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多普勒效应,隆昌一中高二物理备课组,生活中的特殊现象,是不是汽车喇叭鸣笛的频率本身发生了变化?,当奔驰的汽车向你驶来,并经过你的身旁,而后又离开你驶向远方,在这一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你耳朵中听到的汽车的鸣笛声有什么特殊的现象?,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1、现象(1842年发现):当汽车向你驶来时,感觉音调变高;当汽车离你远去时,感觉音调变低。,3、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2、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多普勒效应模拟,1、观察者静止不动,数经过的队伍中的人数,每分钟假设有3
2、0个人经过。,2、当观察者逆着队伍行走时,数经过的队伍中的人数,每分钟将大于30个人经过。,v测=0,3、当观察者与队伍同向行走且速度比队伍的小时,数经过的队伍中的人数,每分钟将小于30个人经过。,多普勒效应的成因,1、波源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2、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几个完全波,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就接收到几个完全波,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1、波源和观察者没有相对运动时,多普勒效应的成因,2、观察者朝波源运动时,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3、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时,观
3、察者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少。,观察者感觉到波变得密集,即波长减小,接收到的频率增大。,观察者感到波变得稀疏,即波长增大,接收到的频率减少。,1、波源朝观察者运动时,2、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多普勒效应,注意:由于相对运动,声源的频率没有变化,而是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注:频率增大,指观察都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发出的频率,问题:,假定波源、观察者的运动发生在两者的连线上,波源相对介质的速度,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波源振动的
4、频率,(波的频率),波源、观察者有相对运动,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介质中某点振动的频率,观察者探测的频率,求,1、波源不动,而观察者以速度 相对于介质运动,观察者接收的频率,观察者向波源运动,观察者远离波源,2、 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介质以速度 运动,此时介质中的波长为,现在波的频率为,波源向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的频率,波源远离观察者,由于观察者静止,所以他接收到的频率就是波的频率,即 ,因此,,三 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得 当波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介质运动时,观察者所接收到的频率为:,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
5、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2、当火车进站鸣笛时,我们可听到的声调( ) A变高 B不变高 C越来越沉 D不知声速和火车车速,不能判断,C,A,课后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空气中传播)( ) A、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C、蝙蝠有发达的视觉 D、蝙蝠有很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BD,课后练习,1),解,例2 利用多普勒效应监测车速,固定波源发出频率为 的超声波,当汽车向波源行驶时,与波源安装在一起的接收器接收到从汽车反射回来的波的频率为
6、.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 , 求车速 .,解 1)车为接收器,2)车为波源,车速,17.9,例3、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m,汽车的速度是_ m/s。,17,课后练习,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一切波(如
7、电磁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应用1、雷达测速仪: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通常是红外线),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时,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由此可指示汽车的速度。,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应用2、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可以从火车的汽笛声判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有经验的战士可以从炮弹飞行时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的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应用3、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其它星系向着还是远离地球运动的速率。,宇宙中的星球都在不停地运动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的频率,然后跟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应用4、临床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医生向
8、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波,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又被仪器接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就能知道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可以检查心脏、大脑和眼底血管的病变。,多普勒效应的应用,波长:17m -17mm,科学漫步,1、可闻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其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20000Hz之间。,2、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不能引起人类听觉器官的感觉。,1、次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由于频率小,故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传播距离较远。,2、次声波的应用:通过次声波探知几千千米外的核武器试验和导弹的发射,或预报破坏性很
9、大的海啸、台风。,次声波,3、次声波对人体的影响,1)次声波1-3Hz:可以使人产生恐惧,地震前动物的不安,也是这个频率的次声波引起;,2)次声波3-6Hz:能使人精神失常,失去理智;,3)次声波8-12Hz:可以使人思维集中,增强记忆力;,4)太强的次声波将使人感到烦躁、耳鸣、头痛、恶心和心悸,人的晕船和晕车就是由于机械振动、空气和海浪摩擦发生的次声波引起;特别强的次声波还会使人四肢麻木、耳聋、鼻孔出血、内脏破裂,直至死亡。,超声波,1、超声波的能量很大: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振动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2、超声波沿直线传播:因为
10、超声波的波长很短,不易绕过障碍物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超声波基本上沿直线传播。,应用1、 超声波加湿器的基本原理:利用超声波的剧烈振动可以把普通水“打碎”成直径仅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变成雾气喷散到房间的空气中,增大房间中空气的湿度,超声波,应用2、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还可以把药物击碎成微粒和空气混合形成“药雾”,病人吸入后,可以治疗肺部和气管类疾病,如咽喉炎和气管炎。,应用3、治疗各种结石疾病: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应用4、按摩疗效:利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时。机体细胞受到振荡和刺激,可起按摩作用,治疗神经痛等疾患。,应用5、用超声波消毒灭菌也是有效的。例如用超声波来给牛奶
11、消毒,效果良好,而且能避免煮沸法对营养成分的破坏,超声波,应用6、超声波探伤:由于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探查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检查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等缺陷。,超声波,应用7、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的发射,来探查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组织等有无异常,还可以确定肿瘤的有无、位置和大小等等,超声波,应用8、利用超声波清洗污垢:金属零件、玻璃和陶瓷制品的除垢是件麻烦事,但如果在放有这些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应用9、声呐: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要比光波和无线电波远得多。水声测位仪就是根据超声波的这
12、种特性制成的装置,这种装置既能发出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又能接收被潜艇、鱼群或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根据反射波滞后的时间和波速,就可以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或海水深度,仿生学,1、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视觉很差,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声呐”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2、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质量有几十、几百、几千千克,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只有几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的能力等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构造,将获得的知识用来改进现有的设备和创制新的设备,这就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仿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