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蓟县一中体育馆合唱节、艺术节应急疏导方案前言:本方案的制定在于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充分有利发挥场馆功能,保证全校广大师生娱乐健身的需求,确保师生运动与娱乐的安全。为了贯彻落实“中华 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切实做好地震时的人员疏导及抗震抢险工作,依照我校体育馆实际现状,特制定本应急疏导工作方案。一、蓟县一中体育馆基本情况蓟县一中体育馆隶属于蓟县第一中学,馆内现有员工 2 人,临时工 2 人,总建筑面积 4000 多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分主馆、副馆(乒乓球练习馆)、练习馆(形体健身房)、来宾招待室四部分。(一)主馆:建筑面积 2000 平方米,馆内跨度 40 米,屋顶为钢球网架联体结构,主体建筑分
2、上下二层,一层为竞赛场地和观众坐席,内场地面积近 1600 多平方米,馆内设有固定坐席 2350 个,其中二层周圈另有 250 个坐席,上下活动通道 10 条,安全门南北各二个,同时馆内还另设有供集会演出主席台一个,上下二层共有卫生间 4 个。能承担较大规模的篮排、乒乓球等项目竞赛活动。平时除教学、训练外,还可举办大型集会及文艺演出。馆内配有高水准的灯光照明、音响设备,并拥有较大型彩色显示屏幕和计算1机系统。会议室、迎宾室、接待休息室可为各类活动提供服务。2001 年建馆以来,先后几次承担了天津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的球类比赛、天津市康乃馨杯篮球赛,农运会篮球赛,全国乒乓球分区赛等活动。(二)副馆:
3、建筑面积 800 多平方米,可进行乒乓球、体操、形体健美等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三)整个体育馆的建筑是按抗八度地震烈度设计和建造的,抗震能力强,但也有相对安全和危险的区域。蓟县一中体育馆主要用于本校学生和运动队的日常教学训练工作,平时只有近 100 人次日流量,馆内无活动基本关闭。偶遇大型赛事和集会,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地震时的应急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按照“ 学生第一,来宾优 先,先人后己,临危不惧”的原则。制定应急措施,做到快速、安全、有序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撤出体育馆。二、灾情判断发生强烈有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一) 大型文艺演出或集会、舞台背景可能倾斜、移位、损坏。(二) 建筑玻璃及玻
4、璃门窗个别部位有可能脱落或因扭曲造成玻璃门窗个别部位有可能脱落或因扭曲造成玻璃破碎。(三) 馆内吊装灯具个别的有可能脱落损坏。(四) 水、电管线有可能脱落、中断。(五) 馆内参加活动的部分人员因惊惶失措,乱跑而造成拥挤、2摔伤、甚至死亡。(六) 馆内彩屏可能因强烈扭曲发生脱落砸伤或砸死人员。三、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训练一支高度守纪、业务精湛的防震抢险队伍,明确各自职责与分工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操作程序。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兼应急总指挥。体卫主任为副组长兼任副指挥,馆长负责全面具体工作。各部门职责分工及任务:(一) 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在抗震救灾工作指挥中的协调和联络,
5、有大型文艺演出或集会时,负责主席台贵宾的疏导工作。(二) 安保办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三) 总务处负责水电线路的抢险维修及通讯保障。(四) 卫生室负责抗震救灾中的医疗救护及人员疏导。(五) 体卫处负责全面人员疏通畅导,确保安全。四、疏导程序发生强有感或破坏性地震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总指挥指令,步调一致,团结协作。安保办负责指挥专有快速开启馆内通道的疏导,安全出口的启用,电工立即将各场地灯光电源关闭,联系和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防火及哄抢事宜。发现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广播系统立即开启,以疏导语言稳定各类人员情绪,使大家安全快速有序的撤离,具体疏导程序如下:3(一) 启动紧急事故广播,使用地震疏导
6、用语。(二) 各部门通力协作,保卫人员开启出入门通口,根据情况尽可能多打开其它出入门锁,加快疏散速度。(三) 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在负责区域内来馆人员安全撤离后,按领导小组指令集中。(四) 闭馆期间发生地震时,领导小组及各工作人员必须迅速来馆,建立严格规章制度。五、紧急疏导方式方法认真贯彻以“预防为 主” 的方针,从思想上、 组织上、物资上全面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当出现强烈有感地震或局部破坏性地震时,迅速启动预案,采取强有力措施,引导人员疏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组织应急行动应遵循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快速反应,有序高效,职责明确,积极配合,学生第一,安全礼让,稳定情绪,避免伤亡
7、。六、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倘若遇到特殊情况,场馆工作人员首先做到沉稳,着事不慌,各分管人员各司其职,疏导、抢救分工明确,安全信号、电讯联系确保畅通,必要时请示有关领导调用县医院医生、消防、救护车、防暴队等人员,平时多与这些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确保震时特殊情况发生后的妥善处理。七、各种保障措施(一) 加强通讯保障,确保电话通讯 24 小时有人监控。4(二) 拟定出应急疏散的广播用语及引导用语,录制应急广播用语磁带。(三) 随时检查各种应急灯具、疏散指导灯。(四) 各通道,确保经常畅通,不得在通道内存放杂物。(五) 配置疏散路线图。(六) 培训员工,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活动。“立足于震、常备不懈 ”做好抗震的宣传 教育工作,开展对全馆员工抗震知识,应急方案的培训,使每个员工都熟记应急预案中的规定,加强职业道德,法制培训,定期组织抗震救灾的演练,锻炼队伍,一旦遇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