,夜梦天使和耶和华”。这是根据圣经 创世记第28章内容所画。画中雅各头枕一块大石
12、头,正梦见一群天使在一个通天的梯子上来回走动,耶和华站在梯子顶端对他说:“我要将你现在所卧之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你的后裔必像地上的尘沙一样多。”,客居埃及的悲喜剧,雅各晚年时迦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饥荒。他只好带着家人迁往埃及避难,在尼罗河三角洲中部的歌珊定居下来。歌珊是位于尼罗河以东、埃及古都孟斐斯东北30多公里的地方,为古代亚非商旅来往之要冲。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气候宜人,在当地居民的影响下,犹太入加速了由游牧生活向定居农业的过渡。雅各的12个儿子也在此繁衍扩展成犹大人的12个部落支派,人丁兴旺。,犹太人利用统治者政治上的优待及所赋予的诸多特权占有土地,发展商业积累了大量财富,与此同时生
13、育日繁,人口迅速增多活动地域也逐渐越出歌珊。经济利益上的利害冲突势必引起埃及人的嫉妒与排斥。在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到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一世在位期间犹太人在埃及所受的排挤与迫害达到变本加厉的程度。他们全部被贬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奴隶,排斥在埃及的公共社会生活之外,被迫从事诸如修庙筑路建城造屋等各种繁重苦役。稍有怠慢便遭凶悍的监工毒打乃至屠戮。然而犹太人的生命力却异常旺盛,他们照常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于是,法老下令所有犹太人的新生男孩都必须溺死,以达到灭绝犹太种族的目的。一时间在犹太人居住区哭声不断,刚生下儿子的母亲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扔进尼罗河,肝肠寸断。,历史学家结合各种资料,尤其是
14、对考古发掘的资料研究后认为,尽管这段传奇的细节目前还缺乏史料佐证,但这个时期犹太人流入埃及却大致符合史实。公元前18世纪下半叶中王国末期,埃及四分五裂、群推割据。大批被称为喜克索斯人(埃及语意为“外来的统治者”)的游牧部族从迦南涌入埃及,征服了尼罗河三角洲,并以三角洲东部的阿瓦里斯为都,建立历时百余年的牧羊王朝。因此与喜克索斯人同为亚洲闪族人种的犹太人在迦南遭遇饥荒的情形下,很自然地会迁徙埃及,而牧羊王朝君主因不信任当地埃及人而任命有亲族关系的能人(诸如约瑟)为相又并非不可能。,摩西率众出埃及,正当犹太入惨遭异族凌辱之际其卓越不凡的民族英雄摩西应运而生。正是他莫定了古代犹太民族形成和犹太教创立
15、的基础。旧约圣经中对摩西的出生、成长、潜逃和隐居生活等都作了神奇般的描述:,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后来那女人怀孕,生了一个儿子,见孩子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后来不能再藏了,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弟弟究竟会怎么样。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芦荻中有一个箱子,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她打开箱子,看见里面有一个孩子。孩子哭了,于是她可怜地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到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
16、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于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钱。”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法老的女儿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是:“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公元3世纪叙利亚一犹太教堂壁画:“埃及公主收养刚出生的摩西”,摩西虽然成为埃及公主的养子,但在生母的教育下,他立志拯救倍受奴役的犹太同胞。一天他打死了一个正在打骂一个犹太人的埃及人。为了逃避埃及法老的追捕,摩西逃至西奈,后在亚喀巴湾附近的米甸部落娶妻生子,安定下来。但他未曾忘却自己是一个犹大人,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受难同胞的愿望口益强烈。一天,摩西宣称耶和华授命他返回埃及,
17、将同胞们领出埃及,到美好宽阔的“流着奶与蜜之地”迦南。于是摩西辞别岳父,率妻儿回到埃及,与兄长亚伦在“耶和华的佑助” 下,领导犹太人与埃及法老进行了一系列英勇机智的斗争。依照旧约出埃及记所述,由于法老干方百计阻挠犹大人离去,上帝通过摩西之手,行神迹,降天罚,在埃及全国先后出现水变血之灾、蛙灾、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等九灾,但法老却刁钻苛刻地提出以犹大人留下牲畜为离去条件,为此大发烈怒的上帝决定降下第十灾:击杀埃及人的长子和头生牲畜。为避免错杀,上帝指示摩西晓谕犹大人:14日要杀羊羔,把羊血涂在门楣和门框上。这样上帝看到有羊血的人家,便知道这是犹太人,就“逾越” 过去。
18、14日天黑以后,上帝巡行埃及各地,击杀了埃及人所有的长子和头生牲畜。埃及人家家死人、户户哀号,法老也失去了继承王位的长子,终于不得不同意犹太人离开埃及。为感谢上帝搭救之恩,以后犹太人在每年犹太历正月14日之夜进行家宴,分食象征羊羔肉的无酵面饼及苦菜并把这天开始的以后7天定为“逾越节”。这样,犹太人在埃及侨居400多年后,约公元前15世纪在摩西率领下,客服重重险阻,胜利走出埃及。,过红海,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的一切的马匹、车辆和马兵都跟着下到海中。到了晨更的时候,耶和华从云、火柱
19、中向埃及的军兵观看,使埃及的军兵混乱了;又使他们的车轮脱落,难以行走,以致埃及人说:“我们从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吧!因耶和华为他们攻击我们了。”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海伸杖,叫水仍合在埃及人并他们的车辆、马兵身上。”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仍旧复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时候,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以色列人却在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法老和他的军队淹没在海中。 制型纸油画伊斯法罕, 17世纪末,创立犹太人“十诫”,摩西率领衣衫褴褛的犹太人在穿越西奈沙漠的艰难行进中。面临饥饿、干渴疾病劳累以及强敌追袭拦阻
20、的威胁,不少人怀念起在埃及虽被奴役但终究能维持生存的生活。加之他们多年来在埃及受多神信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本族主神耶和华的尊奉笃信产生动摇,以至在征途中摩西隐居修道时不少人乘机进行偶像崇拜。为此,摩西不得不在西奈沙漠中停止行进,对离经叛道的人发动了一场“清教运动”,以统一精神信仰。他声称耶和华在西奈山向他传授了十条诫律作为耶和华与犹太人订立的约法。这十条诫律被刻在石板上,即著名的“摩西十诫”。,一 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可信仰别的神。二 不可为自己雕制和崇拜任何偶像。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尊名。四、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前6天做工,第七天歇息, 任何工作都不能做。五、当孝敬父母者,福寿长久六、不可杀人。
21、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盗。九、不可作伪证陷害人。十、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上图:摩西在西奈山接受上帝的训诫 下图:众人趁摩西不在敬拜金牛犊,摩西让犹太人12个部落在西奈山下设立祭坛,宰杀牛羊,将牲畜的血一半倒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 进行立约仪式。由此摩西初步创立了人类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摩西十诫不仅成为犹太教的基本教义,也是人类最早的法律之一。,与犹太教的律法相适应犹太人的饮食禁忌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旧约圣经中耶和华对犹太人的指示,食物分成洁净与不洁净两种,凡不洁净的食物不能食用和接触。犹太人的主食是饼,有用小麦面做的,也有用大麦面做的,后者一般为家境不好者食用。由于饼在犹太人的食物中占头等地位
22、,被视为“生命线”。所以,他们吃饼时一般不用刀切,而是用手掰,惟恐用刀割断了“生命线”。圣经中多次提到迦南是“流着奶与蜜之地”,这说明古代犹太人经常食用蜂蜜和牛奶、羊奶以及骆驼奶。犹太人对食物的洁净与否 是这样分类的:走兽中分蹄并反刍的动物是洁净的,可食用,如羊和牛;反刍而不分蹄的,如骆驼、兔子,分蹄而不反刍的,如猪,均为不洁净动物,不可食用。水生动物中有鳞、有鳍的鱼类为洁净的可食物;无鳞无鳍的如虾、贝类等,为不洁净的不能吃的食品。鸡、鸭等多数禽类可以食用,而天上的雕、鹰等飞禽不可食。鼬鼠、蜥蜴、壁虎等地上爬物,也是不洁净的不可食物。凡陆地、水中或空中靠食腐物为生的动物,因老、病而自亡的动物,
23、都是不洁净的,不可食。另外,即使是洁净的动物,也必须通过规定方式宰杀并加工后,才能食用。由于犹太祖先雅各与天使角力而伤腿筋,所以在宰杀牛羊时要挑去腿筋不食。根据旧约出埃及记中耶和华告诫摩西“不可用山羊羔母亲的奶煮山羊羔”这句话,不能同时食用肉类和乳类食品。 上述一系列饮食规定为后来的犹太人一直保持和遵守,形成今天的“卡什鲁特”(希伯来语Kashrut,即饮食法)。,可食与不可食之物,马赛克,基苏斐姆的会堂,公元5世纪,犹太历与安息日,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犹太人在文明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历法。犹太历是犹太人在“巴比伦之囚”时期吸收古巴比伦历法、结合自己民族历史传统改造而成的。犹太历是一种大阴历以月
24、亮的活动周期来制定,每个月份随着新月出现的时间而开始。一年12个月,大月为30天,有7个;小月为29天,与5个。为与太阳历(公历)保持致,犹太历采取定期插入附加月即闰月的办法。来调节一年天数的多寡。有闰月的那一年为闰年,每19年有7个闰年,闰年有13个月。由于犹太历是以古巴比伦历法为样板制定的,因此每个月份的名初:都采用了巴比伦的月份名称。犹太历包括寺历和民历两种。根据旧约圣经)记载。耶和华晓谕摩西,在尼散月率领犹太人出埃及,是为犹太人摆脱奴役,获得新生的标志。因此在公元前516年第二圣殿建造以前,犹太人把尼散月作为一年的第一月,这种具有深刻宗教意义的历法为寺历。而民历则是在第二圣殿建造以后民
25、间通用的犹太历法,它以收获季节提斯利月为一年之首。今天以色列国通用民历。,犹太历(寺历)和主要节日一览表,犹太人的朝觐节日和新年,犹太教最重要的朝觐节期有三个: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逾越节(Passover)可谓是犹太民族最古老的节日。它是纪念犹太人在“耶和华的佑助”下从埃及出走成功,为感谢上帝的拯救而设立的节日。在每年初青第一个月(尼散月)14日黄昏起,犹太人开始过逾越节。他们将一只未受过伤的公羊羔杀掉,把羊血涂在房屋的门框和门楣上,将羊羔肉用火烤熟,与无酵饼和苦菜一起吃,并要在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 出埃及记上记载,犹太人离开埃及时由于行走匆忙,他们把来不及烧烤和未发酵的面团背在
26、背上,靠太阳把它们烤熟。而逾越节所纪念的迁出埃及是犹太人摆脱奴役、获得新生的标志,所以从14日晚直到21日晚 犹太人只能吃新收大麦做的无酵饼,表示对上帝的纯洁之心,也表示食物中没有任何上年的粮食。同时要吃苦菜,象征着犹太人曾在埃及受苦。后来犹大人将14日称为逾越节,而把1521日的节期称为除酵节,一直沿续至今。,五旬节(Pentecost)是犹太农民喜庆初熟小麦收获的节日。它也被称为收割节、初熟节。因为它与逾越节相隔49天,又称七七节,如果再加上一个安息日,正好50天,所以称为五旬节。犹太人在迦南定居后,因农业成为其主要经济活动而祈求丰收。当小麦即将成熟,丰收在望之时,人们自然十分喜悦,要对上
27、帝表示感谢。这便是收割节的出发点。收割节这天,人们从家中取出细面做成有酵饼当作礼物献给耶和华,还要将I岁无残的羊羔7只、公牛犊1头、公绵羊2只作为奠祭与火祭献给上帝。还要献1头公山羊为赎罪祭、2只1岁的公绵羊羔为平安祭。,现代的逾越节,住棚节(Sukkoth)在犹太历的7月15日至21日,整整一个星期。这7天人们要住在用葡萄、无花果等7种植物的枝条搭起的棚舍里。在棚里住7日,是为了提醒犹太人曾在埃及返回迦南途中的西奈沙漠住过茅棚,是为了纪念犹太人从埃及出走在外漂流40年这一段经历。住棚节与逾越节都与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有关。但住棚节带有庆祝收割完毕的欢乐色彩,故又称收藏节,与逾越节吃苦菜的受苦象
28、征形成了对比。节日里人们要手持美好树上的果子、棕树上的叶子、茂密树上的枝条以及河旁柳树枝条,在上帝面前欢乐7日。7日内要将火祭、燔祭、素祭、祭物、奠祭,各归各日,献给耶和华。显然住棚节和逾越节、五旬节这三大犹太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在每次住棚节7天期间,律法书规定犹太人必须手握住棚节四样植物摇动,代表特别的意义。这四样植物是:枣椰树(希伯来语:,lulav)枝条、 番石榴(希伯来语:,hadass)枝条、柳树(希伯来语: ,aravah)枝条和香橼(希伯来语:,etrog,类似柠檬),前三种枝条通常捆扎在一起。在节日之前,犹太教团体中通常都会出售这些植物。不过,在一些犹太教改革派团体中,
29、对于其中一种或几种非本地出产的植物,采用芦苇等其他植物来代替。住棚节四样植物按下列程序摇动:前三种植物的枝条握在右手中,而香橼握在右手中。使用者两手分开,说特别的祝福语。在犹太教正统派中,在住棚节的每一天(除了安息日),男人和举行过成年礼(bar mitzvah,13岁)的男孩都必须遵守摇动住棚节四样植物的戒律。妇女们没有摇动住棚节四样植物的义务,但如果她们想要这么做,在传统上,正统派妇女 在犹太教保守派和犹太教改革派中,所有举行过成年礼的犹太人都要履行摇动仪式,谢谢!,律法书(Torah),“托拉”是希伯来文“律法”的音译。犹太人所称的托拉,广义上是指整部犹太教圣经,狭义上是指旧约圣经首五卷
30、,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因所传这五卷经文中律法是耶和华在西奈直接传授给摩西,故又称摩西五经。它们反映了犹太人从远古时期到出埃及返回迦南之前的历史。其中,首卷创世记是关于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始祖以及犹太民族起源的描 述,全卷50章分为三部分:第111章是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第1236章是关于犹太民族始祖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传说;第3750章是关于雅各幼子约瑟的史诗。出埃及记共40章,叙述摩西的成长和他领导犹太人迁出埃及,以及在西奈 上帝通过摩西与犹太人立约、颁布十诫的过程。利未记共27章,是关于摩西宣布献祭等宗教礼仪,以及立亚伦及其子孙利未人为祭司的叙述,因而此卷有犹
31、太教的“祭司法典”之称。民数记共36章,讲述摩西在率犹太人离开埃及之前调查户口,颁布律 法,及其随后向迦南推进,最后到达约旦河东岸的历史。申命记共34章,是风烛残年的摩西在摩押平原面对一河相隔的迦南目的地对犹太人所作的三篇告别辞,主要内容为劝解犹太人恪守约 法,一心事奉上帝,以及立约书亚为后继人等等。 犹太教认为,这五卷书市犹太教圣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犹太人对耶和华信仰的基石。,文集(Ketuvim),又称圣录,由诗篇、箴言、约伯记、但以理书、以斯拉尼希米记、历代志,以及成为“五卷书”的雅歌、路德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共11卷组成,包括上古到公元初年犹太人创作的诗歌、小说和智慧文学
32、、启示文学作品。“五卷书”为犹太人在每年固定的节日所集体诵读,以激发散居异国他乡的犹太人的民族感情。,先知书(Neviim),又分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两部分:前者为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4卷,记载了犹太人返回迦南后经历希伯来王国的建立、兴盛、分裂、衰亡,知道从巴比伦重返耶路撒冷再建圣殿的历史。后先知书为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3卷以及合为1卷的十二小先知书,即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它们汇集了公元前8前5世纪先知们以宣讲“神谕”哦形式对社会问题发表的政论。先知书共8卷,地位仅次于律法书。 ,
33、目前逾越节的庆祝方式,是由圣殿第二度被毁开始的。由於圣殿被毁 (到公元135年,犹太人甚至被逐出巴勒斯坦),到耶路撒冷过节变成了一句套话,直到1967年,而羊肉亦变成了羊骨。 犹太人庆祝逾越节的晚餐称为seder,有复杂而具象征义的程序。简列如下: 1. 燃点烛光,示意晚餐开始 2. 祝祷,喝第一杯酒 3. 洗手 4. 头盘(青菜浸入盐水,象征在埃及被奴役的辛酸,昔日用) 5. 掰开一块无酵饼,把其中一半藏起 6. 打开覆盖饼的布,邀请穷人进餐 7. 重述逾越故事 8. 第二杯酒,象征救赎 9. 洗手 10. 祝福无酵饼,然後夹苦菜食用 11. 仪式暂停,享用事前烹调好的晚餐 12. 寻找程序五被藏起来的饼 13. 饭後祷告 14. 第三杯酒 15. 厄里亚之杯(邀请默西亚来临) 16. 赞美诗 17. 歌曲 18. 第四杯酒,并祝福:明年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在晚餐桌中间有一专用的盘,放上几种食物: 象征奴役的苦菜 象征砖土的,一种由果仁、酒、苹果和肉桂煮成的酱 象征泪水的青菜 象征在节日牺牲的羊骨(不食) 象征对不能在圣殿举行节日哀悼的蛋(不食) 盐水和饼分开盛载。,晚餐盘,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