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256421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审美与人生【摘要】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的时间不是重复循环的圆,而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我们的人生以时间为度量衡,也是如直线般向前延伸。表面上,我们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人生似乎是一条曲线;本质上,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直线飞速向后,永不复返。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关键词】人生,得意与失落,境界Life with aesthetic theoryAbstracts Milan kundera, say, of life is not to repeat

2、 the cycle time round, but the fast forward in a straight line. Our life in time weights and measures, such as straight line is a straight line. On the surface, we experienced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bumpy, life seems to be a curve; In essence, all the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proud and loss will

3、be in a hurry to flow over time, such as linear rapid back, never return.A wise man says, life three levels. A writer will the three levels of statements with general full of zen to illustrate: see mountain is mountain, see water is water; See mountain is not a mountain, see water not water; See mou

4、ntain or mountain, see water or water. Key words Life, proud and lost, realm 1. 审美的魅力1.1 审美的理解 从哲 学 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 体 性 ,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 维 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

5、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 蹈 、服 饰 、陶艺、饮食、装饰、绘 画 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 景 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 趣 。美是 事 物 促 进 和 谐 发 展 的 客 观 属 性 与 功 能 激 发 出 来 的 主 观 感 受 , 是 这 种 客 观 实 际 与 主观 感 受 的 具 体 统 一 。 人的审 美 追求,在

6、于提高人的精神境 界 、促进与实现人 的 发 展 ,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 谐 审 美观 的基本观点。审 美 是 在 理 智 与 情 感 、 主 观 与 客 观 的 具 体 统 一 上 追 求 真 理 、 追 求 发 展 ,背 离 真 理 与 发 展 的 审 美 , 是 不 会 得 到 社 会 长 久 普 遍 赞 美 的 。1.2 审美需要美感距离 懂得审美的人,总是追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需保持一定的距离。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官能得到极大调动而饱受美感享受,审 美 态 度 庄重而不轻佻,审美情趣受到陶冶而不沉

7、湎。好的美感距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会保持完美良好的印象,难以忘怀。这种距离,是一种不远不近、不即不离、不轻不重的理想审 美距 离 。在如何把握审美距离方面,我们不妨向英国首相丘 吉 尔 学学。他有一次遇到好 莱 坞一号美女费 雯 丽 ,不禁被她迷人的美貌所吸引,出神地看她。此时,当有人叫他与费雯丽更靠近一些时,他却说:我在欣赏上帝的艺 术 品 ,需保持距离。丘吉尔作为政 治 家 政绩卓著,作为军 事 家 战功显赫,但想不到他在审美方面也如此内行,真叫人钦佩。 2. 审美的发展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审美追求,体现了早期人类审美愿望和理想,它与西方同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基本是一致的,但由于地域、气候及

8、自然地理条件诸制约因素的不同,在以后中国渐渐趋向于封闭式的道德和宗法观念。这种趋向对于原始宗教向现实生活的渗透形成某种消解,以致到奴隶社会时期,中国人开始围绕着社会性的道德与政治来表现审美内容。例如,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和墓葬品的绘制;先秦文学作品(比如诗经中部分描述周朝宗族历史的诗歌)即反映了这点。可以说,此一时期的审美意识追求尚处于不自觉的状态中,并无系统的独特表征。直到儒学与道学创立并深入影响社会之后,才算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审美意识与经验形态。3. 审美人生观3.1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著名尼采研究专家乌苏拉施耐德在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书中写到:“尼采的哲学道路是由把世界理解为一种痛苦的解释

9、,由对这样一个痛苦世界的正当性的探讨以及如何摆脱这个痛苦世界,即对永恒化和世界美化的探索所规定的。一再被强调而且当然强调得很有道理的基本思想上帝死了、超人、末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仅仅标志着上述探讨世界及其拯救的道路的各个阶段。 ”3.1.1 将人生当作审美现象 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由于把世界和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我们就不至于在人生悲剧性面前被它吓倒,而是感到生存还是可以忍受的;通过“艺术家”态度的熏陶, “人们尽管可以放弃艺术,但不会因此而丧失从它学得的能力;正如同人们已经放弃了宗教,但并没有放弃因它而获得的崇高和升华的心境;“一切艺术都有滋补强身之效,增强体力,

10、激发快乐(也就是力感) ,激发一切更敏感的醉意记忆” ;艺术是生命力强化的工具,而只有生命力强化才可能战胜人生的悲剧性,因此,艺术便是战胜人生悲剧性的强有力武器;在尼采看来,艺术和艺术家是对人生的最好肯定,因为它把生命及其悲剧性审美化而拒绝了道德的偏见,从而“制造”了一个幻想性的“中间世界” ,使人可以接受和超越人生的悲剧性。3.1.2 笑对人生一切悲剧 在笑对一切人生悲剧之时,审美的人生便跳舞于一切生命悲剧之中,跳舞于一切善恶之上。 “舞蹈”是尼采使用的一个重要意象,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两篇“舞蹈之歌”。尼采用舞蹈象征一种内含着酒神精神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尼采的舞蹈的象征意义乃是超越性。在

11、尼采看来,生命具有自我超越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又集中体现在强者、优秀者身上。超越性是战胜人生的悲剧性的保证,因此,在同人生的痛苦战斗时,应当体现出这种生命的超越性。而舞蹈正象征了这种超越性。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就是一个酒神精神化身的跳舞者,他有着宁静的气质,轻捷的足,无往而不在的放肆和丰饶。所以,在尼采看来,具有酒神精神的审美人生态度的人,往往是跳着舞越过人生大地上的沼泽和凝重的悲愁。3.1.3 醉的人生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醉本就是酒神精神的特征。尼采说:“日神的,酒神的。有两种状态,艺术本身表现于其中,就象自然力表现于人之中一样这两种状态也表现在正常生活中,

12、只是弱些罢了;梦境和醉意梦境释放的是想象力、联系力、诗之力,醉意释放出的是言谈举止之力:激情之力、歌舞之力。 ”3.2 儒家和道家的审美和人生儒家美学所具有的宏深的哲学基础,使其践行表达充满自信。从审美语言的运用来说,儒家既不怕形成片面的迂执,也不怕信息传达造成流失,相反,从孔子到其后学都不遗余力张扬语言的作用。他们鼓励心有所怨,便发而刺上;心有块垒,即吐而为快。 诗经之“国风” 、 “小雅” ,屈原的“离骚”之辞,司马迁的史记 ,杜甫之诗,韩愈、柳宗元之文都把心灵、人格的崇高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心灵、人格的极度推崇,乃是东方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儒家的“心”是一种感应中获得的主动之心。它不以物我

13、分割为前提,却以心象含物为机缘,从而人类社会即是可感性自然的延伸,又是感应性主体的类的扩大。社会的理想化也就成了人格化、心灵化;自然的素朴存在也被观念巧妙织入情性之网,使其灾异变故都可察人伦风化。至此,儒家美学臻于最完善的心灵功效。唯人至上,唯心至上,不慕鬼神,不道虚无。以道德化、理想化的人推行于现实,从而对于塑造中华民族健康、进取、丰富的心魂起到巨大的制约作用。与儒家美学不同,道家从对自然、虚无、有形之物、功名利害的发展转化过程来谈人生哲理。 老子二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法则,自然是元始、无的指代,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而一切已有形名的存在,又总是有

14、自否定的因素潜伏于其后,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按道家的观战,凡事很难永久不变,要想长久,必须依从自然,致力于无为,载营魄抱一,知雄守雌。老子的哲学蕴含着十分深奥的道理。从意识、经验的旨归上讲,老子是反理性的。从宇宙的空、无、大着眼,守身为本,随用为道,所奠立的是一种神妙莫测的智慧型哲学观。这种观念冲击了儒家的切近现实的狭隘,可使人的心意为虚不为实,至于事态的变化则谋求穷尽自然之理,发挥出一切事理因素(有形的与无形的)的作用。但它的弊害也是明显的:由于老子只是微言大义,后人不能深得奥妙,只一味守柔抱雌,向原始的、无所为的一极努力,只能造成自行消解的无

15、序平衡状态。所以,庄子对老子的哲学有所改造。一方面,庄子主张变无用为有用,致力于远大的作为;另一方面,不舍细小幽微的事理,从其自然的法则进行开掘,使人的作为在经久的运作中达到出神入化境界。与道家这种把人化入自然的旨归相比,西方用理性分解自然的观念是笨拙可笑的。4. 情感地把握世界,诗意地感受世界-为精神所照亮的人生“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有人说,诗意是一杯香茗,也是一池春水,亦是一缕花香。我也曾寻找过,却始终感受 不到诗意,它就像那抹被扬起的尘埃,一直都抓不到。难道是这浮华的尘世,泯灭了那份小 小的诗意? 寻不到诗意,生活也依旧继续,只不过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单调是会令人乏味的, 有些人每

16、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也终倦了。偶尔偷一下闲,搬出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眯着被阳光刺痛的双眼,享受着她轻柔的 爱抚,我似乎感受到了陶潜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有人说,诗意是一杯香茗,也是一池春水,亦是一缕花香。我也曾寻找过,却始终感受 不到诗意,它就像那抹被扬起的尘埃,一直都抓不到。难道是这浮华的尘世,泯灭了那份小 小的诗意? 寻不到诗意,生活也依旧继续,只不过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单调是会令人乏味的, 我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也终倦了。偶尔偷一下闲,搬出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眯着被阳光刺痛的双眼,享受着她轻柔的 爱抚,我似乎感受到

17、了陶潜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然而,我知道的是,审美活动起源于生存。审美活动是人们在生存中逐渐意识到,并加以确认,加以培养而发展成的活动,审美活动伴岁着人类的成长而成长。在人类原始时期,就有了审美活动。不过,在当时的人们眼中,它可能并不视为审美活动。例如,在原始人的祭神舞乐中,人们可能不是为审美而这样做。当然,人们可能也不是为了求知,为了教化而从事这项活动。那种原始性活动,毋宁说是一种综合性的生存狂欢。一位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境界表明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

18、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什么就是什么,就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看到皇帝赤身裸体参加大典游行时,喊出“真”话一样,那是童言无忌,是直白的表露。第三重境界表明人虽经历沧桑,仍怀赤子之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这是返老还童之正直。而第二重境界表明随着年龄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是单纯的水,为人处世也讲究个“曲”字。结语: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的时间不是重复循环的圆,而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我们的人生以时间为度量衡,也是如直线般向前延伸。表面上,我们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人生似乎

19、是一条曲线;本质上,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直线飞速向后,永不复返。我相信: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一切,这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金科玉律。要美不要丑也必将是人生的价值尺度!在欧洲国家,他们用诗歌体现美,他们用音乐体现美,他们用建筑体现美,于是无处不在,他们的审美人生将一直都是在快乐、满足和美丽中度过的,伴着人生的价值得到圆满的体现。伏尔泰说:“要用美这个词来称呼一件东西,这件东西就须引起你的惊赞与快乐。 ”一句话,凡是能引起“惊赞”与“快乐”两种情感的东西就是美的。伏尔泰认为,那种诉诸人的心灵的德行美,能使人人都感到惊赞和快乐,它通行一切时代和一切国家,因而是普遍的、永久的、世界性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好,不一定是最好、最美丽、最完美的理想,虽然审美的角度、背景,人各有异或者截然相反,但是我相信对于每个人来说,完成它,就将是在人生中,跨出一小步,理想近一大步,人生逐渐实现自己简单而不简单的价值,这样人生就圆满了,不是吗?回答“是” ,果断的。参考文献:1 审美和人生黄学规,浙江大学出版社,第 30 页2 尼采幸福哲学的基本特点 著名尼采研究专家 乌苏拉施耐德3 老子五章、 诗经 、 史记司马迁4 长大导航作文网【http:/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6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