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外感温热篇的点滴体会,琼海市中医院 李成光,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温邪: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范围。温热。病因,即“温邪”。有时以邪轻为温,邪重为热;逐渐感受为温,迅速侵袭为热;发于冬春为温,发于暑季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华岫云: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温邪上受之后,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卫分症状。顺传卫经气,营到血。“大凡
2、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病邪在肺卫,其病尚轻浅,如果治疗及时得法,可使邪从外解;如果邪不外解,则可由肺而内陷心包,造成病情恶化,称为“逆传”。逆传心包:灼热,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肢厥,或抽搐,舌绛,脉滑细数。邪在手太阴卫分,因误治失治,或因心阴心气素亏而致热陷心包是为逆传,这在风温病变过程中较为常见,其病势亦凶险。邪热内陷,灼液为痰,痰热阻闭心包,神志被蒙,则为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为心之苗,痰热阻于心窍,故舌蹇而言语不利。心包营分热盛,引起肝风而抽搐。治宜清心开窍,以清心包之热而开痰浊之闭。用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 郁金 犀角 黄芩 黄连 雄黄 山栀子 朱砂(各一
3、两) 梅片 麝香(各二钱五分) 真珠5钱 共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1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兼治卒厥中恶,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雄黄化痰解毒。,外感温热篇,与现代医学的急性病毒性脑炎相似。 急性病毒性脑炎部分病儿前驱期有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风热,鼻塞、咽痛、咳嗽等;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神志模糊、谵妄,甚至昏迷),惊厥等。 西药治疗 中药:可选用安宫牛黄丸。,雄黄化痰解毒,以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每次0.51丸,每日2次,连用37天为一疗程,同时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危重型病毒性脑炎)42例,痊愈40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5.2
4、4%,病死率为4.76%;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痊愈14例,死亡6例,治愈率70%,病死率为3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王强 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小儿危重型病毒性脑炎42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11):521 笔者亦常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儿童危重型病毒性脑炎。 SARA(非典)距今已经8年,引起SARA的病毒(冠状病毒?),流行病学还没有搞清楚,更谈不上抗该病毒药物的研制,预防疫苗的生产。可以想象一种新发的、急性的、烈性的传染病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8年长的时间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将会夺去多少宝贵的生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不管出现什么新的传染病,尤其是病毒引起的
5、新的传染病,都会想到中医,用中医药来治疗读读中医的经典吧!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也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以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查j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内湿素感,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则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杂症,则有不同也。叶香岩外感湿热篇,外感温热篇,陈光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6、,王孟英谓救阴须要充液之药是也。吴氏温病条辨增液养阴等法深得要旨。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章显谷、王孟英之说均不分晓。盖此语专属湿温,热处温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遂成蒙闭,斯时不开,则热不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勒其热。然通阳之药,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曰通阳最难。唯有用河间分消宣化之法,通阳利小便,使三焦弥漫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外感温热篇,较之杂证则由不同者,言杂证以外血为养阴,温为通阳,与此不同。又恐人误以利小便为通阳一定不易之法,误治寒湿火衰之证,则反损其阳气而阳越微,以所以叮咛也。在第六节(本节)盖专为湿温而发,夫温邪为病,不外夹风挟温两途
7、。然风温热变虽速,但能辛凉透解,清热养阴,不失卫气营血先后之序,便无他误。至于湿温,则求感之气最杂,湿多热多,治法迥异,化热化燥,传变不定。清热太过,渴湿致困,养阴不当,反成蒙蔽,见证施治,用药最难。故于此特揭其旨,以示学者,能即此而求之,则虽病情万变,治法不离其宗,于治湿温之求,思过半矣。,外感温热篇,车前子30g煎成400ml左右,稍加白糖频频饮服,为一日剂量。结果69例患儿中治愈(即服药后临床症状消失者)63例,占91.3%,其中服药1天治愈26例,2天治愈36例,3天治愈1例。服药后腹泻不止者6例,占8.70%。黄冬度等,车前子治疗小儿腹泻69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1):
8、697. 120例患儿口服车前子散(车前子,青黛),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结果显效率90%,显著优于抗生素组(21%)。傅铭华,车前子散治疗小儿秋冬腹泻120例,广东医学院学报,1996,14(1):57 车前子10g,炒麦芽20g,红高梁糠20g炒,煎浓汁治疗小儿腹泻。126例中痊愈108例,好转18例。田秀璋,河北中医,1991,4:6,外感温热篇,车前子,始载于神农本目经,列为上品。味甘,性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能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王肯唐: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笔者治湿热腹泻也常用车前子。腹泻严重,脱水,使血管内容量减少,致肾灌注不足,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少尿,氮质血症,出现急性肾前性肾功能不全。,外感温热篇,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预防 1、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和休克,控制感染。 2、解除肾血管痉挛,可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 3、利尿冲刷肾小管,防止阻塞。可应用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静滴滴注,以及呋塞米缓慢静脉注射。车前子治疗湿热腹泻,利小便而“通阳”,解决了热病中“最难”的问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能预防急性肾功能不全。“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先工治未病”。,外感温热篇,读读中医经典吧!不读数遍无所谓读;无烂熟于胸,铭刻于胸无所谓读;无证之临床,入心有得无所谓读。以此共勉!谢谢!,陈光松:救阴不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