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审必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审表 填报说明发布单位:沈阳市劳动监察局 发布日期:2011/12/26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审表填报说明1.审查编号: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填写。2.审查流水号:由网上申报系统自动生成。3.审查机关:由用人单位根据市、区(县)、开发区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范围的规定,在网上注册单位信息时选择“市级管理”或“区级管理”。4.单位名称:填写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的注册全称。下属分支机构如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作为独立用人单位单独申报。5.登记类型:依据注册登记证件选择相应类型。6.注册地址:按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的地址填写。7.经营地址:按实际经营所在地的地址填写
2、。8.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营业执照、批准文件、任命文件为准。9.行业划分:按照单位注册登记证填写。 10.报审表中需填写的数据除特殊要求外,一律以申报审查年度 12 月份的数据为准。11.报审表中填写的数据单位为: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 2 位)、件、年。12.职工人数: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数。13.农民工:是指具有农业户籍,符合国家规定劳动年龄并与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14.全年办理招用工备案手续人数:指审查年度内在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备案手续的员工人数。15.劳务派遣人数:指与派遣公司签订派遣协议的职工人数。16.签订劳动合同人数:指审查年度 12 月份在册人
3、数中实际签订劳动合同人数。17.劳动合同鉴证人数: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劳动保障部门鉴证备案的人数。18.应参保人数、实际参保人数:均指审查年度 12 月份的人数19.实行标准工时制:是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个小时的工作制度。20.实行综合计时工时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对某些特殊行业的职工实行的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21.实施不定时工时制:是指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对某些职工实行的每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22.全年发放工资总额:指用人单位全年实际发放的工资额。23.从事技术工种人数: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种岗位上的职工人数,具体可见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6 号)。24.内部规章制度: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25.未成年工: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26.童工:指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