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尊重民族差异性对实现民族平等的意义摘 要 : 民族的差异性是地域不同,人种不同等造成的。民族的差异性表现在教育、文化、语 言 , 生 活 方 式 、 风 俗 习 惯 、信仰等方面,使人类文明多元化,差异性是人们的自由平等人权等都得以充分的体现,保存了个体的权利。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体现社会文明状态的一重要标志,也体现了民主和人权的平等。创建和谐社会,就要促进各族团结,保持民族差异性和民族平等,如此才能使民族团结与进步。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就简单的谈谈尊重民族差异性对民族平等的意义。关 键 词 : 民 族 民 族 差 异 民
2、 族 平 等 民 族 的 概 述民 族 是 指 在 一 定 的 历 史 发 展 阶 段 形 成 的 , 具 有 共 同 语 言 、 共 同 地 域 、 共 同经 济 生 活 以 及 表 现 于 共 同 文 化 上 的 共 同 心 理 素 质 的 稳 定 的 人 们 共 同 体 。 。民 族 是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到 一 定 阶 段 的 必 然 产 物 。民 族 的 基 本 特 征共 同 的 历 史 渊 源 , 共 同 的 生 产 方 式 , 共 同 的 语 言 共 同 的 文 化 共 同 的 风俗 习 惯 共 同 的 心 理 认 同 。民 族 差 异民 族 差 异 指 各 民 族 之 间
3、 表 现 在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 语 言 以 及 生 活 方 式 、 风 俗习 惯 等 方 面 的 差 异 。 民 族 差 异 是 在 长 期 的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 它 随着 民 族 和 民 族 社 会 的 发 展 而 发 生 变 化 , 但 是 不 会 在 短 期 内 消 失 , 只 要 有 民 族存 在 , 民 族 差 异 也 必 然 存 在 。民 族 差 异 必 然 产 生 民 族 问 题民 族 问 题 是 在 民 族 的 活 动 、 交 往 联 系 中 发 生 的 问 题 。 主 要 表 现 在 政 治 、 经济 、 文 化 、 语 言
4、 文 字 、 风 俗 习 惯 、 宗 教 信 仰 等 方 面 , 只 要 有 民 族 存 在 , 就必 然 产 生 民 族 问 题 。 民 族 特 点 导 致 民 族 差 异 , 民 族 与 民 族 差 异 的 存 在 也 必然 产 生 出 不 同 的 民 族 问 题 。 而 且 , 民 族 将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历 史 存 在 , 民 族 差 异的 持 久 性 也 将 使 民 族 问 题 长 期 存 在 。民族平等所 谓 民 族 平 等 , 是 指 各 民 族 不 分 大 小 、 强 弱 , 在 社 会 生 活 和 交 往 联 系 的 相 互关 系 中 , 处 在 同 等 的 地 位
5、, 具 有 同 样 的 权 利 , 是 指 各 民 族 在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方面 的 地 位 、 待 遇 和 权 力 、 利 益 的 平 等 ; 民 族 团 结 则 是 指 不 同 民 族 在 社 会 生 活和 交 往 联 系 中 的 和 睦 、 友 好 和 协 调 、 联 合 。 没 有 民 族 之 间 的 平 等 , 就 不 能 有真 正 的 民 族 团 结 。尊重少数民族的差异性对现实民族平等的意义这里就从尊重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小方面谈其对民族平等的意义,这一小个方面即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
6、、婚庆、节日、禁忌、礼仪等许多方面。民族风俗习惯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差异性、延续性等特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就歧视或侮辱他们;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是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践踏。从法律上也要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二 是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然而,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民 族 团 结 是 民 族 平 等 的 结 果 , 又 是 进 一 步 实 现民 族 真 正 平 等 的 保 证 。三 是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也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参考文献:民族研究文集第一辑 西南民族学院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吴仕民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