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础专项练 23 古代文化知识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代, “敕”字通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如“敕符”指的是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B “衣冠”在古代指士以上的服装,代指缙绅、名门世族,又借指绅士、礼教、斯文。C “单于”是匈奴人对其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D “二千石”指郡守,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与帝王相关的事物都有专称,帝王的食物叫“御膳” ,帝王的诏书称“御旨” ,
2、帝王亲自到某处谓“御临” 。B季父,最小的叔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C东向,坐西面东,是古人设宴时室内最尊的座次,因此有“西宾”一说。其次坐北面南,再者坐南面北,最卑坐东面西。D贼,古时指偷东西的人,而一般称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坏人为盗。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B出,常常指官员离开家居地出任某个官职或京官外调为地方官员。C甲子是天干地支纪时循环中的第一个。古人创设十二天干、十地支,彼此两相组合用于纪时,六十为一轮回,用以记年、月、日、时。D墓
3、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相纪日法是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的方法,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 ,最后一天叫“晦” 。B先秦时期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C畿辅,我国古代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指称,专指京城附近的地区。D垦田,中国古代的一种农业生产形式,即开垦荒地,以给养边防军。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是古代的一种继承制度, “袭父爵”即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父亲的爵位。B大
4、司 马 是 我 国 古 代 的 官 职 名 , 是 掌 管 刑 狱 的 官 , 即 我 国 古 代 中 央 政 府 中 的 最 高 司 法 审 判 官 。2C临朝就是亲临朝廷处理国事,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代太后可以摄政称制,代行皇帝职权。D传国玺即皇帝的印章,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被视为封建王朝正统的象征。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B婚姻,意为儿女亲家。 尔雅中认为男方的父亲为婚,女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受禅,指接受禅让。在中国古代,皇帝把帝位让给别人称为“禅让” 。D爵土,官爵和封地,指古代分封给皇室贵族或有功之臣的官爵和封地。3答案精析1D “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错,郡守是地方高级官员。2D 贼:古时多指严重危害或背叛人民和国家的坏人,而一般称偷东西的人为盗。3C C 项“十二天干、十地支”错,应是“十天干、十二地支” 。4D D 项“以给养边防军”指的是屯田,而非垦田。5B B 项“是掌管刑狱的官” “最高司法审判官”错,大司马是我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6B B 项“男方的父亲为婚,女方的父亲为姻”错,应是“男方的父亲为姻,女方的父亲为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