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年级 数学 标准解读上册 下册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1能正确地数出 20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 020 各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对应单元:第1、3、5、6、7、8 单元1.准备课(数一数、比多少)3.15 的认数与代数 知识技能: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百”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的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
2、法,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对应单元:第2、4、5、6、7 单元2.20 以内的退位减法4.100 以内数的认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4认识符号“=” 、 “” 、 “” ,理解它们的含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数学思考: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 20 以内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意识。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识和加减法5.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6.1120 各数的认识7.认识钟表(整时)8.20 以内的进位加法3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
3、进行简单的计算。 4.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 100 以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数感。 2经历探索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问题解决: 5.认识人民币6.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找规律一些简单的猜想。3.初步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问题解决: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
4、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情感态度:1能用 100 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4初步
5、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仔细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图形与几何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对应单元:第 2、4 单元2.位置4.认识图形(一)图形与几何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
6、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数学思考: 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 能综合运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应单元:第 1 单元认识图形(二)综合与实践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乐园 统计与概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类的含义,能根据给定或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整理数据的结果,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体会用数据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数学思考: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对应单元:第 3 单元分类与整理综合与实践 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解读人:前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九年学习时间分为三个学段,小学一到三年级为第一学段。今天我们一年级数学学科组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解读一年级数学上册、下册课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